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沈昊,顧榮慶,李 楠
(蘇州城市學院,江蘇蘇州,215104)
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1],這是教育領域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部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進一步明確要“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2]。蘇州城市學院在全面推進學校轉型過程中,明確將努力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作為當前學校辦學的總方向。當前應用型高校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教學質量不高。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根本,而成績管理作為教學環節的最后一環,是評估教學質量的最重要抓手之一。成績評定無論是對學生個體還是對學校教學成果的反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未來需要立足教學,建立健全成績管理體系,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當前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高校采用多元的教育管理模式——彈性學制。彈性學制無論是在學習進度還是在生活節奏上都較為靈活,如果學生選修課程和學習進度各不相同,獲得的學分就不完全一樣。成績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點。
由于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學生數量增多,選修類課程數目增加,辦學層次增加。高校采用彈性學制,學生可以自由選修課程,教學班與行政班有所不同,行政班不再是成績管理統計單元。因此,成績管理工作變得更為繁復,工作量和工作強度日益加大,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增大。
學生期待盡快了解自己的成績狀況,并據此采取對應的修正策略,教務人員也需要掌握學生的成績情況,以便開展補考和重修工作,因此,成績管理對時效性要求較高。任課教師一定要在限定時間內將成績錄入系統,以確保成績管理工作的高效率,保證不耽誤學生查詢成績,確定是否準備補考和重修考試,保證獎學金準時發放。
學生在校成績不僅是綜合測評的基本依據,也是影響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而規范成績管理工作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基礎,成績管理工作既要體現原則性又要具有靈活性。
當前,我國高校成績管理制度主要分為三種:學年制、學分制、學年學分制。[3]學年制通常是以學年為單位統計成績,針對學生每學年的成績進行排名并比較學生的優良等級。而學分制源于彈性學制和選課制度,以學分為計量基礎。學生在最大修業年限內必須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成績合格,通過畢業資格審核,才能達到學校畢業要求。
學年制和學分制成績管理各有優缺點。由于學年制是以讀滿規定的學習時數和學年、考試合格為畢業標準進行管理,統一的時間節點降低了成績管理的難度,但缺乏靈活性、學生負擔重,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相較于學年制,學分制則具備靈活彈性的優點。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與課程,根據專業培養方案自行選課。多樣化的課程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彈性學制使學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畢業時間。然而,彈性靈活的特點是一把“雙刃劍”,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學分制的落實對學校的成績、學籍管理辦法和制度,軟硬件配備和管理員的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年學分制把學年制和學分制結合起來,既規定了專業的修業年限,又規定了課程的學分學時數,在學分制選課制度的基礎上吸納了學年制的優點,兩者有機結合,各取所長。蘇州城市學院采用學年學分制,這也是大多數高校首選的成績管理制度。
在成績管理體系建設方面,我國高校雖然起步晚、底子薄,但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國內許多高校結合自身特點,委托第三方機構或自行開發獨立的成績管理系統。部分高校已實現成績管理信息化,逐步擺脫傳統紙質化成績管理模式,使成績管理更加高效精確。在此背景下,部分應用型高校開始傾向于多元化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如蘇州城市學院出臺了課程過程化考核管理辦法,強調過程性評價,確保人才培養規格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1.業務復雜
成績管理本身的特點,即作為教學過程的最后一環,決定了它的復雜性,牽一發而動全身,前面環節例如選課的退補選、考試過程的緩考補考等都有可能造成最終的學生成績錯報漏報[4],加大管理工作的難度。
學生的學籍異動包括休學、保留學籍、退學、復學、轉專業、降級等,也會造成相應的成績異動,使成績管理工作更復雜。隨著“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政策的推進落實,越來越多的學生投身實踐,創業休學的頻率越來越高,使成績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
學生的升學、出國、就業、評獎評優等都需要提供成績證明。但隨著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多,單一的成績證明格式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在對成績證明管理的審核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員流動性大
一方面,青年教師是成績管理工作隊伍的主體,他們不喜歡機械性較強的成績管理工作,導致成績管理崗位的青年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大多數高校的成績管理工作難出成果,客觀上影響了教師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的缺乏也是造成成績管理人員穩定性不足的原因。
3.管理僵硬化
為了使成績管理工作規范化和科學化,高校一般會制訂成績管理工作規章制度。通過對成績錄入、成績上報、試卷提交、成績檔案管理、成績異動、學分認定等環節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提升成績管理有效性。然而,將成績管理體系模式化、流程化也有其不足之處。例如,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運行管理體系需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了順應發展趨勢,部分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動態調整機制。[5]由于培養方案是動態變化的,選課也會隨之調整,考試形式也可能是多樣化的,流程化的成績管理體系難以與其相適應。因此,過于僵硬死板的管理體系不利于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立足自身辦學定位,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產業培養側重應用型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形成人才培養特色。蘇州城市學院瞄準應用型定位和地方產業發展現實需求,做好承上啟下的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改革工作離不開成績管理體系的完善,使成績管理工作不斷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1.過程化管理
應用型高校的辦學定位體現在應用型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上,強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視過程化管理,取消以單一的期末考試為最終成績的評定形式。學生的成績由多部分構成,除了期末考試成績,還有平時成績、過程成績。例如,過程成績由課堂表現(占10%)、平時作業(占10%)、階段性測驗(占10%)、綜合性作業(占20%)、團隊作業(占20%)、教學實踐活動(占30%)構成,對期末考試的成績設定最高占比,進一步加強過程性考核。
2.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理論研究、實踐鍛煉、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綜合運用的表現形式。[6]在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只有與企業加強協作、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踐教學是產學研成果的基礎環節,是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重要支撐。
因此,在對成績考核制度的制訂上,要重視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評價,向實踐性的考查傾斜。蘇州城市學院成功轉設后,細化管理辦法,以結果導向思維規范實踐教學各環節,出臺考核細則,把實踐成果優劣納入課程考查體系中。
3.學分認定
為了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鼓勵學生注重知識應用,多渠道強化實踐技能培養,蘇州城市學院出臺了相關學分認定辦法。學分認定范圍包括經學校認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各類行業技能證書,學校組織的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項目等。
以技能證書學分認定為例,國務院在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在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7]應用型高校應設立與技能證書相關的成績管理制度,鼓勵學生獲得多類技能等級證書,切實做好技能證書的學分認定工作。
應用型本科高校承擔著培養地方經濟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和建設產業急需的應用學科兩大任務,這對成績管理隊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著眼于增強管理隊伍的責任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評獎評優,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相關。因此,成績管理工作要服務于學生的根本利益,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對成績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成績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包括數據庫處理、檔案管理、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等。一方面,成績管理需要處理大量的成績數據,要求管理人員熟悉SQL Server等數據庫軟件,同時對每學期的成績檔案進行收集、歸類、保管。另一方面,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核心在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教學環節的方方面面,對成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成績管理人員具備與校外教師溝通和創新成績管理體系的能力。
最后,還要建立科學的管理隊伍用人機制。為了激發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使優秀人員得以在崗位上發揮才干,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大膽改革用人機制,堅持“能者上,庸者讓”的用人原則,同時將成績管理工作納入績效管理體系,以激勵機制穩定管理隊伍。蘇州城市學院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大力破除成績管理工作用人機制中的條條框框,關注實際工作能力,重點引進優秀青年人才,并為其成長和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依據實際需求設置待遇和平臺配套條件,在考核中按“參考協議,不設條框”實行,讓優秀人才被信任,充分挖掘其潛能。
高校應加大對成績管理工作的經費投入,構建智能化的軟硬件終端,本著“讓數據多說話,讓師生少跑路”的服務理念,做到一站式服務師生。
第一,加快教務管理系統網絡化建設進程。通過網絡平臺化的數據庫后臺日志記錄,對成績工作流程進行監控,切實保障成績信息的全面、完整、準確。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離不開“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離不開實踐環節的教學,對這些教學內容成績的評價,離不開實時的網絡化成績管理平臺。
第二,實現教務管理系統的動態化功能。深化產教融合是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機制,部分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動態調整制,決定了對學生成績考查方式的靈活性。因此,管理系統的開發,需要考慮從選課到考試,再到成績的錄入、查詢、修改等,實現根據用戶的需求同步調整的動態功能。
第三,升級成績自助打印終端設備。老舊的成績單打印系統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出國、考研、就業、創業等方面的需求,更新升級終端可以更好地服務學生和推動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線上終端主要以學生申請、成績管理人員審核后出具電子證明材料的形式,滿足在校和已畢業學生的證明需求;線下終端滿足學生對紙質證明的需要。
蘇州城市學院將致力于形成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對標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建設條件,牢牢抓住“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在創新管理體系和人才培養上下足功夫,不斷推進管理育人、管理治學。在成績管理工作中,通過創新管理制度、建設人才隊伍、構建信息化管理體系等路徑,筑牢產教融合的根基,全面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走出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