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江西省臨川區人民醫院內三科 撫州 34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好發于本身患有肺部或呼吸道慢性病者,大多為中老年群體,與患者長期暴露于有害空氣而造成的呼吸氣道炎癥有關,持續氣流受限為該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早期癥狀以咳嗽、咳痰為主,當病情持續發展加重時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1]。當患者癥狀在短期內突然惡化,發生劇烈咳嗽、喘息加重,甚至出現發熱、嗜睡、意識模糊時,可考慮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若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緩解癥狀,將對患者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2]。
目前臨床上針對AECOPD 的治療主要以鎮咳、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為主,但單一用藥難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如何安全有效地聯合用藥引起了臨床關注。頭孢他啶為穩定性和耐藥性均較好的廣譜抗生素,屬于第三代頭孢,抗菌效果較強,常用于治療肺部疾病[3]。作為典型的祛痰藥物,羧甲司坦具有明顯的抗炎、抑制氧化應激等作用。本研究探討羧甲司坦與頭孢他啶聯合作用于AECOPD 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 1 月80 例在醫院接受治療的AECOPD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1902003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 n研究組對照組t/χ2 P 40 40男(例) 女(例) 年齡(歲) 慢性病程(年)22 23 0.051 0.822 18 17 64.12±5.18 62.53±4.87 1.414 0.161 9.78±1.57 10.24±1.69 1.261 0.211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及影像學檢查均符合AECOPD 診斷標準[4];接受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傳染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有其他禁忌證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補液、平喘、營養支持、吸氧、支氣管擴張、口服糖皮質激素以及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頭孢他啶(國藥準字H20033085)治療,每次2 g,溶入1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 12 小時給藥 1 次,持續治療2 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羧甲司坦口服液(國藥準字H44024103)口服治療,10 ml/次,3次/d,持續治療2 周。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5]:根據治療后患者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及肺濕啰音情況分級。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無明顯肺濕啰音為顯效;癥狀有一定改善,且肺濕啰音較治療前減輕為有效;病情無好轉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呼吸力學指標:采用ST-30A 型雙水平無創呼吸機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力學指標,包含平臺壓(Pplat)、平均氣道壓(MPaw)、氣道阻力(Raw)。(3)血氣指標:治療前后采用血氣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包括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4)炎癥介質水平: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對血清中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 -6(IL-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水平進行測定,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ELISA)法。(5)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檢驗水準 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PaO2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PaCO2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mm Hg,)

表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mm Hg,)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O2治療后t P 1.460 0.148 3.706 0.000 0.537 0.593 48.24±6.03*42.58±6.72*3.965 0.000
2.3 兩組呼吸力學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的Pplat、MPaw、Raw 與治療前相比明顯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4。
表4 兩組呼吸力學指標比較()

表4 兩組呼吸力學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Raw[cm H2O/(L·s)]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nPplat(cm H2O)治療前 治療后MPaw(cm H2O)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17.98±2.06 18.21±2.18 0.485 0.629 16.17±1.73*14.23±1.84*4.858 0.000 10.25±1.56 10.47±1.49 0.645 0.521 9.67±0.74*8.25±0.83*8.076 0.000 13.48±2.03 13.62±1.79 0.327 0.744 9.41±1.28*6.75±1.04*10.201 0.000
2.4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兩組 IL-8、IL-6、TNF-α 水平在治療后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表5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TNF-α(μ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IL-8(pg/ml)治療前 治療后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23.08±2.30 22.87±2.41 0.399 0.691 16.58±2.41*10.78±2.57*10.412 0.000 76.12±9.26 75.03±8.74 0.541 0.590 58.16±6.08*45.36±5.82*9.618 0.000 63.21±5.78 62.58±5.17 0.514 0.609 48.64±4.17*36.05±4.59*12.840 0.000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COPD 的發生發展與呼吸道受到慢性刺激所致的氣道黏膜受損,以及肺部組織的炎癥狀態有關。由于氣道黏膜炎癥分泌物增多且黏稠,難以排出,使患者反復咳嗽,甚至感染有害細菌,從而加重病情,引起全身癥狀[6]。AECOPD 可致氣道黏膜水腫變窄,分泌物大量增多,患者可發生呼吸困難以及肺通氣障礙,此時往往情況危急,需盡早采取有效措施緩解急性癥狀,防止發生嚴重的呼吸衰竭,威脅生命[7]。
AECOPD 與呼吸道細菌感染密切相關,通氣障礙會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造成肺組織嚴重受損,幫助患者祛痰通氣、抗感染十分關鍵[8]。臨床上對COPD 患者多注重于抗生素的使用,控制感染,緩解全身炎癥狀態,但效果大多不理想,且患者易產生耐藥性[9]。頭孢他啶屬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但其耐藥性良好,在細菌合成細胞壁的最關鍵步驟中,可以阻礙轉肽酶的轉肽作用,導致交叉連接無法正常進行,細胞壁合成失敗,使細菌發生溶菌現象裂解死亡[10]。且該藥對于革蘭陰性菌作用很強,通過靜脈途徑用藥后能迅速被人體吸收利用,且副作用較輕,可用于各種嚴重感染。羧甲司坦為黏液稀釋劑,可對支氣管內的腺體產生作用,使黏液黏蛋白的二硫鍵發生斷裂,促進低黏度涎蛋白分泌,并減少高黏度涎蛋白的分泌量,使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下降[11]。另外,該藥還可以促使氣道黏膜表面纖毛加快擺動,有利于患者順利將其排除,解除通氣困難狀態[12]。通過口服用藥后,數小時內可見效,藥物吸收后通過血液循環分布于各個肺小葉中發揮作用,且該藥不會降低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藥效,可與其合用產生協同作用。
本研究結果示,研究組經聯合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聯合治療具有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頭孢他啶屬于抗生素類藥物,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壁合成達到比較好的抗菌效果。AECOPD 患者通常與細菌感染有關,患者可以出現發熱、嗜睡等癥狀,抗菌藥物的使用可以緩解全身癥狀,減輕炎癥反應[13]。同時,加重期COPD 患者由于呼吸道黏膜分泌的痰液大量增多,若不能及時將其排出,可阻塞氣道,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劇烈咳嗽,甚至引發窒息。在使用頭孢他啶的同時,利用羧甲司坦降低呼吸道痰液的黏度,幫助患者順利將痰排出,可快速解除患者呼吸困難狀態,改善通氣。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 PaO2高于對照組,Pplat、MPaw、Raw、PaCO2均低于對照組,可進一步說明羧甲司坦聯合頭孢他啶治療AECOPD 可有效調節患者呼吸力學指標,同時改善動脈血氣指標。羧甲司坦治療可使患者保持氣道通暢,促使肺泡、血液與組織之間順利進行氣體交換,提高血氧含量,排出二氧化碳,進而提升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吸阻力,改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及動脈血氣。
COPD 的病情發展也受炎癥介質的影響,炎癥細胞活化后可釋放多種介質,刺激呼吸道黏膜表面細胞增生、異常分化,導致黏液大量分泌,并破壞正常肺泡結構,使組織發生纖維化修復,降低肺泡換氣功能。TNF-α 為炎癥反應中的重要介質,可介導并加重COPD 的炎癥反應;IL-6 可促發炎癥反應,該因子在體內中水平過高時可導致機體免疫性損傷;IL-8 可趨化特定的炎癥細胞,使其釋放一系列活性物質,導致局部炎癥反應加重,呼吸道狹窄,氣流通過不暢,并使器官功能受損[14]。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后炎癥介質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在頭孢他啶的基礎上聯合羧甲司坦治療AECOPD 可以降低機體炎癥反應。羧甲司坦稀釋黏液的同時,可以抑制有害細菌黏著于呼吸道上,減少感染的發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5]。同時,羧甲司坦可抑制氧化應激反應中關鍵酶的轉化,從而控制體內氧自由基的含量,并控制炎癥,進而減輕其對肺部的損害。劉東[16]研究表明,羧甲司坦的使用可以改善肺功能并抑制炎癥反應,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此外,安全性分析結果顯示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處于較低水平,且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在頭孢他啶基礎上聯合羧甲司坦治療AECOPD 具有較高的臨床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羧甲司坦口服液聯合頭孢他啶治療AECOPD 患者臨床療效佳,能有效改善呼吸力學指標及動脈血氣指標,抑制炎癥反應,且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