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每天傍晚時分,居住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河兩岸的居民,最喜歡到沿河步道和河濱公園走一走,欣賞兩岸的美景,呼吸新鮮的空氣。
梅江河匯集了秀山自治縣80%以上的水系,是秀山自治縣工農業生產總動脈,名副其實的秀山人民“母親河”。
實際上,梅江河的水清岸綠來之不易。
2000年前后,秀山自治縣錳礦產業發展迅速。但由于技術水平落后、企業環保意識薄弱等原因,造成電解錳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梅江河中下游流域受錳污染十分嚴重。
“以溶溪河(梅江河支流)為例,我小時候河水還很清澈,到了2005年左右,溶溪河不僅水量變少了,水體也變黑了,因為附近有不少電解錳企業。”秀山自治縣人大監察法制委辦公室副主任陶繼偉說。
隨后,隨著錳礦企業被關停整治,梅江河的水質得到了改善,但保護利用依然不足。
自2019年起,秀山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便希望通過民族立法,鞏固和改善梅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
為做好立法調研工作,立法起草組自2019年9月到次年3月,深入村社調研,并赴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等多地考察學習,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為提高立法質量,2020年7月,秀山自治縣人大常委會還委托西南政法大學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召開專家論證會,并充分吸納了論證意見。
經審議修改,《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21年1月17日經秀山自治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2021年3月31日,《條例》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準,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盡管存在爭議,但《條例》依然把“資源開發利用”作為專章列出來。《條例》立法起草組打破同類條例體例結構常規,設置“資源開發利用”專章是為了通過立法達到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最終目的:力求構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良性循環機制。
《條例》規定,城市規劃區、城鎮規劃區以及其他有條件區域的河段,可以在保障河道和水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河濱公園或者與周圍山水環境相協調的人文景觀等設施,促進河流生態保護與利用協調發展。
【點評】? ? 制定出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是持續推動解決好梅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的現實需要。《條例》作為生態環保領域的自治法規,充分體現了統籌梅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注重強化政府及部門職責、注重打好水生態環境系統治理“組合拳”、注重發揮自治縣單行條例對上位法“拾遺補缺”作用等特點,是一部“連天線、接地氣”并得到群眾擁護的條例。
——秀山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