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雁
(吉林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000)
互聯網技術正在迅速滲透高校教育教學領域中,圖書館信息量陡然增大,例如電子書籍、特色館藏和線上教學視頻等,圖書館情報系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高校圖書館首先要重視信息化建設,從電子借閱系統和電子書籍管理等入手,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統;組織館員參與信息化培訓,提升館員收據收集和管理能力;借助本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定期對圖書館信息系統進行優化,不斷更新圖書館信息資源庫;規范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規范系統內部管理,提升圖書館情報系統管理質量。
信息融入技術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它的作用主要是整合各種情報數據。信息融合技術大體上可以劃分成為三種類型,即數據層、特征層和決策層。
數據層是最基礎的信息融合方式。這種方式下的可融合信息相對較少,主要是對初次采集到的情報數據進行簡單的信息融合。在預處理的原始信號,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調整,可以發現存在著很多的優缺點。其中,優點是可以將現場的初始數據進行保存,并可以在初始數據之中獲得更多的細小信息,這是其他融合層難以做到的。缺點便是沒有經過認識方式處理的信息,其數據量比較多,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很容易導致所獲得的信息趕不上時代的變化[1]。同時,因為圖書館獲得原始數據中存在著很多不健全的內容,這就導致在數據融合的過程中會出現因為數量過多,導致數據傳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特征層是處于中等層次的信息融合方式。該種融合方式主要是為了提取傳感器中的信息。將特征層與數據層的信息進行對比和融合,可以有效實現信息的壓縮,進而讓數據處理得更加高效。同時在特征層所提取到的信息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圖書館管理人員后續的決策,由此也可以將特征層的信息融合結果與決策后續所需要的信息結合到一起。
決策層是信息融合的最高層次,該層次的數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為后續的控制決策提供了指導作用。因此,決策層的信息融合主要是將解決具體問題作為目的。將特征層信息融合之后的信息進行再處理,然后與決策層的信息進行融合,從而產生的最終結果,會對決策水平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
我們可以發現為了滿足用戶各種較為獨特的需求,圖書館往往需要開創多樣化的業務管理,這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圖書館信息源具有多樣化的特征。當圖書館應用系統處于一個不斷增加的狀態時,如果沒有一個平臺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匯總和融合,那么無論最終系統會得出什么樣子的數據,都不能將其作為最終決策的依據。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圖書館具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模式以及大量的服務資源,這就導致圖書館中的各項系統以及數據庫之中呈現出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特征。
圖書館的信息流主要承擔著物流、人流所產生的信息反饋重擔。當用戶或者其他資源處于一個運動的狀態時,信息流便呈現出動態化的特點。圖書館主要的信息來源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從最開始的報紙、期刊等作為主要信息來源,逐漸變成現在的目錄、關鍵詞、書刊檢索等服務。現代圖書館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信息源進行收集、加工以及處理,并且將加工的信息傳遞給用戶。用戶在接受信息之后及時反饋,不僅可以讓信息源更加可靠,還可以提高利用率。
首先高校圖書館情報系統具有多元化特點,體現在情報信息的多樣性,例如圖書資源、特色館藏和教學視頻等資源,主要是為了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高校專業比較多,圖書館藏書類型也在不斷增多,信息技術可以對各種情報信息進行智能化管理,提供便捷借閱管理平臺,例如為師生提供電子書籍閱讀、文獻查詢和視頻資源下載等。其次,高校圖書館情報系統具有復雜化特點,涉及圖書、視頻、文獻和報刊的管理,還需要管理學生借閱信息,特色館藏資源的更新與維護,情報管理越來越復雜化。
高校圖書館情報主要是包括了師生流動信息、書籍流動信息和信息反饋三個板塊,圖書館要根據不同類型情報制定管理策略,做好靈活管理、及時更新。高校圖書館要加強對紙質書籍的整理和維護,關注特色館藏資源收藏和保護,開發電子書刊和教學視頻資源庫,海量的圖書情報單純依靠館員管理是行不通的,為了提升圖書館管理效率,圖書館情報信息化管理已經是大勢所趨。
信息融合是圖書館情報管理的新熱點,這一新技術可以對不同情報資源進行分析和整合找到各種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情報進行更為科學細致地分類和處理,提升圖書館情報信息處理效率[2]。圖書館在開展信息融合的過程中需要保證信息融入時效性,及時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及時為讀者解決問題,圖書館還要及時匯總各種情報,例如借閱率最好的書籍、不同時段圖書館人數,圖書館學習空間建設和特色館藏資源建設等信息,為學校領導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提升圖書館管理質量。
我國很多大學都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大多數學校還是初級的電子借閱系統,IC系統普及率并不是很高,還有一部分學校沒有建立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平臺。例如一些大學圖書館電子書籍閱覽系統尚未建立,無法為師生提供電子書籍和文獻閱讀,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緩慢,師生借閱信息并沒有和校園智慧網絡聯系,圖書館信息采集不太完善,圖書館情報管理工作效率不太理想。
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中,情報收集部門主要是依靠書籍采購人員搜集相關信息,例如根據采購信息分析圖書館書籍分配,根據圖書館借閱率來制定下一年度書籍采購計劃等,這種管理模式忽略了讀者的閱讀需求。此外,還有部分圖書館雖然運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統,但是主要還是把信息技術運用在書籍借閱管理和書籍數量統計中,沒有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和整理互聯網信息,圖書館信息化情報管理比較滯后。
圖書館利用信息融合技術開展情報管理的核心在于數據分析和處理,但是很多圖書館對大數據和VR等技術的運用不太到位,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不到位,影響了圖書情報的搜集和管理。此外,一些圖書館還沒有把信息融合技術運用在文獻管理中,例如一些專業文獻和雜志尚未收錄在電子圖書館中,讀者無法閱讀到專業書籍,這也會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些高校圖書館對流動信息管理比較籠統,一般只是對圖書館書籍借閱記錄進行管理,并沒有對借閱信息進行追蹤管理,沒有追蹤借閱人同類書籍借閱頻率,沒有對文獻瀏覽記錄等進行匯總,這對圖書館情報信息管理帶來了很多不便。此外,圖書館對館內書籍、文獻和特色館藏資源的管理不太規范,例如電子書籍和特色館藏更新比較緩慢,情報管理時效性比較差,這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校圖書館要重視信息融合技術,首先要完善館內信息化設備,例如配置IC系統,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配置電子閱覽室,為信息融合技術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例如高校圖書館可以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例如學生根據學號和密碼登錄管理平臺,閱讀電子書籍和文獻,也可以預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為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務。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構建電子引導屏幕,為學生提供可視化書籍擺放信息,明確各類主機擺放位置,例如文學類書籍樓層,對應書架號,讀者還可以在信息化管理平臺上查詢書籍數量,如果現有書籍已經全部借出,讀者可以在線預約借閱服務,為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3]。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熟悉各種信息化設備和系統操作,例如為學生解決電子閱覽室問題,指導學生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下載書籍和觀看教學視頻,并把讀者借閱信息和學校大數據平臺關聯起來,學校可以結合圖書館各類書籍借閱頻率、文獻瀏覽量和下載量來制定下一年書籍采購類型和數目,全方位了解讀者閱讀需求,滿足廣大師生的閱讀需求,提升圖書館情報服務質量,提升情報系統管理效率。
高校圖書館要把信息融合技術作為培訓重點,一方面是積極建立信息化圖書館信息采集系統,另一方面是優化圖書館信息采集和處理模塊,提升圖書館情報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專業性。高校圖書館在運用信息融合技術的過程中要注重數據梳理,可以借助校園智慧網絡建立圖書館數據庫,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館各種信息進行分類、分析和匯總,為圖書館管理層決策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例如圖書館館員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匯總出圖書館本周、本月和本季度借閱次數最多的書籍,電子閱覽室瀏覽最多的書籍和文獻,預約人數最多的特色館藏資源等,利用信息融入技術分析出本校師生近期閱讀需求,找到本校圖書館書籍資源上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開展情報搜集和整理,優化圖書館采購和閱讀服務。此外,高校圖書館還要對現有信息搜集模塊進行優化,例如將書籍采購人員反饋的圖書市場消息和本校圖書館借閱系統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出本校師生是否需要市場熱銷書籍,確定最終的設計采購計劃,讓信息融合技術融入圖書采購環節,把書籍采購和圖書館閱讀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合理利用學校書籍采購資金,提升圖書館采購工作的有效性。圖書館要積極落實信息融合技術,把這一技術和書籍采購、圖書館信息搜集和圖書館數據庫銜接起來,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搜索和閱讀服務。
隨著高校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圖書館情報系統也在逐漸向信息化發展靠攏,圖書館要積極建立信息化數據管理系統,融合書籍采購、圖書館館藏資源和師生閱讀需求,實現圖書館情報信息的共享。例如圖書館可以積極建立信息化情報管理系統,整合讀者借閱書籍信息、電子閱覽室瀏覽和下載記錄,各個專業核心課程資源等信息,對圖書館情報進行科學的分類,例如理工類專業設計分為科研實驗類、機械類設計和行業科技發展等幾大類,并根據這些數據分類來擺放書籍,完善電子圖書館書籍分配,減少讀者搜索和查找書籍的時間。圖書館可以利用VR技術構建可視化圖書指導,例如讀者通過掃描書架上的二維碼查看書籍擺放位置和數量,VR技術可以為學生展示書籍封面,幫助讀者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此外,圖書館還要定期對情報資源進行整合和更新,例如圖書館館藏書籍、特色館藏資源和文獻下載量等進行分析,根據讀者輸入的搜索詞和下載量進行數據分析,匯總出讀者最青睞的書籍類型,本校圖書館最緊缺的書籍類型,為圖書館領導層和學校領導決策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展現圖書館信息化情報管理系統的優勢。
高校圖書館在建立信息化情報系統的過程中要重視資源和人員流動,利用信息技術對館內讀者人員和書籍資源流動進行監測,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例如圖書館可以利用信息融合技術監測圖書借閱情況,館員可以通過情報系統監測各種書籍借閱情況,實時監測書籍館藏數量,一旦現存書籍全部借出要做好登記,匯總出借閱率最高的書籍,及時補充這類書籍,提升各類書籍的利用效率[4]。此外,圖書館還可以監測館內人員流動,例如電子閱覽室人數,一旦超出閱覽室座位數量,要及時關閉電子閱覽室門禁系統,避免讀者長時間等候。圖書館可以運用情報系統匯總出各個時間段圖書館人流量和電子閱覽室人流量,提醒讀者避開高峰時期,建議讀者錯峰進入圖書館,高校圖書館要靈活運用信息融合技術,讓情報系統更加智能化,為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讓圖書館信息化情報系統更加完善。
高校圖書館要立足本校校園網絡和大數據技術,構建信息化情報管理系統,提升圖書館自身數據收集、分析和處理能力,智能化分析讀者需求,完善電子圖書館建設,提升圖書館閱讀服務質量,為師生提供更加專業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閱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