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偉寧
(廣西物資學校,廣西南寧 530000)
在當前中高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銜接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課程設置雷同和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再加上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使得學生無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水平,嚴重影響了我國職業教育的有效發展。另外對于不同地區來說,在教育設施和教育資金投入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這就使得中高等的課程教育和教學內容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職業水平的有效提高,需要在課程教育內容方面進行有效的銜接,從而多方位地鍛煉學生的職業水平以及專業能力。一部分地區的中職生,在進入到高職學習之前,主要是通過單招或者是單考的方式,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語文、數學等科目的統一考試,各個招生專業的高職院校自主性地組織一些專業理論的考試,當合格之后學生就可以進入到高職院校中進行學習[1]。另外也有一部分優秀的中職學生在進入到高職院校進行學習時,是通過保送名額來直接升學的,這是當前中職學生進入到高職學校進行學習的主要途徑。一些高職學校還和中職學校共同研發了5年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聯合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從而實現學生的有效發展和高校的教學管理,學生在中職學校學習期滿之后,當一些專業能力考核合格之后,可以繼續轉入到高職院校中進行學習,不僅有助于實現學生的持續性發展,還有助于提高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的辦學水平以及辦學質量。這一現象,在各大地區都是比較常見的,也是非常普遍的,有效地推動了我國職業教育的穩定發展。
由于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的層次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方面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比如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公共基礎課包含了專業課、體育課等,高職院校不僅包含了這些內容,還為學生開拓了有關職業指導課,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了良好的培育。在專業課程方面,中職院校包含了基礎性的理論課,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還融入了有關職業文化課方面的內容。另外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一些中職院校不僅為學生融入了完善的理論課程,還讓學生在畢業之后開展一段的實習工作,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在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中加強了對學生專業工藝的教學力度,也適當地增加了實踐課程教學的比例,當學生在臨近畢業之后,高職院??梢宰寣W生深入到企業中進行自主性的練習以及鍛煉,從而使得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更加貼合于相關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2]。
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以及教材內容方面存在的差異性是比較高的,部分地區的教育部門對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的課程進行了對比性分析,發現了在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課程教育體系中,有大多數內容都是重復的,有70%的內容是學生在中職學校中已經學過的,其他的內容有50%,學生認為是重復性的內容,沒有必要在高職中進行學習。從中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重復性的問題是比較突出的,不僅嚴重影響了實際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還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興趣,嚴重影響高職教育的有效發展。
其次在教材內容方面也存在著大量的重復,一些課題組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中職教材和高職教材,都對專業進行了知識的有效融入,比如對于烹飪工藝學這一教材來說,一共有50個小節,但是有35個小節適合中職學校所講述的內容是重復的,并且其他的一些內容也是零零散散的,分散在中職的其他教材中,在高職實踐能力鍛煉的部分中,基本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也是在中職學校中已經訓練過,教學內容和訓練的內容是相互類似的,只不過訓練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更加注重的是高級工藝的運用,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注重的是基礎理論實踐方面的內容,這兩者在這一角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在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教學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比較統一的,在課堂教學過程教師首先向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述,之后,再演示一些實踐性的內容,之后,再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操作,從而完成整個學習的過程。通過問卷調查表示采用理實一體化的理論與實踐操作實訓,都是在室內進行,并且所占課程比例并不是那么高。中職學校的辦學歷史是比較悠久的,在日常發展過程中已經具備了高素質的師資團隊以及教學體系,然而高職院校大多數都是在80年代之前開辦的中職學校的升格,所以一些專業教師的年齡已經老化,而新晉教師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對于教師的要求需要研究生的學歷,這樣才可以進入到高職院校中進行教學,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存在師資力量缺乏的問題。雖然一些高職院校招聘了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來進行教學,但是這部分教師在理論知識掌握方面是比較嫻熟的,在操作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甚至是一些高職院校教師的實踐操作水平,還不如中職教師的操作水平[3]。隨著近幾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一些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都建立了省級或者是國家級的實訓基地,也和校企展開了深入地合作以及交流,但是從整體上看,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在實訓條件方面都在一個水平上,在實訓條件上沒有較大的差別,無法實現中職和高職的良好過渡和學生的擴展性發展。
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和教學內容方面在銜接上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比如一些內容是重復的實訓教學沒有任何的新意,這都影響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有效提高,造成內容不銜接的問題,除了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之外,還和招生模式以及中職和高職交流互動的平臺有著密切的關系。一些中職學校是由各個地區市級的教育局來負責,也開展了一些教研活動,對中職院校的課程教育體系進行適當地改革以及創新,在高職院校辦學的過程中,是由省教育廳直接負責的,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以及交流,也沒有共同參與到中職和高職相互銜接的討論交流平臺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中職和高職課程銜接有效性的提高。其次在銜接研究機制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并沒有成立專業性的團隊來對銜接的具體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缺乏完善的溝通和交流體制,所以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著重復性的特征,另外在研究成果方面還存在一些障礙,雖然一些專業已經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銜接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研究人員個人素質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學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無法對最終的研究成果進行深入認同,也沒有對研究成果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再加上一些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為了實現特色化的辦學水平,開始結合自身以往的辦學經驗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之間的距離,在課程銜接方面經常會存在諸多的困擾[4]。
為了使中職和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銜接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建立有效而及時性的銜接工作平臺,從而在實際工作起到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作用,工作平臺要由省級和市級教育部門共同搭建,并且還要讓中職和高職院校的一些專家學者深入到這一工作平臺中進行有效溝通以及交流,通過當前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的教學現狀,對課程教育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調整,針對銜接方面進行專題性的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要經權威部門而確定,通過工作平臺定期召開組織會議交流日常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和課程內容銜接上的建議,從而拉近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之間的距離。
在中職和高職院校進行課程和教育內容銜接的過程中,需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精準性的定位,這樣一來才可以使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而不斷發展,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來說,中職院校主要是培養技藝型和操作型的工作人員,比較注重的是專業技能和基礎知識的有效教學,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主要是培養技術性和管理性的人才,定位于計算機網絡的高端管理人才,并且還要充分地發揮高職院校教學內容的優勢來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良好的培育。其次,要根據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不同的培養目標以及規格進行文化知識的有效銜接以及整合,從而使得專業知識能夠和職業技能培養目標進行有機地融合,體現層次性的教學模式。相關負責教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對以往課程教育標準以及課程教學體系進行有效銜接和教學體制的重新構建,從而使得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的專業教育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5]。
為了使中職和高職課程教育內容能夠得到有效的銜接,除了要進行縱向延伸模式的擴展,還需要進行橫向擴充,從而使學生的專業水平能夠得到有效地提高,在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育中經常會存在一些重復性的內容,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根據當前時代對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制定有關崗位能力和素質標準方面的內容,從而實現單元學習的模塊,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與學習能力。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都要根據學生當前的學業特點和職業發展規劃,按照專業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效地擴充以及銜接,融入有關專業文化和職業教育方面的內容,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提起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加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學習能力。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要進行定期溝通以及交流,對課程教育擴展內容進行充分調研,防止出現內容重復的問題[6]。
在國家曾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過相關計劃,即到2020年,應當形成完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此體系需要同時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并能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都能在此體系下實現協調發展。此教育體系不僅能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更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見,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已成為我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一項長期任務。為完成此任務,建立暢通中高職教育銜接的長效機制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在此環節中,促進中高職教育的協調發展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賦予相關工作人員的新任務。為完成此任務,在建立暢通中高職銜接的長效機制之余,也可從強化政府職責與行業指導作用等各方面同步推進。
首先,強化政府職責是建立暢通中高職銜接長效機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各級政府都需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加以明確,以此推動中高職教育的協調發展,暢通中高職教育銜接。
其次,可進一步強化行業對中高職銜接的指導作用,由行業指導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結構的調整、實踐基地建設等。
最后,可以對集團化辦學方式進行創新,使職業教育集團的資源整合優化作用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促進中高職業院校教育有效銜接。
在當前時代下,職業教育已經成為社會上廣泛關注的問題,在當前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計算機網絡專業中,在課程和教學內容方面還存在著銜接不緊密和不到位的問題,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根據我國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教育部門要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從而實現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協調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