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舒婷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福建泉州 362500)
2017 年浙江和上海這兩個省份率先完成新高考改革,2019 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成為第二批實施新高考的地區。在新高考背景下,英語學科發生了巨大改變,作文題型上發生了明顯改變,出現了讀后續寫這一創造性題型,實現了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有機融合。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在面向學生施教時,要對讀后續寫英語作文題型進行透徹分析,采取更為多元化的教學策略,適應新高考變化,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讓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落地生根,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與“聽”“說”“讀”其他環節存在明顯不同,“寫”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要求較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我國素質教育加快、新課程改革深化的今天,高中英語教學已經取得初步成效,而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與以往相比也得到明顯提升。如果在高考英語寫作環節中,還繼續沿用傳統題型,顯然已經無法滿足高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訴求,很難對高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做出全方位考查。因此,在明確新課改要求、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有必要改革英語寫作,促使英語寫作題型朝著靈活性和綜合化的方向發展。
“命題式”是傳統高考英語作文題目的主要形式,會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等方式,引導學生圍繞命題進行英語寫作,囊括敘述類、啟示類、問題解決類、表格表述類等幾大類型。雖然傳統英語命題作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和英語思維品質,但是形式和內容上卻存在死板、不夠靈活的不足之處。同時,對于命題類作文,在英語教學時教師往往會為學生提供萬能模板,讓學生應用“first”“second”“all in all”“however”等固定詞匯。此種英語作文寫作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不符合新課改的內在要求,這對高中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極為不利。
在新高考背景下,不僅高考模式發生了改變,英語題型也隨之發生變化,注重對學生臨場發揮能力的培養。其中,讀后續寫是新高考英語作文的新題型,給出一段英語文章,讓學生在閱讀英語短文的基礎上將字數控制在150 個字以內對文章進行續寫。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部分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英語詞匯掌握方面,而對寫作技能、情感價值的培養卻有所忽視。面對此種情況,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重視讀后續寫。以新高考為導向,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英語讀后續寫所選擇的文本材料進行科學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保持密切聯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更好地落實讀后續寫,打破傳統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局限。借助多樣化寫作情境的創設,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含量,這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強化具有積極推動與促進作用。
例如,在北師大版新版高中英語“Celebrations”這一單元的教學講解時,教師可以圍繞這一單元主題開展讀后續寫教學活動,創設相應的寫作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對其內容大意、主題思想、中心情感進行歸納總結,將詞匯、句型、語法等知識點融入讀后續寫活動當中。具體來說,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圍繞文本內容對其語境加以分析研究,面向學生提出開放性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為學生寫作思維的發展性形成奠定基礎。此外,教師還需要關注文本中的細節之處,圍繞其中的某些細節開展讀后續寫活動,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寫作教學是傳授寫作知識、培養寫作能力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存在忽視學生主體性的情況,只落實了自主學習,卻沒有考慮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不足,寫作教學的開展缺乏有效性。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都是做寫作知識的講解,制定寫作練習的要求,以此讓學生自主地完成知識理解和寫作練習。這種模式下,對作文知識的理解認識不夠清晰,寫作的興趣也不高,無法保證知識教學效果和寫作能力培養。鑒于此,寫作教學中要應用讀后續寫,將寫作知識以文本的方式呈現,以閱讀的形式指導學生寫作知識理解,讓寫作的方法和結構有具體的內容支撐,便于自主性地理解認識,保證了寫作教學培養寫作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文本內容,對讀后續寫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科學設置問題,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引導學生從語言結構、布局謀篇、思想立意等方面入手,對語篇進行透徹詳盡的分析,進而掌握相應的英語寫作技巧,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效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讓讀后續寫落地生根。
例如,在“Information Technology”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開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文本對其進行翻譯,包括單詞翻譯和句段翻譯兩個部分。翻譯結束后,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談對文本內容的看法,為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如“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eal life.(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oday's society and real life.(信息技術對當今社會及實際生活所產生的影響)”“How to evalu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如何評價信息技術)”“Why people go online and use multiple applications(人們上網和使用多種應用程序的原因)”等。問題提出之后,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溝通交流,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探討。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續寫,將文本中的英語句式靈活運用其中。
教材是英語教學活動組織與開展的主要依據,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有效載體。教材中蘊含諸多寫作資源,教師可在面向學生講解時,以教材為核心,對教材中的寫作教學資源做出深入透徹的挖掘,為學生呈現多樣化的寫作題材,以便為讀后續寫教學的實施奠定基礎,有效激發高中生在讀后續寫方面的興趣。同時,在讀后續寫教學題材選擇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兩大因素,一是學生的興趣愛好因素,二是合理控制內容難度因素。通過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引入,可提高學生熱情,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感悟,將所掌握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順利達成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的有效轉型。
例如:在“Humans and Nature”一課的課堂上,“人與自然”是這一單元的話題,而主題則是“旅游”。同時,考慮到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特點,教師可以“travel(旅游)”為題材,結合“Humans and Nature”這一課內容,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The Shanghai Museum”“The Li River”這兩個文本,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續寫文章。通過這一教學活動的開展,可很好地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這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具有良好作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讀后續寫教學質量。
讀后續寫是建立在英語文本閱讀基礎之上,要求學生所撰寫的英語文章,必須與英語閱讀文本處于有效銜接的狀態,無論是在主題,還是在故事情節,再或者是在邏輯方面,均需要達到這一要求。由此可見,學生只有在透徹理解閱讀文本主題及內涵的基礎上,方可續寫出閱讀文本價值取向一致的文章。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作為英語教師,面向高中生組織開展讀后續寫教學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語篇內容,深入挖掘英語閱讀文本,包括布局謀篇、語篇主題、中心思想、核心價值取向等。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教師要力求引導學生將時代精神融入文章續寫活動中,豐富續寫內涵的同時,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
以北師大版新版高中英語“Green Living”一課為例,這篇文章以“環境保護”為主題,其中的核心關鍵句則是“Life is series of choices,and we cannot always foresee the consequences.”。因此,針對“Green Living”一課組織開展讀后續寫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文章大意,在分析課文邏輯關系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續寫,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融入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保證學生續寫出的英語文章立意深刻,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更加符合新高考的內在要求。
高中英語教材中收錄的閱讀文章都是教材編寫者根據高中生身心發展現狀所選擇的,不僅可引導高中生在文章閱讀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人文素養、行文構思的培養。因此,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而言,可通過梳理文章結構的方式運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對閱讀本文中的句子、詞匯、段落等進行重新排序,以此來尋找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契合點,這對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具有良好作用。
以北師大版新版高中英語“Sports and Fitness”一單元為例,教師可按照閱讀文本的時間敘事線索,為學生搜集與其類似的文章,打亂拆散文章的句子或者段落,引導學生對新的閱讀文本進行排序,分析各句子及段落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掌握根據時間線索寫作的方法技巧。通過這一讀后續寫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寫作的基本框架,極大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水平。
高中英語課程中,閱讀是最多的教學方式,教材中的課文也占據大部分。通過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積累英語知識,完成對語言知識的理解認識,為寫作表達奠定基礎。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沒有閱讀中的知識獲取,學生就無法進行寫作創作。而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內容上與寫作有直接的關系,需要指導學生完成課文的閱讀理解認識,完成對詞匯、語句、寫作方式的探究。因此,在提高寫作能力的策略上,就需要以閱讀教學為基礎,開展讀后續寫,構建獲取、應用的學習模式,以此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中積累寫作基礎。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某些閱讀文章屬于故事類文本,因此,教師可在這類文章閱讀后,指導學生根據閱讀文本內容對故事進行學習,這也是讀寫結合教學策略中的一個重要形式。
以北師大版新版高中英語“Art”這一單元為例,教師組織相應的閱讀文本續寫活動。教師要考慮到班級內學生寫作能力的現狀,實施分層續寫教學活動:1.針對英語能力薄弱的學生,教師可結合閱讀文本內容為學生指明文章續寫的方向,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之下對文章進行續寫。2.針對英語能力處于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可對其進行小組劃分,在交流討論中理清續寫思路,從而開展相應的寫作活動。3.針對英語基礎扎實且能力相對較高的學生,教師可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創作,在擬定提綱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續寫。通過這一系列分層續寫教學活動的開展,可實現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深度融合,極大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有利于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教師須深入分析新高考政策對于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新要求,改變以往以教師為核心的落后思想。努力構建正確的生本觀,發揮學生在整個評價中的主導作用,科學構建自主性的評價機制,讓學生能夠在形成良好自主意識的前提下,更規范地參與到評價活動當中。通過獨立反思以及有效總結,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面對讀后續寫學習任務時,在思想、態度、行為表現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所呈現的不足,然后在總結歸納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正確的學習思路,積累有效的學習經驗。在實施自主評價期間,教師須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與反思空間,讓其能夠擁有足夠的時間,回顧自身的讀后續寫活動中的學習表現。教師需要明確教學評價的標準,這是教學評價實施的關鍵環節,在評價標準的導向下,對學生在讀后續寫任務完成中的行為表現做出全面詳盡的評價,以此來確保評價結果的精準客觀和全面準確。因此,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在面向學生施教應用教學評價時,要重視評價標準的應用,在評價標準的引領下,從多個維度評價學生在讀后續寫課堂上的行為表現。
第一,適時呈現評價標準。教師要以讀后續寫教學活動類型為切入點,考慮到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會在恰當時機以合理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實現教學評價與讀后續寫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明確教學評價標準,在發揮評價標準引領作用的基礎上,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讀后續寫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在導入讀后續寫主題之后,將班級內學生劃分為幾個讀后續寫合作小組,向學生說明讀后續寫活動規則的同時,在其中滲透評價標準。通過這種方式,可實現教學評價標準與讀后續寫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在為學生指明讀后續寫活動方向的同時,還可達到銜接教學活動各個環節的效果。
第二,隨時對照評價標準。為了充分發揮評價標準的引領作用,作為英語教師,有必要緊跟讀后續寫教學活動及學生表現,隨時隨地對照評價標準,幫助學生加深對評價標準的理解,確保評價標準的引領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發揮。例如,在讀后續寫活動中,教師要游走在學生當中,留心觀察各小組成員的討論情況,在發現學生還有更大發展空間時,教師則可導入評價標準,嘗試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分析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充分開發學生潛能,對學生真實水平的檢測具有良好作用。
第三,變換使用評價標準。教師要善于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融入評價標準的讀后續寫教學活動,使得評價標準的趣味性含量在原有基礎上得以增加,以便充分發揮評價標準的引領作用。例如,教師可讓學生朗讀自己書寫的讀后續寫小短文,不需要由教師對學生的習作小短文進行評價,而是讓學生扮演“小老師”的角色,運用評價標準加以評價。
綜上所述,讀后續寫是新高考英語作文的一種新題型,是對傳統英語作文題型的創新與變革,靈活多變的題型,可與學生不斷變化的英語學習需求處于有效承接的狀態,在激發學生英語寫作興趣、拓展學生英語思維、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英語教師要意識到讀后續寫這一作文新題型與傳統英語作文題型的不同之處,通過創設真實寫作情境、精心設計課堂活動、選擇題材激發興趣、深度語篇確定主題、全面梳理文本結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一系列教學措施的實施,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讀后續寫這一新題型,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英語寫作教學與新高考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