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莎莎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胸膜炎科 鄭州 450015)
肺結核(Tuberculosis,TB)是器官結核病的常見類型,占結核病的80%~90%,可損傷機體免疫功能,易導致真菌感染,誘發肺曲霉菌?。≒ulmonary Aspergillosis,PA)[1~2]。相關研究顯示,TB并發PA易造成誤診,增加治療難度,有較高的病死率[3]。因此,確診后應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伏立康唑為廣譜類真菌抗生素,抗真菌活性較強,尤其對曲霉菌效果更好。伏立康唑的常見的給藥途徑為口服,具有操作簡單、起效迅速等優勢,但腸道代謝會造成藥效流失,影響治療效果[4]。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序貫療法在臨床的應用逐漸廣泛,能優化治療機制,提高療效。基于此,本研究選取126例TB合并PA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探討伏立康唑序貫療法的臨床優勢?,F報道如下:
1.1 基線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批號:2019-003-007)。選取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6例TB并發PA患者為研究對象。結合X線影像檢查、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ST)、臨床癥狀,符合肺結核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5]中TB相關診斷。X線:呈現片狀、結節或鈣化陰影,密度不均勻;TST:注射結核菌純蛋白衍生物,皮膚硬結直徑≥5 mm為陽性;臨床癥狀:結核中毒癥狀(體質量減輕、盜汗、食欲不振、乏力、低熱等),咳痰、咳嗽>2周或咳血;符合2016美國感染病學會(IDSA)臨床實踐指南更新版(曲霉病的診斷和管理)[6]中PA相關診斷,并經支氣管鏡、痰液培養確診。納入標準:年齡23~50歲;患者均初次感染曲霉菌;對研究相關藥物無過敏;患者無認知功能異常或精神疾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惡性腫瘤確診者;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采用隨機法進行分組。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基線資料 研究組(n=63) 常規組(n=63) χ2/t P性別[例(%)]年齡(歲)TB病史(年)體質量指數(kg/m2)肺結核類型[例(%)]吸煙史(年)男女原發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血性散播性肺結核41(65.08)22(34.92)35.74±5.72 4.54±1.05 22.81±1.28 18(28.57)36(57.14)9(14.29)17.56±4.82 39(61.90)24(38.10)36.49±5.22 4.82±1.07 23.07±1.47 20(31.75)33(52.38)10(15.87)18.39±5.74 0.137 0.769 1.482 1.059 0.288 0.879 0.711 0.444 0.141 0.292 0.866 0.381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對癥治療,包括止咳、化痰、營養支持、抗菌等。在此基礎上,常規組給予伏立康唑片(注冊證號H20150052)口服,200 mg/次,2次/d。研究組給予伏立康唑序貫療法:靜脈滴注注射用伏立康唑(國藥準字H20058962),初始劑量6 mg/kg,2次/d,次日開始劑量為4 mg/kg,2次/d,治療2周后改為口服伏立康唑片,用法用量同常規組。治療期間,醫師需根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劑量。隨訪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實驗室、影像檢查均顯示正常,TST顯示皮膚硬結直徑<5 mm;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減輕,影像檢查陰影病灶減小,實驗室結果輕微異常;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或病情較治療前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炎癥介質。抽取患者5 ml靜脈血,室溫靜置30 min,采用全自動血型分析儀IH-1000(生產廠家:伯樂公司,規格:IH-1000,批準文號:20163222578)對3 ml靜脈血進行離心操作,取上層血清-70℃冷藏待測。采用酶聯免疫法(ELISA)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8(IL-8)、C反應蛋白(CRP)。試劑盒購于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余下2 ml靜脈血給予抗凝干預,采用全自動血沉儀(生產廠家:ALIFAX公司,規格:Roller 20,批準文號:20162221113),通過魏氏法測定紅細胞沉降低率(ESR)。(3)免疫功能。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試劑盒購于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測試系統(生產廠家:德國Vaire,規格:MasterScreen SeS,批準文號:20152070346)測定治療前后肺動態順應性(Cdyn)、響應頻率(Fres)、氣道阻力(RAW)、氣道峰壓(PIP)。(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兩組嘔吐惡心、肝功能異常、視力障礙、精神興奮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描述、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描述,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2.06%)高于常規組(76.19%)(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NF-α、IL-8、CRP、ESR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TNF-α、IL-8、CRP、ESR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表3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ESR(mm/h)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常規組組別 n TNF-α(pg/ml)治療前 治療后IL-8(pg/ml)治療前 治療后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63 63 t P 75.39±10.39 72.83±11.42 1.316 0.191 24.49±4.38#32.72±5.33#9.469 0.000 249.72±43.59 253.87±47.63 0.510 0.611 88.42±15.37#107.49±16.37#6.741 0.000 54.93±8.49 56.42±8.55 0.982 0.328 18.73±4.68#25.54±5.44#7.532 0.000 45.39±4.82 46.43±4.79 1.215 0.227 11.58±3.44#16.47±3.64#7.750 0.000
2.3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IgA、IgM、IgG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IgA、IgM、IgG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g/L,)

表4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IgG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常規組組別 n IgA治療前 治療后IgM治療前 治療后63 63 t P 1.17±0.24 1.15±0.23 0.478 0.634 1.52±0.31#1.39±0.28#2.470 0.015 0.95±0.22 1.02±0.27 1.595 0.113 1.49±0.43#1.28±0.31#3.144 0.002 7.92±1.24 8.01±1.31 0.396 0.693 10.11±1.28#9.41±1.19#3.179 0.002
2.4 兩組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Cdyn、Fres、RAW、PI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yn較治療前升高,Fres、RAW、PIP較治療前下降,且研究組Cdyn高于常規組,Fres、RAW、PIP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5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PIP(cm H2O)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常規組組別 n Cdyn(ml/cm H2O)治療前 治療后Fres(Hz)治療前 治療后RAW[cm H2O/(L·s)]治療前 治療后63 63 t P 23.65±5.31 24.13±5.44 0.501 0.617 32.78±6.13#29.45±5.79#3.135 0.002 24.53±6.53 23.89±6.42 0.555 0.580 18.54±4.37#20.73±4.08#2.907 0.004 22.73±3.72 23.15±3.49 0.654 0.515 12.58±2.77#14.31±2.81#3.480 0.001 32.31±4.59 32.46±5.47 0.167 0.868 18.94±2.63#20.49±3.15#2.998 0.003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常規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TB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以咯血、呼吸困難、神疲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其遷延難愈、治療難度較大,可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7]。TB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誘發真菌感染,且以曲霉菌感染居多,會導致肺組織損傷和肺功能衰竭,嚴重可致患者死亡,相關研究顯示[8],PA患者病死率超過80%。伏立康唑為現階段臨床治療PA患者常用的抗真菌藥物,通過減少麥角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多種曲霉菌,同時改善病原菌細胞膜通透性,促進病原菌凋亡[9~10]。然而臨床關于伏立康唑的使用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爭議。
有研究顯示,侵襲性肺曲霉病患者采用伏立康唑序貫療法能提高安全性,有效率為96.97%[11]。姚奇等[12]研采用伏立康唑序貫療法治療肺曲霉病臨床療效為92.70%。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2.06%,與上述研究基本一致,提示伏立康唑序貫療法在治療PA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序貫療法中,通過靜脈給藥能維持較高的血藥濃度,且半衰期較長;而口服藥物代謝較速度快,起效迅速,兩種方式聯合能優化抗菌機制,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在安全性方面,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但研究組略低于常規組。提示伏立康唑序貫療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曲霉菌感染會導致機體代謝功能失調,使炎癥介質TNF-α、CRP、IL-8、ESR異常表達,激發炎癥反應,且炎癥介質表達程度與感染程度密切相關。炎癥反應損傷正常組織,會導致免疫功能發生變化,機體免疫功能不僅與機體感染程度密切相關,且能反映患者預后[13]。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功能重要組分,在機體免疫監視、免疫防御、免疫自穩中均能發揮重要作用[14]。其中IgA通過介導改善細胞黏膜吞噬功能;IgG通過血管間隙改善機體免疫功能;IgM能激活補體,可介導補體促進吞噬作用。本研究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炎癥介質水平、免疫功能均優于常規組,研究組Cdyn高于常規組,Fres、RAW、PIP低于常規組。提示伏立康唑序貫療法能有效降低機體炎癥反應程度,減輕正常組織損傷,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進而促進肺功能的改善。
綜上所述,TB并發PA患者采用伏立康唑序貫療法能有效控制炎癥反應,改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提高臨床療效,且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