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陰文亮
2021年11月26日,浙 江 省2022年度“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名單公布,“基于5G Pre-TSN網絡的高精度時間同步實時計算平臺”項目“榜上有名”,該項目由本土企業浙江智臾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諾基亞貝爾杭州研發中心共同申報。
在2022年度“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中,省科技廳專門新設了“外資研發機構開放式協同創新項目”,牽頭單位為全省企業、高校院所,合作單位為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并且在限額申報政策等方面予以突破。經評審,共有12項合作項目獲得資助,合作企業包括林德集團、西門子、諾基亞、巴斯夫、ABB等知名跨國公司。
近年來,省科技廳積極推動外資研發機構發揮創新優勢和技術溢出效應,鼓勵省內高校院所、企業與外資企業在華研發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協同創新,加快本土科技型企業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上下游產業互補,培養國際化人才。
浙江省緣何專門設置此類協同創新項目?省科技廳合作處負責人道出此中真意:“支持省內機構與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在華依法設立的研發機構開展項目研發合作,通過設施設備、研發場所、技術人才、資金、數據等創新資源共享,實現雙方協同創新。通過與高端外資研發機構開展聯合研發,推動我省企業、高校院所等與國際創新體系的深度對接,更高水平融入全球分工合作。”
“‘外資研發機構開放式協同創新項目’可以使本地企業更好地對接上國外世界500強企業,攜手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創新資源在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整合,提升科技協作水平。例如智臾科技的DolphinDB數據庫在海量數據存儲、查詢、分析、實時計算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Nokia在5G、邊緣云等方面有很深的積累,雙方優勢互補,可以構建更多的完整行業解決方案。”浙江智臾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總監錢小軍說。
諾基亞貝爾杭研公共關系與事務經理王剛表示,浙江省“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外資研發機構開放式協同創新項目”是一項重要的機制創新和突破。該政策緊扣科技創新,精準的引導本地企業和世界500強外資研發機構聯動,外資研發機構會更加積極主動融入本地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同時又充分考慮了外資機構在華營運模式中的一些特殊性,體現了政府在科技創新方面精準施政的能力。
浙江省是世界500強企業在我國設立研發中心的重要省份之一。

以開展全球研發項目為主的諾基亞貝爾杭州研發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諾基亞貝爾5G、云、物聯網等技術的重要研發基地,承擔著公司關鍵的5G研發任務。同時它也是諾基亞無線網絡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已擁有超過4000人的研發團隊和超過1.3萬平方米的研發測試實驗室,在公司的全球研發體系當中承擔了重要的角色。
“浙江省科技廳定向設置的‘外資研發機構開放式協同創新項目’可以使本土科技企業更精準地與國外世界500強企業開展交流合作,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錢小軍說。
省科技廳合作處負責人表示,以本地研發為主,同時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和以新產品開發為主,并不斷向基礎研究拓展是浙江省外資研發機構呈現出的兩大主要特點。外資研發機構是集聚利用高質量外資、推動投資促進創新升級的重要平臺,也是浙江省加快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創新鏈體系、培養國際前沿人才、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重要渠道。作為構建全域創新體系的一環,我省將通過管理創新、財政支持、強化要素保障等形式,不斷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積極支持浙江省外資研發機構建設,為外資企業在浙技術研發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一是人員流動受較大影響,外籍專家無法到杭州出差交流;部分外籍員工滯留國外,無法及時到崗;合作伙伴及供應商也無法及時線下交流,影響部分項目進度。二是部分運營成本增加,需要采購大量的防疫材料。三是人員招聘難度增加。因為疫情,導致人才市場流動性降低,中高端人才供應減少,很多外地人才無法及時到公司面試。”諾基亞貝爾杭州研發中心反映。
針對企業前期反映的綜合運營成本上升、研發人員緊缺、外籍人員出入境和停居留等難題,“一方面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政策的宣傳培訓力度,鼓勵和指導外資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更多地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企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另一方面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比如外資研發中心享受進口科研儀器設備免稅政策、外國高端人才來浙工作‘綠色通道’等,讓外資企業有更多更實在的獲得感。”省科技廳合作處負責人表示,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22年將進一步深化實施“尖兵”“領雁”計劃,通過采取“非限額申報”等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省內機構與外資企業在華研發機構的深度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培養國際化人才。會同上海、江蘇等科技部門聯合舉辦“外資研發機構長三角創新行”等活動,促進各地外資研發資源和本土企業的對接合作,更好地發揮外資企業在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