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浩
(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01)
新聞采編工作作為新聞節目制作的重要前期工作,其工作效果也會直接影響到新聞創作質量。近年來,隨著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需要各電視臺能夠做好現有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新聞采編質量與水準,促進新聞作品的創作效率以及創作質量進一步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人們對于電視臺新聞節目的觀看需求,對于電視臺的長遠發展也有著積極意義[1]。
一般在進行新聞信息傳播之前,還需要經過采訪以及編輯兩個環節的工作內容,否則原始的新聞素材還無法代表正確的觀念,也容易在社會與公眾之間引起概念的混淆,對于電視臺輿論引導作用的發揮也會造成一定的阻礙。目前,我國各電視臺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新聞采訪編輯機制,確保新聞的引導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并且保障各種新聞事件的基本事實更加清晰地展示給公眾們。新聞采編工作包含有新聞的采訪、寫作、編輯等多項新聞業務流程,也是新聞創作的重要業務流程。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于新聞采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國電視臺還需要就新時代對于新聞采編工作的具體要求進行明確,采取針對性策略來應對融媒體所帶來的調整,促進新聞工作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
新聞采編工作在新聞媒體節目創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1.關系到新聞工作內容的豐富性。在進行新聞創作過程中,只有在擁有充足新聞素材作為支撐基礎上,才能夠保障后續新聞內容的完整性與豐富性。良好的新聞采編工作,能夠為新聞工作者進行充足新聞素材的提供,也是新聞創作的前提條件。2.新聞采編工作也是新聞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可以說只有做好了新聞采編工作,才有后續的新聞制作。因為新聞工作都是以新聞采編作為基礎的,只有充分認識到新聞采編工作的真實性,才能夠促進新聞工作的真實性以及豐富性得到進一步提升。3.新聞工作的重要環節。新聞采編工作在新聞工作體系中有著重要作用,對于新聞制作質量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2]。通過新聞采編工作,能夠為新聞制作的多樣化以及豐富新聞題材提供保障。
在傳統的新聞采編工作中,只需要采編人員具備有基礎的新聞采編能力,就可以完成新聞素材的采集、整理以及組織編寫工作。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輸的途徑以及傳輸效率的進一步增加,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采編工作人員能夠不斷提升新聞采編質量以及采編效率,這樣才能夠滿足人們對于新聞事件的實際閱讀需求。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需要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能夠具備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以及抗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各項新聞采編工作的人才需求,借此保障各項新聞采編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在現有的新聞采編工作開展中,還要不斷提高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確保采編工作人員能夠按照行業規范進行工作,保障新聞采編信息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從而滿足新時代新聞創作的實際需求。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了社會上傳播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人們在進行信息獲取過程中也就難以進行合理的甄選,對于人們信息閱讀效率以及閱讀準確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要求新聞采編工作者能夠進行具有深度新聞信息的篩選,來滿足讀者們的新聞閱讀需求。但是,目前部分新聞信息還是新時代快餐文化的產物,而很多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新聞信息的甄選過程中,還存在有甄選流程過于表面的問題,多是將一些大眾喜歡的娛樂新聞作為工作重心,對于讀者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力度不足[3-4]。此外,部分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多是嚴格按照相關固定程序開展工作,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滿足現階段讀者們新聞信息的閱讀需求。
在進行新聞節目的創作過程中,還需要充分發揮出電視臺的輿論引導作用。但是,目前很多新聞采編工作者多是將完成績效任務作為重要目的,對于新聞信息質量的重視力度不足。部分電視臺的新聞信息中還存在“標題黨”情況過于嚴重的問題,一些新聞采編人員為了追求讀者的點擊量,還會通過夸張的標題來吸引讀者們的注意力。但是,這些新聞文章還存在有內涵缺乏的問題,長期以往,則會導致公眾們對于新聞工作者的印象進一步惡化,對于我國新聞行業的發展也會造成諸多影響。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新聞媒體在進行新聞信息的報道過程中,主要是應用對當事人的采訪視頻或者文字編輯的方式來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但是,在這一新聞采編模式中,還存在有新聞內容豐富度不足、信息量過大以及亮點不足的問題,讀者們在新聞閱讀過程中還會出現浪費閱讀時間的情況。在信息爆發的新時代中,人們對于信息閱讀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過于單一的新聞采編工作模式,也導致了新聞信息內容過于老套,對于新聞信息的傳播以及表達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在新媒體時代中,新聞信息的數量變得越來越紛繁復雜,因此,新聞采編人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信息鑒別能力。在結合了當今社會發展特點基礎上,積極挖掘一些能夠對公眾起到積極引導的新聞信息,借此讓電視臺的輿論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此外,新聞采編人員還需要作為公眾的一部分,加強與群眾的交流力度,并需要對群眾的閱讀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需要將群眾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作為新聞素材,在進行新聞采編工作中還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夠鑒別選擇出一些有新意的新聞信息,滿足公眾們對于新聞信息的閱讀需求。
在完成了新聞信息的篩選與鑒別工作之后,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需要就新聞信息的具體內容進行深入探究,隨后就新聞信息中所蘊含的深意進行深入的挖掘,借此實現社會輿論的正向引導,對于社會的健康與積極發展也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新聞采編工作還會對社會輿論走向起到良好的引導效果,因此,在新聞采編過程中,還需要將新聞內涵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而不是通過夸張的標題或者毫無影響的小道信息來吸引讀者們的閱讀量。因此,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需要深入到群眾集體中,對新聞實際情況有準確的了解,并在核實無誤之后方能夠進行新聞內容的創作。在新聞事實已經被公眾們熟知的基礎上,新聞采編人員不得為了提高閱讀量就進行虛假信息的報告,而是需要對新聞信息中一些沒有報道的事實進行深入挖掘,幫助公眾對新聞信息的背后真實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以及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對于新聞采編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加強自身的新聞采編工作效率,確保各時事熱點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報道,促進新聞采編的時效性進一步提升。因此,新聞采編人員還需要將采編工作的時效性與準確性的提升作為重要創新內容,從而促進自身的新聞創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讓電視臺新聞欄目的社會價值充分發揮出來[5]。
在進行新聞信息的采集以及編輯工作中,還需要對現有的新聞信息表達方式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比如,在通過視頻手段進行新聞內容的呈現時,如果視頻時間過長,不僅無法滿足讀者們碎片化的新聞閱讀需求,還不利于公眾們對新聞事件主要信息的了解。因此,新聞采編人員還需要對現有信息表達方式的創新與優化,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進行新聞事件主要內容的闡述,該過程中還可以輔以視頻、音頻等方式,讓讀者們能夠對新聞信息有全方位的了解。在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與新時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新聞信息傳播途徑的創新,讓公眾能夠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新聞信息的獲取,對于公眾新聞閱讀體驗的提升也有著積極意義[6]。比如,電視臺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網站等多種方式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借此提升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對于新聞行業的發展也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新聞采編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對社會輿情的監測與引導作用。因此,電視臺新聞部門還要進行輿情監測系統的構建,通過大數據技術等科技手段,進行敏感信息的有效監測。新聞采編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輿情處理能力,針對監測到的輿情,通過對受眾、事態嚴重性以及轉發量等數據進行分析基礎上,就輿情后果進行及時準確的判斷[7-9],并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此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需要發揮出廣播電視臺的“意見領袖”作用,通過廣播電視臺的主流媒體地位,強化對新聞輿情的引導作用,對于社會穩定發展也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在進行新聞采編工作中,為了滿足現代人對新聞制作的多樣化要求,相關采編工作人員還要積極采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不斷豐富新聞素材,為后續新聞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要從多角度入手,積極應用各種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來進行新聞素材的收集工作,讓新聞采編題材的多樣性與開闊性得以提高。在新聞采編工作中,工作人員除了秉承以往采編工作模式,還要根據社會發展的步伐,提高自己的視頻制作技術以及網絡應用技術[10-11],實現新聞采編工作的多樣化,這也是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新聞采編工作開展中,部分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并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對新媒體趨勢下新聞采編的要點把握不住,導致了采編人員的個人技能不過硬,對于采編工作質量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為了滿足新聞工作的發展要求,需要針對新聞采編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工作,進行最新新聞采編技術以及采編工作要點的培訓。在個人培訓基礎上,也要進行考核機制以及激勵政策的建立,對于培訓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獎勵。這樣,可以讓新聞采編人才培訓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新聞采編工作人員[12-14]。最后,則需要適當進行優秀人才的儲備工作,建立良好的新聞采編工作組織架構,保障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綜上所述,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的路徑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人們對于新聞閱讀的要求進一步提升,這需要新聞采編工作能夠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聞閱讀體驗。因此,我國電視臺還需要在對新時代新聞采編工作開展要求以及開展現狀進行深入探究基礎上[15],從多種途徑出發,進行現有新聞采編工作模式的創新與優化,促進新聞采編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新聞閱讀需求,對于我國新聞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