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 末

做一個懂得在一地的雞毛中翻找雞蛋的人。
晚上接姑娘放學,她一跑出校門,我就看見一朵圓月下盛開的太陽花,一蹦一跳的。為娘心中不免詫異,上一天學還這么精神?
“曹同學把家里的咖啡機搬到教室了,大課間我們開始磨咖啡。”不等我問,人家主動招來。
“什么?什么?把咖啡機搬到了教室!”我的詫異升至十萬分,“這是學校啊!你們可是畢業班啊!還有時間磨咖啡?班主任允許嗎?”媽咪三千問,一團迷霧。
“當然啦,班主任說我們能在緊張的備考中創造樂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心態好,神——馬——都好。”搖頭晃腦。班主任這樣說,我是相信的,姑娘他們班主任一點不像其他班主任那樣,要求學生們得有個應考的緊張樣子,他是絕對的放養,讓孩子們創造快樂開心去學。也因此,姑娘他們班一直都被評為學生“性格最好”的班級,每天晚自習放學時,一天的草稿紙就被疊成飛機,滿教室比賽飛。當然,草稿紙上面一般都寫有自己的理想大學。
于緊張壓力中創造快樂,不匹配中發現正能量,這是生存的絕佳能力!這也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同學歡歡。
周末一大早,我就看到歡歡發朋友圈:“兒子眼睛小,可是聚光呀;老公是邋遢,可脾氣好啊;日子雖雞毛,可扎起來也是一朵兒花呀!”下面配著她家兒子瞇眼笑和老公臭襪子團成球,還有她那些“草花”的照片。
好吧,人如其名,她是絕對的樂觀派,懂得在一地的雞毛中翻找雞蛋的人。我被她感染了,再下班的時候,就不走嘈雜擁堵的大路了,而是從安靜的公園穿過。
那個公園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綠色植被多,空氣特別新鮮。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在步道上走大圈,而是在公園里彎彎曲曲的小路間穿梭。我帶著一顆尋找樂趣的心,走走拍拍。拍多了,我發現平日里看似很普通的風景卻隱藏著“大藝術”:彎彎曲曲的石子路、干枯樹杈冒出的綠芽、歲月雕刻下的老樹皮、一片紅色楓葉……看似普通,實則有大美。
生活的秘境就這樣打開了光亮之窗,讓我窺探出了內藏之美,我感覺自己找到了一把打開生命美學的鑰匙。早晨5:20起床做飯,我不再抱怨睡得少了,而是想著快點跑到窗前,看剛剛露出紅暈的朝陽。以前抱怨住的樓層高,現在它卻成了優勢,可以早早地看到日出,可以俯瞰城市。每天只有一次日出,我就能每天欣賞到,這就是幸福。而且,也的確,在每天的看日出中,我都會從心底漾出微笑。
再送姑娘上學時,不再抓緊時間督促姑娘學習了,而是開始和姑娘“仰望天空”:“誒——看西邊,月亮還沒有落下,農歷十六啊,那么圓。”月亮真的還掛在天上,雖然晨光下只是一個白色的圓,但卻給我們創造了日月同輝的驚喜。
中午去給姑娘送飯,我不再問寒問暖了,而是把手從欄桿的縫隙里伸過去:“小同志,來握握手,吃得開心啊。”姑娘笑著和我握手,連門衛師傅也被逗笑了……
路,有了石子,硌腳,但是卻能給你按摩養生;早起,難受,可是卻能看日出;一臺咖啡機,占地兒又占時間,可是能緩解學習壓力……日子不變,心境變變,光亮轉來,景色就不一樣了。
近日讀梵高,他說:“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同樣,日子里也都有一團火,而我們不要只看到里面的煙,要學著做一個看到火的人。火是明亮的熱情的向上的,而煙則會熏出眼淚。
(阿建摘自《北京青年報》2021年10月5日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