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榮
當前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等方式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在鄉村振興中,鄉村需要設置景觀雕塑,使雕塑作品賦能鄉村的產業經濟,體現地域、歷史與文化等特色內涵,成為鄉村特色產業與地域文化的象征。此外,近年來,鄉村旅游已成為國內旅游的主流發展方向。在鄉村旅游文化產業中,景觀雕塑更是鄉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是新農村旅游文化的象征,還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生態建設的標志性符號,具有地域、人文與歷史藝術價值。
近年來,農業經濟和鄉村旅游發展迅速。共享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養等產業與農業跨界融合。據統計,2019 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8500 億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帶動1200 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成為拓展農業功能、提升鄉村價值的重要實現形式。社會主義新農村走向了“美麗鄉村”建設和“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嶄新之路。在這樣的背景下,景觀雕塑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建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美麗鄉村”文化振興建設是可持續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僅依托物質文化建設的基礎層面,還重視對鄉土文化的傳承創新,以及鄉土文化內在精神的文化積淀與價值發掘。鄉村景觀雕塑在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作用。鄉村景觀雕塑形象不僅要包含經濟物產特色,還要展現地域文化特色與底蘊。如蘇北博里鎮烹飪的羊肉又稱“貴妃羊肉”,是江蘇淮安的著名小吃,此名據說源于清朝皇帝下江南。路過山陽(今淮安楚州)時,因車船勞頓,皇帝胃部不適,于是當地官員推薦博里羊肉,皇帝吃后大贊“肥而不膩,湯白如貴妃”,于是有“貴妃羊肉”之稱,博里羊肉品牌成為當地食品經濟產業之一。此外,博里還以農民畫著稱,博里農民畫是江蘇傳統民俗繪畫藝術,當地農民業余時間喜愛作畫,繪畫內容除傳統的吉祥圖案、傳說故事之外,更多的是表現勞動人民現實生活、田間勞作等情景。如今博里農民畫不斷創新,走上文創產業之路。像博里鎮不僅有特色經濟產業,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如果再通過系列景觀雕塑體現該鎮的內涵與外延,一定能夠將博里農業特色經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當代農民的精神生活風貌很好地展現出來。
如今鄉村振興事業如火如荼,地方政府已經為鄉村建立若干配套設施,如進行道路橋梁修建、水電氣建設,以及集體居住區屋舍改造等,但一些地方還未能意識到景觀雕塑在鄉村景觀規劃改造中的重要性,村與村之間仍用牌子相隔,或用仿建筑山墻裝飾相隔,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標志性形象有所忽略,大大影響了美麗鄉村的文化形象與對外吸引力。而恰如其分的景觀雕塑的設計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美麗鄉村建設事業的繁榮發展,尤其在弘揚鄉土物質文化,傳承和創新鄉土精神文化,增添鄉土自然環境景觀的同時,為社會主義美麗鄉村建設事業增色添彩。
每個鄉村都有獨特之處,各地政府正按照“中國美麗鄉村”打造精品村、休閑特色村、培育村,全力推動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從產業特色、資源特色、景觀特色上促進各個鄉村分類發展。如蘇北淮安設置了12 個鄉村旅游度假小鎮——“緣酒小鎮、紅心小鎮、西游小鎮、紅椒小鎮、螃蟹小鎮、氧氣小鎮、湯泉小鎮、紅酒小鎮、龍蝦小鎮、云頂小鎮、艾斯蘭小鎮、荷韻小鎮”,設置了30 個休閑旅游特色村——“劉老莊村、小崗村、碼頭村、二閘村、新灘村、龜山村、甘泉村、越匝村、白馬湖村、樓莊村、舊鋪村、陡山村”等,如何從外部形象展現不同鄉村的發展特色,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景觀雕塑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要想通過雕塑語言展現各村特色,那么鄉村景觀雕塑的設計就要根據不同的地方特色堅持獨特性的原則,如西游小鎮可以雕塑系列西游故事的精彩情節或師徒四人的可愛形象;荷韻小鎮可以雕塑荷花的浪漫傳說;劉老莊村可以雕塑悲壯英勇的戰士形象,以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82 位烈士;等等。
鄉村景觀雕塑不需要嚴肅、莊重,具有鄉土氣息的趣味性景觀雕塑更受歡迎。從鄉村的視角,人們更接受接地氣、可愛、直觀的雕塑形象。從旅游者的視角,趣味性景觀雕塑更具吸引力、生命力。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章因時而作,雕塑藝術也需因事而作。
例如,江蘇盱眙因其獨特的地理、生態環境,盛產的龍蝦堪稱全國之最,有“龍蝦之都”美譽。盱眙縣區鄉鎮的特色雕塑自然應該是各種龍蝦的形象,因各村養殖的品質、品種不同,龍蝦雕塑設計也稍有差別,各有特色。每年一度的龍蝦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新聞媒體。美食龍蝦的雕塑應該具有趣味性特點,這不僅能增加人們的食欲,還可提高盱眙龍蝦品牌的影響力與銷售量。
雕塑家需要挖掘和繼承本土的優良傳統,關注當地村莊的特色文化,設計的雕塑作品需要融入鄉村深厚的歷史底蘊。如江蘇龜山村、白馬湖村等是以傳統民居和傳統民俗風情為特色的文化精品村,在這些鄉村,景觀雕塑要反映出地域特色傳統文化。江蘇省老子山鎮龜山村2022 年入選省級古村落地名,因其地處淮河入洪澤湖口,四面環水,地形如巨龜浮于水面而得名。龜山村基本保留了中國傳統村落的歷史格局與傳統風貌,現遺存“御碼頭”“圣旨碑”“巫支祁井”,還有宋以來建立的寺廟及石工墻、碼頭等水利設施等豐富的文化古跡?,F在已開發成旅游精品村,游客們可以垂釣魚蝦,飽覽湖光晚霞,感受鄉村野趣。民宿小院風情別致,生態幽靜,自然純樸。這里的雕塑設計要展現出龜山村悠久的歷史文化感,通過濃縮的雕塑作品反映出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變。
與其他類型的雕塑不同,鄉村景觀雕塑需要更直觀地表達出鄉村經濟發展特色。目前,地方政府以建設美麗鄉村為載體,把農村生態資源和農村特色文化融入鄉村旅游,形成“生態+文化”模式。一方面,政府提倡開發本地特色與烙印的農產品,各村實施“一村一業”,形成村莊品牌。另一方面,政府打造鄉村旅游新業態。鄉村景觀雕塑的設計需要適時地結合二者,將農產品形象與觀賞形象合二為一,形成直觀形象。例如,蔬菜鎮一村以種植紅椒為品牌(如圖1),在紅椒小鎮布置紅椒元素的景觀雕塑,營造紅火辣椒文化氛圍,如塑立辣椒景觀燈(如圖2),以及各種紅椒雕塑等(如圖3)。蔬菜鎮二村以種植黃瓜、西紅柿為品牌,如塑立黃瓜、西紅柿雕塑等。針對不同的鄉村特色產業,雕塑家應該將地方特色產業聚焦成標志性符號直觀地表達出來,這不僅能樹立品牌,還能吸引游客。

圖1 蔬菜鎮一村的紅椒

圖2 辣椒景觀燈

圖3 紅椒雕塑
鄉村景觀雕塑設計,需要體現鄉村景觀的生態性設計原則,雕塑家不僅要充分尊重鄉村的自然景觀和環境地貌,還要提煉鄉村地域環境特色。景觀雕塑設計主題與創作空間要凸顯出生態、環保、自然等特點,創作出會“呼吸”的景觀雕塑。
如江蘇省淮安市境內的白馬湖,形態酷似一匹桀驁的白馬,位于高郵湖之北,洪澤湖之南。白馬湖自然生態豐富,湖泊周邊有野生禽類90 多種,有魚類47 種,水生植物50 余種,湖上有近百座小島,不僅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也頗具魅力,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多篇贊譽的詩句。在這里,景觀雕塑設計需要與“水”結合,不僅要表現自然生態美,還要表現人文詩意美,給人以遐想的空間。
現代鄉村農業經濟有別于傳統,隨著科技研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細化,每一村皆有自身特色,或是農作物特色,或是農產品開發特色,或是農村旅游產業特色,逐漸形成村村有別的農業經濟特色。雕塑家需要抓住農業經濟的生產特點,依據一村一作物特色、一村一經濟特色,深挖內涵,打造“一村一品”,通過象征性的雕塑建造,表達出鄉村經濟產業的特色內涵,使雕塑作品成為農村經濟產業的名片。
如蘇北淮安有“農業、漁業、林業、溫泉、紅椒、龍蝦、螃蟹”七大歷史經典產業或特色資源,淮安鄉村在人們第一印象中就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平原,這里的農業主要是小麥、水稻、玉米、蔬果,這里的漁業主要有龍蝦、螃蟹以及品種豐富的淡水魚,鎮鎮不一樣,村村有特色,景觀雕塑在打造每村品牌特色上,有很大的設計空間。
近幾年,蘇北地方政府正在圍繞地域優勢,通過“山、河、湖、海、園”做文章,加快地域文化長廊、湖泊生態旅游度假區、文學名著文化體驗園建設,整合推出以鄉村旅游為特色的自駕游線路,使旅游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地方政府不僅相繼建立了農業鄉村旅游集聚區、環湖鄉村旅游集聚區、山水田園鄉村旅游集聚區、生態濕地鄉村旅游集聚區,還形成“魚米之鄉”舌尖美食之游、“古村鎮鄉村濕地”生態嘉年華之旅、“水上長城”鄉村騎游之旅等系列旅游鏈。雕塑家在設計作品時可以充分考慮當地的產業經濟優勢、自然生態優勢與文化優勢,從三維角度盡顯其地域優勢,使作品既有外像,又有意境,還有內涵,成為地標性裝飾。
有的鄉鎮農村有非遺項目、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等,在鄉村文化振興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可依托鄉村傳統文化,建立非遺項目傳承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等,同時融入新時代文化內涵,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特色傳統文化反哺鄉村。此時,景觀雕塑就起到彰顯歷史文化的作用。
以江蘇省盱眙黃花塘鎮黃花塘村為例,黃花塘原本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在1943 年至1945 年,全國抗日戰爭進入反攻的關鍵階段,新四軍軍部移駐黃花塘。在這里,新四軍開展了敵后抗日根據地工作,多次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清鄉”和國民黨進攻,在日軍統治的心臟地區插上了一把尖刀,使華中地區成為對敵斗爭的主戰場,這里建有“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雕塑家設計黃花塘村的雕塑,應該凸顯該地作為抗日根據地的紅色歷史文化。
景觀雕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事業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現了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逐漸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生態建設的標志性符號,具有地域、人文與歷史藝術價值。景觀雕塑設計要求雕塑家從多維角度設計構思,體現出對傳統的村落文化與現代鄉村創新發展的雙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