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智利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案
馬智利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馬塢初級中學,甘肅定西748409)
進入21世紀以后,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且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一定成果。教育領域也融入科學技術,借助科學技術優勢改變教育模式,促使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合了多媒體技術,在該種技術的輔助下,初中數學展現出新的教學形式,不僅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方法也得以創新,促使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案例,分析多媒體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提出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策略。
多媒體;初中數學;融合
多媒體技術是現代化科學技術之一,其能夠將原本的靜態文字轉化為動態的圖像或聲音,成為教育領域最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初中數學課程中融入多媒體技術,將數學課本當中比較抽象的定義概念轉化為活潑生動的知識圖像,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而直觀化的概念觀察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難點知識。除此之外,多媒體本身含有較豐富的信息資源,且知識信息獲取的速度也相對較快,其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促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多媒體技術目前已經被引入到教育領域當中,并且在各個學科的教學工作中都充分體現出重要作用。從初中數學教學方面來看,多媒體技術也同樣呈現出其具備的教學重要性。
首先,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挖掘。初中數學知識是數學學科的重要基礎教學階段,而傳統教學工作中,教師看重知識灌輸和知識整合,忽視了知識目標的建立,導致學生無法清晰地掌握自身學習的方向。多媒體技術推動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并且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和學生產生互動溝通,獲得教學信息的反饋。在轉換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時,數學課堂更加輕松和諧,學生們所處的學習氛圍也更加適合數學知識學習。而多媒體技術本身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其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知識內容,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開發。
其次,多媒體技術能夠促使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多媒體技術被應用到初中數學課堂當中,促使學生從原本的被動接受知識狀態轉化為主動參與知識學習的狀態。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勾股定理轉化為動畫形式,描述長度為3米、寬度為2.1米的薄木板,將其搬運到房間當中。但房間的門高度為2米,而寬度則是1米。詢問該怎樣才能將該模板搬運到房間當中。通過該種動畫形式的問題引導,促使學生產生問題探究的積極性,并且主動思考勾股定理知識內容。
最后,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初中本身是連接小學和高中的重要媒介,數學知識的學習涵蓋了高中知識的抽象性,也具備小學知識的基礎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具備較高的教學難度,需要學生快速適應教學難度的轉變。多媒體技術有效改善知識抽象性問題,將原本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為直觀且具體的知識點,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能夠更好地將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時間,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遵重新課程標準當中的教學要求,凸顯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性。但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知識,其包含的邏輯知識更加突出。該種情況導致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轉變自身思想,而很多抽象性的教學概念促使學生無法找到直觀的案例為學生展示知識內容。此時的教師通常會更多依靠口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講解,學生能夠從該種教學方式當中學習到的知識內容有限,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受到限制。將多媒體融入初中數學課堂以后,教師可以將原本需要教學的知識內容轉化為比較直觀且具體的知識點,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內容的形象和具體,其從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上體驗數學知識,且反饋自身的學習情況。此時的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對自身的教學側重點進行調節。如此,初中數學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而學生也能夠產生主動學習的心理。

對于學生來說,其要想沉浸到知識領域當中,就需要先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產生自主學習心理。為此,教師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措施調動學生在數學知識方面的學習積極性,深度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初中生本身就具備較重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引入多媒體技術以后,可以根據多媒體技術對自身的教學內容進行改善,為學生展示更加新奇有趣的教學案例,促使學生的注意力都被教學內容吸引,使數學課程教學能夠脫離知識點的枯燥和乏味,將抽象化概念轉變成具備色彩的文字甚至是生動的動畫形象,讓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心理,衍生出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三角形》相關知識的時候,知識點概念比較類似,各個知識點之間具備較強關聯性,學生很容易對知識點產生混淆,且理解知識點的難度也比較大。在該種情況下,教師將知識教學和多媒體技術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三角形》的知識點形成過程。教師為學生播放動畫,設置三角形路線,有一只蜘蛛從三角形的兩個邊起點開始爬行,一直爬到終點。此時教師將記錄下蜘蛛爬行的時間,對比從兩個邊起點爬行的時間數據,發現蜘蛛如果是沿著兩條邊線爬行,則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而如果只沿著一條邊爬行,則會花費較短時間。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相關定理。該種教學方式不僅生動形象,且能夠讓學生產生深刻印象,促使學生自行理解定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
數學本身具備較強邏輯性,但處于初中階段的很多學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邏輯思維,因此,其無法理解數學知識當中很多抽象性概念。為了改變該種情況,教師需要融合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知識,并且致力于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方面的教學限制,獲取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將涵蓋生活情境的知識內容展現給學生,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促使數學教學的難點降低。而多媒體設備能夠為學生進行物體運動狀態的模擬,促使學生產生更強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期間進行思考。
例如,在開展“面和面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構建三維虛擬空間,并在該空間中形成幾何體,完成教學操作。原本學生處于三維立體感的缺失狀態,其無法理解幾何體各個面之間的關系。但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改善該種情況,在三維立體圖形的展現下,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操作,選取立體幾何當中兩個不同的面,這兩個面并不處于同一空間內,但卻能夠對這兩個面的關系進行證明。教師繪畫出和第一個面平行的第三個面,然后利用第三個面和另外一個面之間的交叉關系,判斷第三個面和另一個面的關系,從而定義第一個面和另一個面之間的關系。此時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所增強,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創設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而且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法使學生沉浸在特定的學習狀態中,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引導學生創設情境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他們可以使用不同的引導語言和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發揮。當一些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答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繼續玩并勇敢地回答。在這個時候,學生求異的思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種提升。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減輕教學壓力。
如今,隨著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漸打破了單純灌輸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溝通,更多地與學生互動,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狀況及時作出調整,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教師從講臺領隊變成了引導者,不再是掌握課堂的決策者,真正實現最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通過加強師生互動,也可以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可以說,互動教學將成為未來教學的主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教師管理課堂和學生,教師將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有所突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學也應該這樣發展,打破原有僵化、不創新的教學模式,盡可能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打破和重構課堂教學模式,原來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處于領導者和控制者的地位,而學生處于邊緣化的狀態。打破和重構課堂教學模式后,課堂的主動性被賦予了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師的地位,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教師擺在一個引導者的地位上,引領學生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將含有運用相同解法不同題目的數學題放在一起作比較,拋出一個問題,詢問具體的區別在哪里,交給學生自己去發現,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發現的不同點,進行引導歸納總結。這樣在數學上面就很輕松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解放教師的壓力。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既獲得了知識也開動了思維,學生也發揮出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最主要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使信息技術的優勢也充分地發揮出來了。
采用一些實物模型或者影像資料進行課堂的導入和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的教學辦法主要是借助一些其他外在的物質創設一種利于課堂學習的環境,并且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將單純的知識傳授過程變成一個更加有趣味性的故事講解過程。加之學生們本身其實對于一些外在的、可觸摸的物質會更加感興趣。例如,在進行講解“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的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找到兩個圓形紙板在教學時進行展示,運用實物模型進行教學。教師將其中的一個圓固定在黑板上,同時將另一個圓不斷地進行移動,從遠到近,一點點移動,從而展示出兩個圓之間的位置關系。通過這種更加直觀的教學方法,會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和參與度。教師以實物模型為基礎,進行知識和課程的講授,則學生會聽得更加津津有味,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是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之一,在科學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多媒體技術成為人們工作和學習的需求技術之一,能夠為其提供諸多便捷條件。在初中數學和多媒體融合的情況下,數學課本當中的文字知識被轉化為動畫、圖像以及聲音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產生自主研究意識,激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說,多媒體技術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高水平的數學邏輯思維,加深學生對數學抽象知識的理解,值得在教育領域中進一步推廣。
[1] 鄭慧云.初中數學多媒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9(36):1.
[2] 顧峻峰.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4):1.
[3] 屈殿穎.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實踐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71-171.
[4] 屈殿穎.淺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0(1):1.
TN915.43,C956
A
1002-7661(2022)01-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