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
(江西省人民醫院腫瘤科 南昌 330006)
食管癌在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普遍較高,而我國又是食管癌大國,放療作為食管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治療的同時也會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加快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單獨采用放療手段常無法得到滿意結果,因此,亟需尋找一種更佳的綜合治療方法,來提高患者放療后的免疫功能。人參對人體具有整體調節作用,一方面可以減輕放療引起的毒副反應,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癌癥復發轉移的風險。人參為補氣藥,主治氣、血、津液不足,被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輔助治療中。藥理研究證明,人參皂苷具有調節免疫作用[1~3]。有研究證實其能提高放療后鼻咽癌等其他腫瘤患者細胞免疫功能[4],展現出良好的開發前景。為進一步證實人參皂苷Rg3可以改善食管癌放療患者的免疫功能,本研究擬在體外細胞學實驗中探討人參皂苷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及其相關機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確診食管癌并在醫院接受調強放療的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63.3%),女11例(36.7%);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52.9±6.3)歲;鱗癌29例,腺癌1例;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14例,Ⅳ期8例。
1.2 納入標準 經病理診斷確診的食管癌;KPS評分≥70分;心、肝、腎功能正常;于醫院接受調強放療。
1.3 排除標準 既往接受過放療者;有遠處轉移者;放療期間使用過人參制劑者;伴隨免疫性疾病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分離、純化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細胞 分離:采集10 ml空腹靜脈血,抗凝處理后加入10 ml磷酸緩沖鹽溶液(PBS)混勻,再將10 ml細胞分離液緩慢加入,然后離心18 min(800 rpm),用移液器移出管內的一層白色絮狀條帶液(即淋巴細胞)至EP管中。純化:先加RPMI1640培養液10 ml,混勻后離心15 min(800 rpm),去上清,重復3次,再用RPMI1640(含10%FBS)液重懸浮細胞,37℃恒溫箱培養24 h。
1.4.2 MTT比色法檢測淋巴細胞的增殖 將所得淋巴細胞洗滌3次,離心15 min(800 rpm),棄上清,用RPMI1640[含10%胎牛血清(FBS)]液將細胞濃度稀釋為2×106cells/ml后平鋪至96孔板,每孔200 μl,恒溫箱培養24 h。分為對照組及Rg3組,Rg3組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對照組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的二甲基亞砜(DMSO)(1、10、100 mg/L),平行6份,其中3份加入刺激物絲裂原刀豆蛋白A(ConA)5 μg/ml,另外3份加入脂多糖(LPS)5 μg/ml。然后再用恒溫箱37℃培養72 h,培養結束后,在每個板孔內加入50 μl的MTT液,恒溫箱37℃培養24 h,離心15 min(800 rpm)后舍棄上清,每孔加入150 μl DMSO,然后計算OD 570 nm值。
1.4.3 流式細胞儀測淋巴細胞亞群PBS液洗滌淋巴細胞3次,離心10 min(800 rpm),棄上清,加RPMI1640(含10% FBS)液將細胞濃度調整為5×106cells/ml,平鋪至24孔板,每孔1 ml,恒溫箱37℃培養24 h。Rg3組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對照組分別加入對應濃度的DMSO(1、10、100 mg/L),平行3份。培養箱37℃培養72 h,取100 μl細胞懸液,加入5 μl CD4+、CD8+檢測試劑混勻,室溫下避光孵育20 min,然后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計算CD4+/CD8+。
1.4.4 酶聯免疫吸附法 (ELISA)進行抗體的測定操作同上,將淋巴細胞的濃度調整為5×106個/ml,鋪板,恒溫箱37℃培養24 h。Rg3組加入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PBS溶液,平行3份。培養箱37℃培養72 h,采用ELISA法測定IgM和IgG抗體的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絲裂原下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后,可促進由ConA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參皂苷濃度越高,淋巴細胞的增殖程度越大;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可以促進由LPS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人參皂苷濃度增高,淋巴細胞的增殖程度越大。見表1。
表1 不同絲裂原下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表1 不同絲裂原下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LPS(5 μg/ml)1 mg/L 10 mg/L 100 mg/L對照組Rg3組組別 n ConA(5 μg/ml)1 mg/L 10 mg/L 100 mg/L 30 30 0.11±0.10 6.16±1.76*0.12±0.08 15.98±2.33*0.11±0.09 49.63±3.45*0.11±0.12 2.55±0.54*0.11±0.08 3.98±0.33*0.12±0.09 4.63±0.85*
2.2 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T細胞亞群的影響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后,使得T細胞CD4+亞群的比例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隨著人參皂苷濃度的增加,其細胞亞群的比例越高;而經不同濃度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處理后,外周血中T細胞CD8+亞群的比例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人參皂苷濃度的增加,其細胞亞群的比例越低。見表2。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后,使得T細胞CD4+亞群的比例升高,CD8+亞群的比例下降,從而導致CD4+/CD8+比值升高(P<0.05),且隨著人參皂苷濃度的增加,其比值升高越明顯。見表3。
表2 人參皂苷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CD4+及CD8+的影響(%,)

表2 人參皂苷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CD4+及CD8+的影響(%,)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
表3 人參皂苷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CD4+/CD8+的影響()

表3 人參皂苷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CD4+/CD8+的影響()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1 mg/L 10 mg/L 100 mg/L對照組Rg3組30 30 0.74±0.10 0.94±0.06*0.72±0.08 1.32±0.13*0.73±0.09 1.97±0.45*
2.3 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IgG和IgM抗體水平的影響 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1、10、100 mg/L)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后,使得B細胞活化分泌免疫球蛋白IgG和IgM,人參皂苷組IgG和IgM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隨著人參皂苷濃度的增加,抗體的水平越高。見表4。
表4 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IgG及IgM抗體水平的影響(mg/ml,)

表4 Rg3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IgG及IgM抗體水平的影響(mg/ml,)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0.56±0.13 5.73±0.61*IgM 1 mg/L 10 mg/L 100 mg/L對照組Rg3組組別 n IgG 1 mg/L 10 mg/L 100 mg/L 30 30 0.95±0.21 1.16±0.16*0.97±0.25 1.51±0.13*0.96±0.19 1.73±0.21*0.55±0.11 2.26±0.17*0.55±0.15 3.51±0.23*
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環境污染,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在療程中需要使用放療,放療是腫瘤治療的常用且重要的治療手段,在有效治療同時亦會導致機體的免疫抑制[5]。眾所周知,細胞免疫相關的淋巴細胞在抗癌活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且淋巴細胞屬于放射敏感性高的細胞系,放療會導致淋巴細胞數目減少,從而減弱抗腫瘤免疫應答。
人參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藥材,屬于五加科植物,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而人參皂苷作為人參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藥理上具備一定的抗腫瘤活性,研究發現人參皂苷能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抗腫瘤細胞侵襲和轉移以及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并且其次級代謝產物人參單體的活性更強[6~7]。黃京子等[8]通過建立小鼠動物模型發現,人參皂苷Rg3除了可以起到放療增敏的作用外,還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增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既往研究發現,人參皂苷Rg3聯合放療還可以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9]。
淋巴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免疫成分,參與了免疫應答,放療產生的射線會殺傷外周血細胞,尤其是T淋巴細胞,導致淋巴細胞減少,不利于抗腫瘤免疫應答的誘生,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10]。潘維華等[11]發現,小白鼠脾內淋巴細胞以及巨噬細胞,經過無水乙醇洗脫后,在人參皂苷的作用下,脾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數量明顯提升,提示人參皂苷可以刺激小鼠免疫細胞的增殖起到免疫增強的作用。張仲苗等[12]對人參皂苷Rg3的研究中發現,Rg3能夠促進實驗鼠脾淋巴細胞的轉化和增強NK細胞的活性,預示無論是非特異性免疫還是特異性免疫均得以提高。在陳洪志等[13]的人參皂苷體外細胞實驗中,認為Rg3可提高接受放療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的細胞免疫功能。
絲裂原可以與淋巴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刺激淋巴細胞有絲分裂,是一種非特異性的淋巴細胞多克隆激活劑,而不同絲裂原作用的主要細胞不同,ConA誘導T淋巴細胞的分裂,LPS誘導B淋巴細胞的分裂。在本研究中,不同濃度(1、10、100 mg/L)的人參皂苷Rg3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后,結果顯示在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中,淋巴細胞數在ConA、LPS誘導下分裂增殖的細胞數均得到提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呈劑量依賴性,人參皂苷Rg3濃度越高,細胞增殖越快。提示在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作用下,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的T、B淋巴細胞增殖加快,且人參皂苷Rg3濃度越高,T細胞及B細胞增殖越快,從而促進了外周血免疫功能的活化。
T細胞參與機體細胞免疫,其中CD4+T細胞及CD8+T細胞是參與細胞免疫的主要細胞,兩者數量及其比例的改變影響著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態,CD4+/CD8+比值升高提示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反之提示免疫功能下降[4]。放療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有研究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結果提示CD4+及CD8+均顯著下降,放療后甚至會出現CD4+/CD8+比例倒置[14]。在孫義長[15]的研究中,采用人參皂苷Rg3聯合新輔助放化療的方式治療胃癌患者,通過測量T細胞亞群的值及比例,發現在人參皂苷的作用下,CD4+及CD4+/CD8+比值均上升,因此認為人參皂苷聯合放化療能夠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存。本研究采用不同濃度(1、10、100 mg/L)的人參皂苷Rg3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后,通過流式細胞儀測量T細胞亞群中CD4+、CD8+值,結果發現經過人參皂苷Rg3處理后,各實驗組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而CD8+在各組中表現為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呈現出明顯的劑量依賴性,人參皂苷Rg3的濃度越高,CD4+及CD4+/CD8+比值越高、CD8+則越低。提示對于食管癌患者,放療通過殺傷外周血T細胞,使得各亞群數目下降、比例失調導致免疫抑制;不同濃度的人參皂苷Rg3則可通過調節改善T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達到提高細胞免疫應答的作用,從而減輕放療所導致的免疫抑制作用,濃度越高,提高細胞免疫應答的作用越強。
B細胞則在體液免疫中擔任著要角色,通過分泌不同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比如IgG、IgM等來誘導抗原-抗體反應,從而激活機體體液免疫達到提高機體免疫狀態的作用。宋振宇[16]將胃癌患者中的IgG與健康體檢者進行對比,發現的IgG的水平與胃癌患者的預后相關,IgG濃度降低,則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腫瘤患者的預后更差。譚江峽[17]在肺癌患者中同樣發現了此規律。本研究不同濃度(1、10、100 mg/L)的人參皂苷Rg3處理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后,測量外周血中IgM、IgG的濃度,結果發現各濃度組的IgM、IgG抗體濃度均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人參皂苷Rg3的濃度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分泌的IgM、IgG抗體濃度增高。本研究結果顯示,人參皂苷Rg3可以通過刺激活化食管癌患者外周血B淋巴細胞,使抗體分泌量增多,誘導抗原-抗體反應發生,從而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活性,且其作用特征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大。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淋巴細胞增殖、淋巴細胞亞群比例、抗體分泌的檢測等一系列研究,證實人參皂苷Rg3對接受放療的食管癌患者的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具有促進作用,能夠改善放療后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隨著人參皂苷Rg3的濃度越大其免疫促進作用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