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成都大學師范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對于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相關研究人員分別從兩個方面展開了論述:對社會的發展而言,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對幼兒的自身發展而言,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情感、道德的發展[1]。能夠使幼兒在人生最初階段建立起自己與周圍事物的深刻聯系,有助于促進其人格的形成,成長為未來的公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要讓孩子了解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的大國,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與成就,要熱愛自己的家鄉,為自己是中華兒女的一分子而深感驕傲。
通過對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研究:一方面,能了解幼兒園教師開展愛國教育活動的能力和教學形式的創新,進一步豐富社會熟知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的概念和意義;另一方面,也能引起社會對于“愛祖國”啟蒙教育的關注,尤其是一線教師對于“愛祖國”啟蒙教育中注重幼兒的心理感受,注重愛國教育的持續性、穩定性和長期性[2]。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以發展為主線,注重教學內容的自然生成,滲透性地實施,并開展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既是新時代我國學前教育立德樹人的戰略任務,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奠基工程[3]。
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的存在以下問題:教育內容比較隨機,實施途徑中家園社區聯系不足,實施方式中感受體驗活動少。其主要原因為:一是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素養不足;二是幼兒園與家庭、社會缺乏合作共育機制[4]。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是通過一系列的愛國活動和教師歷史背景的講座、培訓和集體主義活動開展,循序漸進地幫助教師深化對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重要性與適宜性的認識。二是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應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教育規律和時代特點,堅持落細、落小和落實,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主題內容來設計和開展活動。三是應始終堅持生活化、系統性、活動化來開展幼兒園愛國教育活動,即具體活動內容應重視與幼兒生活實際聯系。例如,通過升旗儀式之國旗下的講話,其教育影響力不容小覷;結合社區資源嘗試博物館為載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因此,幼兒園應加強與家庭、社區的合作共育。實施方式上注重感受體驗、繪本教育、情景表演、分享表達的直觀生動形象的實踐活動。四是提升幼兒園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素養,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幼兒園教師培訓、教研和集體建設活動,重視建立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庫。
做好教學資源研究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保障,學校除了一般的教學管理制度外,還設置了課程研究的管理制度,以增強老師們使用教學資源的意識,使所有教學資源都得以充分利用,最后形成了園本課程實施資源庫。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幼兒園校長張國華教授認為,教育資源的開發并非某個人的事,它是由全體幼兒園教師共同投入研發的過程,校長要進行頂層設計,形成教學資源開發的團隊結構,要明晰每個人的責任分工,并調動全員的積極性[5]。
在本主題課程中,以德陽市A幼兒園為例,在充分了解祖國美麗富饒的基礎上,立足地方特色之三星堆文化,結合本園環境資源和人力資源,讓幼兒從愛自己、愛身邊的人、愛家鄉,再逐漸過渡到愛祖國。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從環境創設、游戲化愛國教育、愛國教育基地等不同的角度滲入愛國主義教育。其中,以A園大班級為例,以“生長在國旗下”為主線課程,在充分了解祖國美麗富饒的基礎上,設計了“美麗的祖國”“紅色情懷”“和平鴿”三個次主題,運用多種形式探索、發現了解多民族的習俗文化,親身感悟中國宏偉的歷史文化,體驗中國的了不起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除此以外,本園的規章制度作為教學資源研究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保障,除了一般的教學管理制度外,還設置了課程研究的管理制度,以增強老師們使用教學資源的意識,使所有教學資源都得以充分利用,最后形成了園本課程實施資源庫,不斷地完善資源庫內容和專職管理人員,結合教師信息技術2.0研修計劃來學習和鍛煉教師意識[6]。
該園主要通過集教活動、區域活動為主線,通過家園聯系、社區資源為載體,加入園內特色戶外活動為輔,錘煉孩子們敢于拼搏、無畏向前的精神,塑造出積極健康向上的心靈,讓孩子們在課程游戲中牢記歷史,不忘初心,懂得擔當[7]。同時,孩子們身體的協調能力、平衡能力、攀爬能力也在游戲化的戶外活動中得到了鍛煉,使孩子們在春意盎然的天氣里體驗游戲的快樂。
1.名勝古跡與革命先輩
(1)名勝古跡——“堆堆小鎮”真好玩
開展“堆堆小鎮”“我是堆堆娃”“堆堆集市”等游戲活動,引導幼兒愛祖國、愛家鄉,也是幼兒園社會領域的重要內容。大班上期,德陽A園以三星堆為素材進行主題游戲探索,在活動,當中孩子們大膽上臺演講介紹我們的家鄉,通過巧手活動制作三星堆的文創產品、數學活動,進行文創產品的買賣游戲。孩子們通過圖像符號記錄日常生活和故事情況。我們發現,在活動當中,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不僅得到了鍛煉,也增加了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回顧整個主題游戲過程,我們發現孩子的創造力是無限的。老師在主題游戲中也受益良多,真正實現了“主題活動游戲化”“游戲活動主題化”[8]。
(2)革命先輩——“紅色小故事”
帶孩子聆聽紅色愛國故事《王二小》《小英雄雨來》《紅色小八路》等,增強幼兒對祖國的情感認同,在一則則紅色故事中得到思想的引導和啟迪,獲得潛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和心靈的滋養與升華,在幼兒的心中種下一顆愛家人、愛家鄉、愛祖國的紅色種子。
2.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日習俗
在2021年伴隨著越來越濃厚的新春氛圍,德陽A園帶領幼兒一同尋著年的蹤跡,感受文化的魅力,重拾古老的民俗,溯源悠久的歷史,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到傳統節日的重要意義,以及過新年的喜慶氛圍。舉辦了“穿越時空,‘廟’不可言”活動,讓幼兒在自由歡樂的氛圍中體驗民俗游戲,同時認識中國習俗和傳統文化。了解傳統小吃:湯圓、油果子、冰糖葫蘆、爆米花等,幼兒自主在美食一條街中穿梭,品味年的味道,讓美食在舌尖上蕩漾,味蕾的滿足傳遞的是幸福的味道。除此之外,增設傳統游戲街:摸福、套圈、投壺、滾筒這些傳統的民間游戲,傳統文化、民間藝術于一體。隨處可見孩子們活潑的身影,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幼兒園里呈現一派紅紅火火、歡樂祥和的景象。本次活動使孩子不僅對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激發幼兒想要探索地方民俗、飲食、民間游戲文化的欲望,感受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和文化傳承[9]。
3.教師引領,發展教育——“重溫長征路”主題活動
德陽市A幼兒園以“童心閃耀,親子聯歡”為主題,在雨菡農場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戶外紅色巡游活動,全園500余個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雖然清晨的天空飄著小雨,但是風雨并沒有減弱家長們的熱情。而后的天空恢復平靜,正如那漫漫長征路,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弘揚愛國主義教育,重溫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歷程。感受快樂的同時,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種子。孕育下革命的情懷,體驗紅軍戰士一往無前、攻堅克難的革命精神。我們將把愛國主義情懷植根于幼兒心中,落實于腳下[10]。
4.愛國教育齊參與,健康衛生共享有
愛國主義教育應與時俱進地關注時代背景和幼兒已知的生活經驗,尋找教育契機,結合防護期間幼兒身邊的故事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例如,該園通過引導幼兒關注榜樣人物,強化對幼兒的正面影響;通過防護短片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對身邊的醫護人員、警察等,表達自己的感謝[11]。
為了打造干凈的家庭環境,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讓親子時光變得更加有意義,更重要的為國家奉獻出我們自己的小小力量。德陽市A園結合這次的愛國衛生月活動,開展了以“愛國衛生人人參與,健康生活人人享受”為大主題的“親子樂大掃除”。此次“愛國衛生運動”不僅是讓幼兒們養成講衛生、勤打掃得好習慣,更重要地引導孩子懂得要打掃自己的小家,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國力量,從而培養幼兒們的愛國情懷。
1.社區資源——修師德樹師風專題學習
(1)博物館之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課程。”為了使幼兒近距離地了解家鄉歷史、體驗故鄉歷史的豐厚、體會故鄉的變遷與文明,培養孩子熱愛祖國、故鄉、自然的熱情,德陽市A園組織全園幼兒參觀三星堆博物館。這個活動是對兒童在社會領域素質教育方面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博物館之旅,即使小朋友們增長了見識,而且又拓寬了小朋友們的眼界。幼兒們在教育實踐中。不但零距離地認識了三星堆的歷史,而且也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從而達到了我們科學育兒的教育目標[12]。
(2)特邀IPA國際注冊高級禮儀培訓師園內專題宣講
我們國家自古奉行以德樹人、以禮相待。身為老師,尤其是面向幼兒的幼兒園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以作為幼兒效仿的目標和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養成良好的教師禮儀行為習慣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做到言行規范,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
(3)主題黨日活動——觀影《烈火英雄》
德陽市A幼兒園黨組織一直高度重視幼兒園黨的建設工作,努力創新,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特色與亮點。近期,園內舉辦了一系列的集體活動——對學校干部、教職工開展的脫貧攻堅幫扶行動和播放正能量的影視節目《烈火英雄》,利用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提高教職工的教師素質,切實增強教職工的社會責任心、使命感和榮譽感,提升教職工愛國、愛園、愛幼教的情感。
2.家庭資源——軍事演習親子活動、家長進課堂
(1)戶外紅色親子巡游活動
德陽市A幼兒園以提高幼兒國防教育為主要目的,旨在養成幼兒主動開拓進取、堅毅果敢、永不拋棄的優良品質,幫助幼兒們正確認識和理解祖國,激發心中的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幼兒主動開拓進取、不怕困難、果敢堅毅的優良品質。結合“慶國慶,愛祖國”的節日主題,開展了“中國娃娃兵”大型軍事演習親子活動。該項目中開展的“小小愛國心,濃濃愛國情”國防親子活動的目的不僅是培育孩子愛國的情感,而且是為了充實孩子的校園生活,提高孩子的體魄,發展孩子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
(2)家長進課堂
為更好地縮短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本著增強與家園積極溝通的迫切希望,也為了拓寬孩子視野,充分調動孩子和家長對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讓廣大父母成為幼兒園的協作者、支持者,德陽市A幼兒園將舉辦家庭教育進課堂的公益活動,為廣大幼兒園、小孩提供寶貴的資源。例如,小班的警察爸爸走進課堂,帶領小朋友們認識了五星紅旗,并播放了天安門升國旗的視頻,最后,在警察爸爸的帶領指導下,小朋友們學會了敬禮的正確姿勢。每一次的家長進課堂活動,作為老師,我們感受到了家長們的熱情和支持[13]。
1.美術工作室—民間美術資源開發
通過立足德陽市A幼兒園實際情況,將研究立足于中國民間美術資源相關理論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的運用。前期將民間美術資源與本土文化、社區資源等結合起來,從幼兒的角度思考,創新民間美術的用法、技巧,使之與幼兒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資源的興趣,篩選出適宜幼兒發展的民間美術資源。中期基本形成與幼兒發展目標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創新使用民間美術材料開發出適宜幼兒發展的民間美術游戲化課程,同時提升教師對美術游戲課程的組織能力。后期主要是完善評價體系,結合課程目標、設計、資源,基于真實范例評估,整合園本課程方案,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園美術游戲活動課程的質量[14]。
2.語言工作室——金話筒漂流“愛國和傳統文化主題教育”
為進一步落實推普管理工作,我園將緊密結合“愛國主義家庭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推普周”等主體教學活動[15]。通過與孩子、父母之間的線上交流與互動,實現素質教育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常言道,說好普通話是學校推行素質教育、傳播中華民族文明精神、實現未來立足社會且順暢溝通的主要內容,孩子明天的成長和發展服務,離不開我們與孩子共同創造的語言環境,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堅持說好普通話,講好普通話,一起建設和諧的漢語生活。
在普通話的選材上,可以選取具有地方特色的繪本故事、傳統兒歌。例如大班級結合班級主題活動《嗨西游記》,引導幼兒說出喜歡的西游人物:觀音菩薩、紅孩兒、鐵扇公主、女兒國國王等,這些人物與我們大人所認為孩子可能會選的主角不同,孩子有自己的關注點,所以對于四大主角相對更少提及。于是我們從齊天大圣的第一則展開,從猴王出世延伸到孩子們自己是如何出生的,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突發奇想,暢所欲言…通過孩子們的激烈討論,我們了解到雖然大部分的幼兒都知道自己是從媽媽肚子里出生的,但是對于更深一步的知識卻一知半解,于是我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通過繪本故事《小威向前沖》,激發孩子們的探索欲望,精讀之后,孩子們大致對于一些專有名詞有了自己的了解,比如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天生會游泳、有的小朋友天生數學差,通過學習他們能理解這些都是爸爸和媽媽遺傳細胞所影響,而且也能理解自己為什么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生下來的,與此同時,孩子們對著自己出生之前的胎兒發育過程圖格外的感興趣,紛紛忍不住舉手發言自己的生活經驗;于是我們繼續挖掘到孩子們升入大班以后能力的提升,引導孩子們夸夸自己和同伴;從西游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法寶,例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延伸到孩子們自己的身體、情緒的變化,以及隨著年齡而增長的見識、能力等,從而樹立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我們會與孩子一起找到每個故事中各個人物的法寶和技能進行引導學習,例如“上天入地的神話故事”、孫悟空的“筋斗云”等聯系到我們現代的航天技術和核潛艇等,努力創設屬于孩子們的文化自信環境。最后再通過小結、討論的形式,由孩子們自主的選擇一些活靈活現、生動有趣的情節來表演和講述,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為了踐行教師作為觀察者、引導者的身份,我們開始在圖書區投放圖書,投放故事音頻、在語言課上請孩子們表演傳統故事,我們越來越直觀地感受到孩子們“聽、說、寫”的能力不斷地在提升,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與同伴的游戲和交往中,他們會積極主動用普通話來交流、愿意用普通話來講故事。并且能以文字為主要媒介去認識新事物,理解新事物。在這個西游主題為導火線的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在這一個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故事和歷史著作,孩子們喜歡去了解、去探索過去發生在我們過去的這些生動、有趣的經歷,從而達到我們教師預設的提升孩子們民族自豪感的情感目標。
愛國主義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作為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應及時的更新觀念,注重方式方法,選擇孩子喜聞樂見的故事、與孩子們共同創設環境、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活動中不斷地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學會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積極正面的故事中、在友好互助的交往中、在教師與同伴的合作與鼓勵中、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中,不斷的進步,不斷喚起自己的愛國意識,從而影響著自己的行為。例如“只要有正向的信念,就有正向的未來。”與此同時,我也始終相信,愛國主義教育只要從娃娃抓起,就能將來之不易的生活契入生命;愛國主義教育,只要將孩子們的感覺打開,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課堂中有歌的清亮,花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