賀燕
失眠是指患者存在睡眠維持調節紊亂,導致其睡眠不能滿足患者生理需要,導致患者睡眠未能充分休息,而出現軀體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減退及焦躁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1,2]。由于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使患者的失眠情況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 年公布的睡眠障礙比例為54.32%,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失眠癥發病率在歐洲為3.52%~21.53%,在中國也高達12.95%~27.53%[3,4]。精神、生理及疾病等因素均可導致失眠,并使患者抗病免疫能力和恢復能力低下,加重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病及精神類等其他疾病的原發病,可引起患者注意力下降、判斷力下降、并導致其出現工傷事故和各種疾病[5]。臨床西醫主要使用巴比妥類以及其他種類的鎮靜催眠藥治療。然而,鑒于這些鎮靜催眠藥,容易引起患者精神異常,中醫藥在治療失眠患者方面,顯示出強大的優勢[6]。針灸具有改善及優化體質,長期有效的臨床研究證明,針灸在治療失眠患者方面,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尤其是針灸具有明顯的療效,但由于針灸療法有疼痛等原因,導致患者臨床結果的重現性較差,需要研究一種安全及經濟的治療方法,作者選擇督脈灸聯合耳穴壓豆進行治療,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大連市中醫醫院腦病康復科收治的60 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0~47 歲,平均年齡(35.09±5.04)歲。試驗組男15 例,女15 例;年齡20~48 歲,平均年齡(35.49±5.1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異常,意識清醒,完全能夠理解量表內容,無其他影響睡眠的精神障礙類疾病;未使用治療精神疾病類藥物。排除標準:排除具有影響睡眠的其他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患者;排除針刺選穴部位具有感染及瘢痕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干預,給予心理輔導,適當運動,積極樂觀的面對疾病,嚴重者給予藥物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督脈灸聯合耳穴壓豆治療,患者采取臥位,暴露背部穴位,將生姜搗成蓉,平鋪于紗布上,將其放置于督脈及雙側膀胱經處,寬度約5 cm,厚度約1 cm,將長條艾絨放在姜蓉上點燃,告知患者不可隨意改換姿勢防止燙傷,1 次/d,7 d 為1 個療程,治療2 個療程。耳穴壓豆,主穴選擇神門、皮質下,配穴:心、肝、脾、腎。操作方法,使用75%的酒精消毒,脫脂祛污,使用探針探查耳穴敏感點,用止血鉗持王不留行籽對準耳內相應穴位貼壓,加強刺激,3~5 次/d,每3 天更換1 次。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常規安全性指標、綜合療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深睡眠質量、中醫證候、不良反應評分。常規安全性指標評分:對患者的心率、血壓、血尿常規、肝腎功能以及治療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臨床體征等進行評分,得分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綜合療效評分標準參照中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關于患者失眠癥的療效評定,0 分為患者睡眠時長基本正常,睡眠深沉,醒后精神狀態良好;1 分為患者睡眠時長明顯比治療前改善,睡眠的深度也增加;2 分為患者癥狀減輕,但睡眠時間增加不足;3 分為患者治療后失眠加重。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由美國匹茲堡大學睡眠專家編制,將睡眠的質和量在一起進行評定,多部分參與計分,包括睡眠時間、睡眠質量、患者日間由于睡眠不足導致的功能障礙和患者催眠藥物使用情況等8 項指標,每一項分為0~5 級,量表總分為0~40 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深睡眠質量評分:根據WHO 最新頒布的深睡眠質量評估表評分,0~4 分表示睡眠質量尚可,5~6分表示睡眠質量較差,>6分表示睡眠質量極差,影響身心健康。中醫證候評分由患者的睡眠不足癥狀、食欲不振、精神疲勞、心悸、健忘、頭暈、面色蒼白、脈搏不穩等15 個臨床癥狀部分組成。證候總分為患者各部位得分之和,總分為45 分。患者總分0~20 分為輕度失眠;總分21~30 分為中度失眠;總分≥31 分為重度失眠。不良反應評分:0 分為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1 分為患者有輕度不良反應,不需任何處理;2 分為患者有安全性問題,經相應臨床處理后可繼續治療;3 分為患者因嚴重的不良反應,而終止實驗。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常規安全性指標、綜合療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常規安全性指標評分(3.20±0.57)分、綜合療效評分(1.20±0.12)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13.99±0.73)分均優于對照組的(5.60±0.52)、(2.20±0.31)、(21.38±1.21) 分,差 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常規安全性指標,綜合療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常規安全性指標,綜合療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深睡眠質量、中醫證候、不良反應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深睡眠質量、中醫證候、不良反應評分分別為(1.50±0.21)、(5.40±1.30)、(0.53±0.21)分,均優于對照組的(3.80±0.22)、(13.90±2.31)、(1.96±0.54)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深睡眠質量、中醫證候、不良反應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深睡眠質量、中醫證候、不良反應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失眠為臨床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難以入睡、無法保證穩定睡眠狀態、睡眠障礙較為嚴重等情況,常伴有記憶力、注意力下降。主要的發病原因有壓力加大、負面情緒較多、失眠習慣不良等[7]。睡眠是每日必須的生理需求,在長期睡眠不足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導致精神衰弱、免疫力低下等問題,中醫認為失眠主要是由于陽不入陰、臟腑失調導致的,其中心脾兩虛最為常見。心為血脈之統帥,脾統血,心失所養,憂思過度可以導致心神不寧,氣血虧虛,陰陽失調,發生失眠[8]。艾灸是中醫傳統治療技術,通過艾絨的燃燒將熱力傳到特定的穴位,從而起到治療作用[9]。本研究選擇督脈進行艾灸,督脈是經絡的統帥,可調節十二經氣血,用艾絨刺激督脈,可以起到調暢氣血,疏通經絡,上達腦下達心、脾等部位,起到安神定心、平衡陰陽的作用。耳穴壓豆主要選擇交感,神門,心、肝、腎、脾等穴位,采取王不留行籽按壓,這樣刺激患者耳部穴位,可以調節植物神經,達到滋陰健脾寧心的作用,消除植物神經紊亂[10]。此外還可以對心、肝、腎、脾等穴位進行按壓,還可以起到水火相濟,交通心腎功效[11]。有研究顯示,在接受耳穴按壓后,睡眠質量得到提高,入睡時間會縮短,睡眠效率提高,相應癥狀也得到控制[12]。督脈灸和耳穴壓豆,操作簡單,并且不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癥狀,臨床接受度高,在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常規安全性指標評分(3.20±0.57)分、綜合療效評分(1.20±0.12)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13.99±0.73)分均優于對照組的(5.60±0.52)、(2.20±0.31)、(21.38±1.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深睡眠質量、中醫證候、不良反應評分分別為(1.50±0.21)、(5.40±1.30)、(0.53±0.21)分,均優于對照組的(3.80±0.22)、(13.90±2.31)、(1.96±0.54)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取督脈灸聯合耳穴壓豆對失眠患者治療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