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珍妮
(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01)
短視頻更加注重信息的直觀性,并且在感受上給予受眾更強烈的刺激,在5G 時代可以為信息傳播帶來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短視頻相對傳統文字圖片信息,不僅多了更加生動的故事情節,還有引人入勝的背景音樂,使新聞傳播脫離了傳統的生硬模式,用一種更加生動的方式完成信息的傳播。短視頻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中會是主要趨勢,因此,新聞傳播應當注重短視頻傳播形式,達到更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據2021 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現在我國的網絡視聽用戶高達9.44 億人次,網絡視聽產業規模破6 000 億元。在2020年后半年,我國新增網民4 915 萬,在這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的新網民接觸互聯網是因為使用視聽類的應用;不僅如此,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為短視頻才第一次上網,其次才是通訊類軟件。在短視頻用戶中,僅僅是過去半年內就有接近一半的用戶上傳過短視頻,人們從之前單向接受媒體所傳播的東西,轉變為人人都是傳播者。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紀錄發文宣布,李子柒作為中國短視頻博主,在海外的粉絲量創了新高,以1 410 萬的YouTube 訂閱量刷新紀錄,這一紀錄證明了短視頻不僅深受我國用戶的喜愛,國外網友也喜愛有加。在短視頻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被國外友人熟知。作為一種傳播渠道,短視頻的興起對中華文化的守正創新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以短視頻抖音為例,抖音推送機制成為冷啟動,指的是一個視頻最開始被推送到200 至500 人的區間,以一周為期限,一周之后根據該視頻的完播率、點贊量進入二級篩選推送,點贊量、完播率高的進入到1 000 人的區間,在這種算法下人們喜愛的視頻會不斷增加點贊量。
在短視頻時代,短視頻的主要內容不僅有美食、美妝、旅游等,新聞類短視頻也成為短視頻用戶的需求之一,但在推送機制下新聞類短視頻中新聞質量參差不齊。
大數據時代,科學技術發展使得平臺算法更智能化,更方便生活以及出行,平臺用算法測算用戶的喜好,使用戶會一直刷到自己所關注、喜愛的信息內容,例如,在淘寶平臺搜索一個關鍵詞,未來一段時間用戶在淘寶使用中都會有該產品的推薦,它們會以價格不同、商家不同等方式出現在用戶的視野。而平臺算法構筑了信息繭房,信息繭房會導致網絡群體的極化,信息繭房一旦出現,該群體內的人會喪失和外界的交流,長期在繭房中的受眾會產生盲目自信等問題,并且信息繭房會導致社會粘性的丟失,人們會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忽略社會的發展,使個體與個體之間缺乏一些粘性。
在大數據下的推動下,短時頻可以精準刻畫用戶畫像,用戶的年齡區間、性別、喜好等都會以數據形式將用戶形象精準刻畫出來。用戶畫像使短視頻用戶會精準接收到所喜好的視頻內容,長期在這種狀態下,用戶會對短視頻內容深信不疑。在“‘萬物皆媒’的泛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傳播主體,每個組織或機構也都擁有自己的組織傳播渠道”短視頻衍生出內容生產者UGC,UGC 指的是用戶是信息的生產者的稱呼,其優勢就是更加親民,所以會使其受眾盲目跟風,大肆宣傳、大量轉發,甚至常常以批判的角度去評判事物,導致網絡環境極其惡劣,自身卻沾沾自喜,對事件真假毫不關心。
在短視頻中UGC 成為新聞提供的力量之一,而UGC 區別于傳統主流媒體,UGC 新聞內容存在虛假信息。假新聞指沒有按照事物本來發生的樣子去客觀、真實的報道,一般可以分為幾種形式:①是篡改新聞內容,將新聞中的地點、時間等細節進行更改;②是為吸引大眾,夸張新聞中一些嚴重的事態,從而增加關注度;③是編造一些不存在的事物,異想天開毫無依據可言。④是井底之蛙型,只關注新聞中一小部分斷章取義去進行評價。
在傳統主流媒體時代,受眾主要靠主流媒體的信息,傳統主流媒體對新聞真實性有很嚴格的篩選,并且當時信息傳播速度很慢,假新聞傳播也很緩慢,接收到假新聞的群體是有限的,而在新媒體背景下,假新聞的傳播可以無形之間擴大了接收信息的受眾面積。新媒體的特點就是傳播速度快、傳播成本低、受眾廣泛,加之短視頻深受受眾喜愛,受眾的盲目崇拜導致網絡環境惡劣,嚴重影響社會風氣。
2010—2012年興起并蓬勃發展的微博、微信,發布信息都是以文字配圖片的形式完成。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網絡速度和空間在增大的同時,也讓視頻作為新興互聯網信息承載形式不斷發展起來。短視頻結合了文字圖片的優點,而且在社交網絡的空間內,可以進行實時互動,評論、點贊、轉發等等,這是自媒體不斷普及的縮影,潛移默化地對信息傳播習慣產生影響,不同人群會關注不同的時間重點,讓新聞時效性得以增加,因此,在社會范圍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短視頻可以作為新聞記者在報道新聞形式的一種嘗試。傳統新聞報道通過文字圖片等展示信息,往往沒能調動受眾聽覺,短視頻剛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陷,不僅可以通過背景音樂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而且視頻內容的豐富性還可以消除文字形式產生的歧義,在傳播效果上更加完善,對受眾的沖擊力也更強,而且短視頻可以轉換信息傳播主體,受眾不再成為大眾傳播的靶子被動接收信息,而是可以成為傳播信息的主體,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手機,將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經歷的事情拍攝剪輯,成為信息傳播的源頭,尤其是針對突發公共新聞,傳統的文字圖片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信息來源一旦更多,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歧義,而短視頻往往能夠增加新聞可信程度,向民眾更好地還原事情真相,抑制信息傳播亂象。基于此,短視頻使新聞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使信息時效性大大增加,也保證了準確性,拓展了受眾和媒體的互動空間。
互聯網時代,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人們對于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也是與日俱增,無論在排隊中還是在地鐵公車上,都可以看到閑暇的人們在低頭看手機。人們消耗在虛擬空間的時間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更大提高,這導致原本成塊的時間,被分隔成了不同的碎片時間,這也對人們的信息接收習慣產生了較大程度的影響,人們更傾向于觀看視頻來接收信息。這就對新聞媒體產生了啟示,如果能通過短視頻完成新聞傳播的任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傳統新聞報道中,很多媒體會策劃出大型系列專題,全方位剖析社會問題,會將具體資料剪輯到新聞傳播中,從而引起社會共鳴。在傳統編輯處理當中,想要完成深化主題思想的任務,通常需要立足于圖片資料,并伴隨播音員解說,受眾往往難以對這種傳播方式產生更深的體會,這樣就會對提升電視臺收視率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短視頻如果能作為大型報道的補充形式,充分發揮其用時短、靈活性高的特征,就能使視頻可信度大幅增加,為新聞報道增加動力。
新聞媒體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督促作用,這種作用依賴于新聞的從業人員的素質,短視頻的崛起打破了這種局面,這對加強人們的社會責任心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揭發和檢舉一些不良行為也有著一定的作用。短視頻利用自身不受拍攝時間、地點限制,以及成本低的特點,對事件的發生經過進行實地拍攝,能夠有效提高新聞的時效性。所以短視頻作為新聞傳播的一種新型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新聞媒體的監督水平,對人們的社會責任心也有著不錯的加強作用。
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方式,在新聞傳播中應用潛力較大,是網絡技術高效發展的有力證明,如果能妥善應用,可以為傳統新聞傳播方式提供新動力,突破傳統新聞傳播渠道限制。短視頻在新聞傳播空間、時間上可以打破一定局限,并隨時隨地進行分享,這讓民眾的監督意識空前加強,增加了民眾的話語權。歸根結底,短視頻發展前景主要有以下幾種。
當今社會主要的信息傳播方式在向更高層逐漸邁進的過程中,使媒介融合成了未來大勢所趨,這既是科技時代不斷發展的趨勢,也體現著社交平臺發展的大趨勢。很多短視頻都自帶一定程度的社交屬性,舉例來說,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最初的發展理念都是記錄美好生活,帶有很強的社交互動屬性。由于受眾的分眾化,短視頻應用本身吸引的肯定都是喜愛視頻的受眾,這樣就為新聞傳播選擇信息傳播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加強了新聞媒體新聞傳播的效果。傳統新聞工作者如果想要拍攝,需要專業的機構組織支持,利用大型設備進行拍攝,這就必須保證操作攝影設備人的專業知識必須足夠,而且還需要在視頻中表達出特定的意思,撰寫出合適的攝影腳本。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短視頻的拍攝讓拍攝設備的門檻大大降低,受眾只需要一部簡簡單單的智能手機就可以還原事件真相,打破了專業知識限制的壁壘,視頻內容生產者能夠在收到第一手視頻素材時直接向社交平臺上傳,這樣不僅可以使新聞媒體平臺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短視頻素材,降低新聞媒體拍攝成本,而且還能使短視頻內容生產者的自豪感與樂趣大大增加,全面調動拍攝者的主觀能動性。短視頻自身的視頻編輯功能,可以對不同視頻進行拼接,從而實現對視頻的長期報道,發揮短視頻新聞傳播的明顯優勢。
現如今,短視頻應用社交軟件在我國備受人們的歡迎,但是相比于專業的新聞媒體還是有一段的距離,具有一定的弱勢,其原因是短視頻對于內容和時間的安排有一定的要求,雖然能夠對以往的電視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短視頻卻不能完全代替電視,對此人們可以加強短視頻和媒體的聯動,增加所拍攝內容的現場感。4G 網絡已經得到普及,智能手機的使用也日益盛行,這為短視頻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保障,短視頻社交軟件也對視頻和影視給出了界定,把視頻的單位由分鐘改成了秒,視頻進入了讀秒的時代。傳統媒體具有人才和專業優勢的特點,其播放的視頻內容愈發地專業化,人們對其有著較強的認可力,有著強大的話語權,而傳統媒體為了保持長久的發展,還需要在移動網絡的大背景之下,找到自己可以長久發展的突破口,實現媒體順利轉型,面對短視頻的巨大沖擊力,應有良好的心態,并學習短視頻的優點。短視頻也應該與傳統媒體實現優勢互補,二者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短視頻平臺推動了信息繭房的出現,會針對用戶喜好進行內容推送,使用戶接收到的信息是單一的、局限的,我們應對平臺算法進行整合,讓其正確推動社會的發展。首先,國家對其應立規章制度,算法推薦是大數據下的新事物,法律現在的立法更多是偏向于網絡的管理,對于算法推送方面較為薄弱。其次,算法推動應該更加人性化,要確保用戶的選擇權,如此的平臺算法才能更好地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短視頻用戶是信息的接收者,在傳播關系中是信息傳播主體,所以主流媒體要正確引導輿論導向,減少用戶的集合行為。受眾本身要培養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要勇于接收不同的事物,同時在接收到信息時應該先思考消息來源、信息真假等方面,做到不盲目跟風,不信謠不傳謠。
新聞產出者作為傳播者,要提高自我職業素養。練腳力,下到基層,了解基層情況從而真實報道信息;練眼力,眼力背后是辨別力、判斷力,要練就“火眼金睛”,一眼分辨新聞真假;練腦力,有目的地進行思考,新聞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還要有深層的含義;練筆力,要保證新聞真實性、準確性,筆力是四力中最重要的,腳力、眼力、腦力最后的呈現方式都是通過筆力。作為傳播者要對受眾的思想進行正確引導,使新聞傳播更有穿透力、感召力、引領力和凝聚力。
短視頻對新聞傳播方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方便人們對新聞事件進行觀看了解的關鍵途徑,在本文中,主要對短視頻在新聞傳播中的作用和作為信息傳播的新方法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短視頻因自身時效性高、拍攝簡單、制作自由、分享快速、方便大眾進行觀看等眾多優點,被人們所看重,我們應該將短視頻和新聞傳播相融合,開辟新聞傳播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