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國輝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當前,2 型糖尿病已經(jīng)成為中國社會發(fā)展和人民健康的沉重負擔,發(fā)生率逐年上升[1]。研究顯示[2],2 型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將糖化血紅蛋白降至7%,可明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甚至大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二甲雙胍是目前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和全球主要糖尿病組織推薦的治療2 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3]。但單用二甲雙胍不能達到血糖標準,則應使用胰島素分泌促進劑、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二肽肽肽酶-4抑制劑,進一步幫助血糖達標。利格列汀是二肽-4 抑制劑,能有效改善血糖,恢復胰島B 細胞功能,緩解胰島素抵抗癥狀。而二甲雙胍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降低肝糖輸出和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來降低血糖,故聯(lián)合應用可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本次研究分析了利格列汀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24 例,患病時間5~19 年,平均患病時間(12.21±2.41)年,年齡61~78 歲,平均年齡(68.45±4.21)歲。觀察組25 例,女25 例,患病時間4~16 年,平均患病時間(12.34±2.79)年。年齡62~78 歲,平均年齡(68.21±4.2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二甲雙胍口服治療,500 mg/次,2 次/d,共16 周。觀察組給予二甲雙胍聯(lián)合利格列汀治療,利格列汀口服,5 mg/次,1 次/d,治療16 周。二甲雙胍用法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以及治療前后的血脂、血糖指標。血脂指標包括TG、TC、LDL-C、HDL-C;血糖指標包括HbA1c、FBG、2 h PG。
1.4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血糖降低至正常,相關(guān)癥狀消失,血糖維持正常時間≥3 個月;有效:血糖降低至正常,癥狀改善,血糖維持正常時間1~3 個月;無效:達不到以上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TC(6.65±0.51)mmol/L、TG(2.14±0.92)mmol/L、LDL-C(4.71±1.02)mmol/L、HDL-C(1.15±0.32)mmol/L與對照組的(6.63±0.41)、(2.15±0.72)、(4.73±1.02)、(1.15±0.30)mmol/L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4.04±0.14)mmol/L、TG(1.31±0.5)mmol/L、LDL-C(2.74±0.53)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5.02±0.15)、(1.82±0.41)、(3.82±0.62)mmol/L,HDL-C(2.12±0.50)mmol/L 高于對照組的(1.32±0.37)mmol/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FBG(13.21±3.23)mmol/L、2 h PG(15.21±4.72)mmol/L、HbA1c(11.50±1.56)mmol/L 與 對照組的(13.21±3.22)、(15.25±4.16)、(11.25±1.63)mmol/L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7.25±1.81)mmol/L、2 h PG(9.04±2.71)mmol/L、HbA1c(6.22±1.21)mmol/L 均低于對照組 的(9.24±2.41)、(11.15±5.29)、(8.36±1.45)mmol/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胰島素利用障礙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是2 型糖尿病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因還與微生物感染、遺傳因素所致的免疫功能障礙密切相關(guān)。患者普遍存在電解質(zhì)、水、脂肪、蛋白質(zhì)及糖代謝紊亂,以高血糖最為突出[4-6]。近幾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該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老年糖尿病患者易發(fā)生尿路感染。尿急、尿頻、尿頻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臨床癥狀,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7]。通過改變患者生活方式,服用降糖藥,可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疾病進展到B 細胞功能下降,血糖控制難度會明顯增加。
胰島功能受損和胰島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變[8]。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可有效抑制二肽酶4 的活性,阻止內(nèi)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 的分裂,通過促進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從而參與血糖穩(wěn)定調(diào)節(jié),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延緩胰島功能惡化,防止2型糖尿病的發(fā)展。研究顯示[9],空腹時血漿內(nèi)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 水平較低,但餐后迅速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約占餐后胰島素分泌的50%~70%,這是導致餐后血糖下降的原因。另外,內(nèi)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 還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降低肝糖輸出,抑制胃及十二指腸的運動,延緩胃排空,通過腸胰島素刺激來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10]。糖尿病患者內(nèi)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 分泌水平下降,但腸促胰島素的作用依然存在。
利格列汀是一種新的藥物,用于治療老年2 型糖尿病,與其他的降血糖藥比較有許多優(yōu)點:①可以刺激胰島素的釋放,增加患者的血糖水平;②食物攝取不影響利格列汀的功能;③利格列汀主要通過糞便排出,這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④服用利格列汀不會增加患者的體重,可以和其他的降血糖藥物一起使用;⑤副作用小,風險低;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服用利格列汀[1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利格列汀與二甲雙胍合用能起到良好的協(xié)同治療作用,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顯著降低肝葡萄糖輸出,顯著增加IS 等機制,加速胰島B細胞分泌更多胰島素,參與患者血糖的調(diào)節(jié),有效控制血糖,保證血糖濃度穩(wěn)定,能有效減少神經(jīng)病變、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兩組均無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發(fā)生。分析原因,利格列汀可增加血管內(nèi)皮細胞耐受性,抑制體脂分解,減少脂肪毒性,主要通過糞便排出,不經(jīng)內(nèi)臟代謝,所以對于肝功能不全或各種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也是非常適宜的,可明顯降低治療風險,患者易于接受。此外,利格列汀價格低廉,口服方便,這給家庭成員和患者減輕了心理和經(jīng)濟壓力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利格列汀輔助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調(diào)節(jié)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血糖,促進預后質(zhì)量改善,且未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