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勇,畢業于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中級社會工作指導師?,F就職于杭州綠城育華學校小學部,心理輔導站站長。擅長積極心理學框架下的游戲治療和沙盤游戲療法。
三年級的語文課上,小L因為和同學鬧矛盾,整個人情緒失控。她先是把自己的作業本和考試卷當堂全部撕碎并且撒了一地,然后奪門而出,跑到了校園的角落。語文老師被這一突發狀況驚呆了,趕緊聯系學校心理輔導站求助。類似這樣的情況已經不只一次,班里的任課老師們都束手無策。
通過跟班主任的交流,我了解到,小L是二年級的時候轉學來的,爸爸媽媽在她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小L跟媽媽生活。媽媽的工作又特別忙,小L平時都是跟阿姨生活。她剛剛轉學來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適應困難,喜歡獨處并且跟同學交往比較容易發生矛盾。班主任老師嘗試通過班會課改善小L的交往情況,效果也都不好。
小L在與人交往方面存在困難,并且容易因為交往矛盾引發情緒失控,她的家庭支持系統也比較脆弱。如何幫助小L掌握交往技巧,更好地適應在班集體的生活,并且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呢?
1. 提升小L的安全感,可以通過沙盤游戲的方式跟她建立安全的關系;
2. 幫助她掌握情緒管理方法,讓她在遇到矛盾的時候,換一個表達方式。
我們之間有一個保密約定
班主任預約了學校心理輔導的時間。那天她來輔導室的時候,我對她的第一印象特別深刻:小L瘦瘦的,個子不高,五官里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眼睛特別大,而且眼珠是機靈到骨碌骨碌轉的那種。
輔導室里面有沙盤游戲的道具,兩個大沙箱,還有3 個木架,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我是咱們學校的心理老師,來找我的小朋友,想到什么就可以說什么,不用擔心說得對或不對。另外,我們還有一個保密約定,就是在這里講過的話,我不會告訴任何人,包括你的爸爸媽媽還有老師?!边@番話講過,她慢慢開始放松了下來。手在沙子里游動了起來,沙世界也隨之活躍了起來。
這一階段我主要采用了聚焦與保持的輔導方法,重點關注小L 初步跟我建立關系時候的感覺、意識和情緒。當個案有某種感覺或者情緒需要表達的時候,我會幫助她集中關注并保持這種體驗,并允許她把這種體驗通過沙盤里的沙子表達出來。
她的世界開始充滿生機和活力
有了之前的信任關系,我和小L 約定好每周一次的固定時間來沙盤室找我玩兒沙子。漸漸地,我發現她原來是一個話匣子:自己很小的時候爸爸就跟媽媽離婚了,媽媽的工作非常忙,小時候自己寄養在大媽媽家里,跟媽媽見面的次數也非常有限。但是小L是非常非常想念和喜歡媽媽的,后來她聽說媽媽生了嚴重的疾病的時候,她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并且經常做噩夢,以至于后來在學校上課的時候都會睡著。
隨著小L跟我分享她內心的故事,她手上的沙盤也在發生著變化,盡管里面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危險,但是她的整個世界逐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本階段對個案的傾聽和共情顯得尤為重要。以真誠、無條件積極關注為基礎的傾聽,可以讓我全神貫注在個案的傾訴內容和情緒表達上,同時以共情的方式,對她的訴說內容和情緒表達給予及時的反饋。
情緒管理四步法幫她疏導情緒
小L跟我聊得越來越多,她喜歡播音主持,喜歡唱歌,喜歡搞惡作劇。她還跟我講在班級里面她怎么跟男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她勇敢地去跟“欺負人”的男生抗爭,不怕“挨打”。我也在交談中適時地教給她管理自己情緒的方法:
1. 關注自己的心跳。當情緒來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發生變化,這會幫助我們覺察情緒;
2. 深呼吸。當情緒變化的時候,先提醒自己做幾次深呼吸,盡量平靜下來;
3. 理性分析。對引發我們情緒的事情進行分析思考,找到不合理的對立觀點;
4. 采取積極行動,友善的溝通或者是表示歉意,化解彼此的矛盾。
心理輔導的關系已經比較穩固,小L跟我分享的內容也越來越多。
這一階段我找準時機,給小L做了一系列相關的心理教育。教會她具體的情緒管理的技術,并和她一起嘗試練習,讓她感覺到自己學會了新知識,有了應對困難的新武器。
做好準備回到集體生活
一學期的時間過得很快,那個最開始讓我感覺不好“對付”的個案,那個3 年級八九歲的女孩子,我們已經成了最熟悉和信任的好朋友。她的沙盤也從最開始的混沌不安、充滿不可預測的危險,慢慢地出現了秩序和邊界。尤其是在臨近結束的幾次沙盤游戲時間,她的世界里出現了相親相愛一家人的主題:虎媽媽照顧著虎寶寶,喂他們喝奶,虎爸爸從外面回來,向虎媽媽表達愛意。關系的轉機出現了,這也讓小L體驗到了滿滿的安全感。她已經準備好了回到集體生活中去,準備好了暫時跟我再見,暫時離開沙盤游戲室。
心理輔導進入結束階段,我們一起回顧了過去的一段時間發生在沙盤室的故事,歷數小L 的變化和成長。她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新生活。
接下來的日子里,也偶爾會聽到班主任講起小L的一些問題和麻煩,但是她變得有辦法和能力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只會用情緒爆發和逃跑來防御保護自己了。
案例反思
1. 接納不同,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學校心理輔導工作承擔著為孩子們提供安全避風港的職責,輔導老師的包容與接納,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與安全感。
2. 用愛滋養,靜候每一朵花兒開放。輔導老師的愛是遇到困難的孩子們最好的滋養,當他們的內心感受到痛苦,無法訴說的時候,我們的愛會讓他們敞開心扉。
3. 看見成長,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心理老師、班主任、學科教師聯手合作,共同幫助孩子們解決成長路上遇到的難題,幫他們重新回歸集體,見證孩子們的成長。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