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倩 (安徽省城鄉規劃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017年,“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拉開帷幕。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完成。2021年2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標志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新的奮斗的起點即將開啟。農村道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1],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對促進鎮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改善農村面貌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黃甲鎮處于合肥都市圈南翼,隨著合安高鐵的開通,黃甲鎮已融入合肥一小時經濟圈。安慶、池州均處于黃甲1小時交通圈,桐城、懷寧、舒城處于黃甲半小時交通圈,對區域交流而言有很好的交通基礎。
黃甲鎮作為桐城市西部門戶城鎮,鎮區距市中心10km,目前有省道237、省道337穿境而過,東側通過省道到達桐城市,西側通過省道237到達舒城,通過省道337到達唐灣鎮、潛山。對外僅有三個方向通道。一是與周邊重要通道桐潛公路缺乏交通聯系,對外交通不暢。
二是與桐城市區間僅有一條公路,聯系不夠密切。三是抽水蓄能電站與外界聯系不夠通暢。
黃甲鎮內部僅有省道237、省道337兩條橫向主要通道,省道337寬度為6.5m,雙向兩車道;省道237路面寬度為4.5m,一個雙向行駛車行道;8個中心村之間大多以村道聯系,部分中心村之間、黃甲鎮鎮區與其他中心村之間交通聯系不暢,與石窯村直線距離大約1公里,但要先沿省道237出鎮域,再轉省道337才能到達該村。道路路面建設標準普遍較低,整體通行能力有限。一是省道237道路寬度較窄,僅有一個車道;二是鎮區與中心村之間,中心村之間交通不暢;三是鎮域內缺乏縱向重要交通通道,難以形成完善路網體系。

圖1 區位交通分析圖

圖2 桐城市域交通分析圖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公路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改善廣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條件[3]。因地制宜、穩步有序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加快補齊交通發展短板,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保障。
3.1.1 規劃目標
提升東西向走廊;新增三條南北連接線;與外部重要通道有效銜接,構成開放式、系統化的內外交通體系。
3.1.2 基本思路
以現狀村道為基礎,進行道路升級;依據鎮域影像圖選擇合適的道路線型將桂車嶺和吳灣、齊大屋段聯系起來,形成“三縱兩橫”的鎮域路網骨架,將8個中心村有效連接,實現每個村民組通公路;建設環牯牛背水庫的風景道路、綠道。
內部交通規劃采用近遠期相結合的方式。
①近期方案如下:將省道237在黃甲鎮鎮域內路段進行提升,規劃為三級公路;打通斷頭路,中線(省道237--抽水蓄能電站)規劃為三級公路,中線北段規劃為鄉道;東線規劃為三級公路;西線規劃為鄉道;同時,將聯系向陽村、汪河村、黃鋪村的道路規劃為鄉道。

圖3 內部交通現狀圖

圖4 交通近期規劃圖

圖5 交通遠期規劃圖
②遠期方案如下:將省道237在黃甲鎮鎮域內路段規劃為三級公路;將中線北段由鄉道提升為三級公路,實現全線為三級公路;東線規劃為三級公路;將西線由鄉道提升為四級公路[4]。
目前黃甲鎮237省道為單車道,路面寬度為4.5m,部分路段限速20km/h。237省道作為鎮域東西向的重要交通通道,考慮到供機動車行駛同時應兼顧非機動車行駛,考慮將道路路面拓寬,提升道路等級。
省道提升工程遠期方案如下:
①道路等級:現將省道237升級為三級公路;②路面寬度:由4.5m拓寬為8米,雙向兩車道,具體路面寬度在設計中深化確定,不低于237在舒城境內道路寬度;③路面結構類型:瀝青路面;④道路長度:約為14000m;
目前中線部分存在斷頭路導致無法暢通,具體位置桂車嶺和吳灣段,現將斷頭路桂車嶺和吳灣段連接,形成中線貫穿鎮域主要通道。其中斷頭路段長度約700m,道路全長為約26km。
中線貫通工程遠期方案:
①道路等級規劃為三級公路;

圖6 省道237提升工程圖

圖7 省道237標準斷面圖
②路面寬度6.5m,雙車道;
③路面結構類型瀝青路面;
④道路長度約為26000m。
目前中線部分存在斷頭路導致無法暢通,具體位置齊大屋段,現將斷頭路齊大屋段連接,形成東線貫穿鎮域縱向主要通道。
道路全長約3180m,其中斷頭路段長度約300m。

圖8 中線貫通改造工程圖

圖9 6.5米寬度標準斷面圖
東線貫通工程遠期方案:
①道路等級:現將村道升級為三級公路;②路面寬度:6.5m,雙車道;③路面結構類型:瀝青路面;④道路長度:約為3180m。
現通過將西線道路改造升級,形成西線貫穿鎮域主要通道。近期規劃為鄉道,遠期規劃為四級公路。道路全長約22170m。
西線改造工程遠期方案:
①道路等級:現將村道升級為四級公路;②路面寬度:5.5m,雙車道;③路面結構類型:瀝青路面;④道路長度:約為22170m。

圖10 東線貫通改造工程圖

圖11 中線貫通改造工程圖

圖12 5.5米寬度標準斷面圖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識村鎮道路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將此項工作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行動,高度重視、統一思想、認真落實。
政府主管部分應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形成上下聯動、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村鎮道路的建設,并從中獲得收益,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村鎮道路建設投融資模式,用好涉農資金整合使用政策,拓寬資金渠道。統籌用好地方財政資金、鄉村集體經濟收入等各類資金。采取社會捐助、群眾籌集等方式多元化籌集資金[5],支持村鎮道路建設。爭取金融機構依法依規加大金融傾斜支持力度,鼓勵與產業、鄉村旅游等經營性項目一體化開發建設。
堅持政府監督與群眾監督有機結合[6],真督實查、跟蹤問效。嚴格執行村鎮道路建設質量、安全監管相關法規規定,強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強化村鎮道路建設質量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建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農村公路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在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發展環境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實施鄉村道路暢通工程不僅改善了農民的出行條件,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優化了農村的產業結構,也大大加速了城鄉一體化進程。必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優化投資結構,才能把鄉村道路規劃建設事業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