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芳
廣泛性焦慮障礙具有持續緊張、自主神經興奮、對周圍環境警覺等特點,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精神心理疾病,會導致抑郁等心理障礙,使治療更加困難,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并且患者可能伴有自主神經功能興奮,使患者在工作和學習中受到很大影響[1]。目前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臨床一般采取藥物進行緩解治療,但效果不明顯,患者需要長期用藥,但臨床不良反應較大,且一般患者在停藥后極易復發。研究發現,當患者神經感覺到外界事件刺激時,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使其神經系統固有平衡被打破,從而導致患者焦慮情緒增加。研究表明,放松訓練能改善患者焦慮狀態,放松患者僵硬的四肢,同時國外研究學者也認為,放松訓練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焦慮癥狀,往往能事半功倍[2]。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的60 例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齡25.5~69.5 歲,平均年齡(42.4±9.1)歲。試驗組患者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4.5~70.3 歲,平均年齡(44.0±8.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 版(CCMD-3)中廣泛性焦慮障礙分類診斷標準;符合國際焦慮疾病診斷分類標準(ICD-10);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患者;HAMA 評分>12 分,SAS 評分>35 分,且病程≥1 年;所有受試者均知情同意并愿意參加實驗。排除標準:有嚴重疾病者;有藥物和酒精依賴史,有自殺觀念及行為的患者;有精神分裂癥或心理障礙等精神疾病的患者;具有精神障礙性疾病,存在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抑郁,或存在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阿普唑侖0.4~0.8 mg/d,帕羅西汀片40~60 mg/d,并給予一般康復,包括臨床醫學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放松訓練。放松訓練是一種通過訓練自覺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動,改善身體失調功能的心理咨詢。放松訓練包括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放松訓練2 次/d,50 min/次,根據患者制定訓練計劃,并熱情和患者交流,注意語氣輕柔、態度和藹,同時要注重自身修養,與患者產生共鳴,使其能夠放松心態,積極參與康復訓練,同時,在患者訓練中盡量保持絕對安靜,并控制環境光線,同時建議患者穿自認為最好看的衣服,保持良好的心情。醫務人員可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自制錄音帶,進行有針對性的放松訓練。患者慢慢深吸氣后保持一會兒再慢慢呼氣,重復此步驟進行初步放松。在標準指南的指導下放松身體各部位的肌肉,讓患者體驗身心放松的感覺。在放松訓練中的患者可以采取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由于每例患者的放松程度不同,在放松訓練的過程中深度誘導患者放松。放松7 次/周,持續5 周。由專科護士指導培訓,4 周為1 個療程。每天早晨在心理治療室進行放松訓練,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室內清潔、給患者一種輕松的感覺。室內可配備揚聲器、耳機等設備。護士引導患者以舒適的姿勢躺下,閉上眼睛聽音樂;治療師指導患者進行聲音柔和的深呼吸練習。在用力呼吸吸氣后,持續約20 s,腹部擴張,屏住呼吸后慢慢呼出長氣。患者在反復練習后,肌肉逐漸放松,心情慢慢平靜;訓練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并冥想,緊咬牙齒并緊致臉頰5 s 后松開下巴,重復2~6 次后依次放松頸、肩、臂、胸、腹及下肢肌肉。播放舒緩音樂的同時,讓患者冥想壯闊的大海、一望無際的森林、浩瀚的宇宙,并努力回憶幼時母親的懷抱,撫慰心靈,安心入睡,緩解緊張。在治療過程中,糾正其自卑,自責等心理,向患者講解廣泛性焦慮障礙持續時間及治療方案等,能有效調節患者情緒,平復患者心情,并給予針對性的康復。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給予其不同心理暗示,確定產生廣泛性焦慮障礙原因并引導患者康復,使其正確看待自身問題,緩解不良情緒。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SAS 評分、SDS 評分、HAMA 評分、HAMD 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AS 評價患者焦慮情緒,共包括30 項,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AS 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 分,其中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采用SDS評價患者抑郁情緒,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DS 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 分,其中53~62 分為輕度抑郁,63~72 分為中度抑郁,≥73 分為重度抑郁。采用HAMA 和HAMD 評價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或抑郁情況越嚴重。療效判定標準:顯著:患者焦慮以及焦慮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基本消失,患者偶爾僅僅輕微焦慮,不影響工作學習;有效:患者焦慮以及焦慮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基本緩解,患者焦慮情況發作頻率顯著降低;無效:患者焦慮以及焦慮引起的一系列癥狀未改變或加重,依然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臨床總有效率=顯著率+有效率。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QL)評定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包括心理社會、動機和精力、癥狀和副作用等,各項總分為100 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患者SAS 評分及SDS 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SAS 評分及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 評分及SD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SAS 評分及SDS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兩組患者HAMA 評分以及HAMD 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HAMA 評分以及HAMD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AMA 評分以及HAMD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HAMA 評分以及HAMD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4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心理社會、動力和精力、癥狀和副作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焦慮癥作為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患者極易復發。焦慮癥患者通常存在某些心理障礙及心理疾病,其中廣泛性焦慮障礙作為一種常見的焦慮癥類型,也稱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其一般發生在青少年時期,也可能發生于任何階段,給患者乃至其家屬造成極大負擔[3]。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會出現焦慮,伴有胸悶氣短、肌肉痙攣,甚至出現植物性神經系統紊亂等,對患者的正常學習、工作造成嚴重影響[4]。一般來說,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的焦慮癥狀難以消除。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特點是緊張、過度警覺、運動不安和神經功能障礙等,是現代人的一種常見病,它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震顫、胸悶心悸、尿急尿頻。臨床上常用抗抑郁藥物,但療效不夠顯著,需要相應的放松訓練[5]。多數患者經過放松訓練后能緩解緊張癥狀,放松訓練可讓患者身體和心理都獲得放松。在臨床放松訓練過程中,通過對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來保持其均速呼吸,幫助其轉移注意力和緩解內心的不安[6]。通過肌肉按摩刺激來放松患者大腦,能逐步改善焦慮癥狀[7]。同時患者大腦思緒過多,會出現記憶力下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一般采用抗焦慮藥物治療,但臨床效果一般[8]。近年研究發現,放松訓練干預對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強調在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治療中[9],放松是人體交感神經系統作用降低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作用增強,包括一系列生理活動強度,主要包括心率、脈搏、呼吸頻率等[10],這些變化有利于身體的恢復和能量的儲存。由于交感神經系統的平靜,放松訓練中肌肉放松和焦慮緊張狀態的生理變化是對立的,患者的焦慮癥狀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采取放松訓練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