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
葉芝曾經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就關于教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高考,但學生只有分數,恐怕也無法通過未來的大考。一個學校沒有升學率就沒有高考競爭力,但如果教育只關注升學率,國家恐怕就會沒有核心競爭力。
學生要分數才能夠完成高考,對于個人而言是人生的一大考驗,對于學校而言,意味著檢驗教學質量的升學率,對于國家而言,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選拔機制。但是如果只看分數的話,無論是對于個人教育而言,還是對于國家而言都不會是一件好事。分數是重要的,但它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唐校長說,教育的宗旨是要培養健全優秀的人格,要贏得未來的幸福,要造福國家社會。他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是能夠終身運動的,是能夠承擔責任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是能夠優雅生活的。教育應關注人的成長,應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更應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相結合。
教育公平不能僅僅是口號,現在農村教育然依然存在問題,定位不準,農村教育走城市教育的模式,這是行不通的,這與農村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農村升學率,遠不如城鎮學校,同時教育支出農民無法負擔,農村教師數量不足,中國800萬農村教師,承擔著6600萬農村中小學生的教育。因為薪資待遇普遍較低遠不及城鎮水平,導致農村教師數量不斷減少。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才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關鍵。
卡爾·西奧多·雅思貝爾曾言:“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應該做的是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而不是進行填鴨式教育,強行灌輸知識。這樣的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相反只會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以及無法預料的未來。好的教育應該是散發著智慧的光芒和發自內心的關愛。教育的真諦是: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培養大寫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經教育而更加情韻悠長,光明磊落?!苯逃粌H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人格。教育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能夠在落幕無光的地方找到方向。
在某次采訪中,袁隆平院士被問及選材標準時,他回答說:“我就看他能不能下地。”因此我認為教育的目光要抽離山高的試卷,投向腳下這片土地。使所學皆落地,所育皆有為?!吨芤住酚性疲骸昂<{百川,卑以自牧。”現在中國教育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漫漫長路,我們仍然需要砥礪前行。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對于青少年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無論是個人,學校,社會還是國家都應該為之努力奮斗。
教育如海,平靜中積淀,澎湃中升華,品味中成長。
指導老師:鄭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