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霞
摘要:新時期,通過積極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讓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的豐富,還能夠起到有效維護良好社會風氣的作用,從而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基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做出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開展
引言
在當前,為了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使人民群眾在參與活動時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然而,如何能夠有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使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達到其應有的作用,是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部門重點研究的問題。
1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
在現代社會中,群眾文化已經演變為一種群眾自我娛樂、自我教育和自我創造的文化體系,是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文化娛樂為核心,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為目的的群眾活動,是現代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能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也能有效的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為其全面發展提供有利的支持。在群眾文化活動中也包含了較多的中華傳統文化,這不僅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也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傳統文化的途徑,進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使群眾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1]。
2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價值和意義
(1)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通常情況下,在組織開展 群眾文化活動之前,相關的組織與策劃人員都會對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人文習俗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將這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融入群眾文化活動當中。當然,在很多地區的群眾文化中就包含了部分當地的傳統文化,可以說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一定的練習,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在新時期有效的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人民群眾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各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中,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提高群眾民族自豪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2]。(2)有利于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素養。利用群眾文化活動這種形式,切實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素養,這是現階段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個較為重要的目標,并且其也是最為貼近生活的一種教化手段,相較于其他形式而言也更加容易讓廣大群眾接受。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擔負起社會教育的職能,通過參與活動,人們的行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并且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得到熏陶。與此同時,活動的開展為群眾提供了更多接觸先進文化知識的機會,而這對于提升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極為有利。
3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具體實施策略
3.1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力度
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做好群眾文化的宣傳工作至關重要。為此,要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宣傳工作的重視度,一方面,要在各個地區成立負責群眾文化活動宣傳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負責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和推廣,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活動的宣傳,可以采用廣播播報或者派發宣傳冊的方式進行群眾文化宣傳工作,另外對于一些比較偏僻的社區或者村落也要采取深入群眾進行實地講解和宣傳的方式,使更多群眾能夠深入了解群眾文化活動,帶動更多群眾積極踴躍地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另一方面,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之前,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活動時間、活動地點以及活動內容的宣傳,這樣可以確保群眾及時地接到通知,在活動開展時能準時地到活動場地參與活動。此外,在互聯網時代,也要積極地構建網絡宣傳平臺,通過網絡渠道來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力度,強化宣傳效果[3]。
3.2高度重視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反饋
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過程中,群眾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想要表達,而這正是群眾文化得以持續煥發新的生機的重要推動力。廣大群眾在參與活動之后,對活動中哪些地方不滿意需要改進或是對活動有新的想法等,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者都應該積極聽取這些意見或建議,并從中挑
選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予以采納,從而讓活動能夠得到進一步優化整合,并且對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要盡量滿足,讓他們都能夠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去。與此同時,應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以彌補自身的不足。在適當的時候可增加組織小型活動的密度,例如各種晨練活動、周末一日游等類型的活動,讓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且適合各年齡人群的活動都能覆蓋,這樣廣大群眾參與活動就會變得常態化,慢慢形成一種習慣,進而讓社區更加具有凝聚力,同時,也能夠使群眾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3.3政府要加大資金扶持
政府要加大資金的支持力度,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從活動場地到技術、人才的支持,保證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群眾文化活動一般以文化館為牽頭單位進行,場地和活動項目、活動設計方案等都由文化館負責,這就要發揮文化館的功能,使文化館與社區合作一起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對傳統文化遺址進行保護,建設文化墻、綜合性的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公共圖書館等,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另外,也要加強文化建設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培養,為群眾文化活動的推廣和傳承服好務[4]。
3.4注重群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拓展信息共享邊界
從群眾文化活動的持續性角度分析,傳統類型的群眾文化活動持續性一般,人們之間的交流并不多,只有在活動之中才可產生有效交流,一些想法和意見在活動結束之后往往無處表達。在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者應加強群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將這種互動和交流擴展到活動之外。即使活動已經結束,也要促使群眾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或者短視頻平臺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活動參與感悟和其他相關信息。這樣不僅可進一步優化活動內容,還可以增進群眾之間的友誼,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支持。另外,在網絡信息時代,活動組織人員應積極分析和探討新型的活動形式。此類活動可由原來的廣場舞拓展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類活動,這些活動的內容可偏向娛樂化,也可具有一定的藝術特點。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人員本身能力水平有限,可能存在一些不理解或者節奏不適合的情況,此時,組織人員可根據群眾的實際特點,靈活調整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并要求群眾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此優化調整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促使群眾之間更有效地交流。
結束語: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活動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高文化素養都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然而,現階段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現狀并不理想,還存在諸如宣傳力度小、活動內容和形式單一以及管理不夠完善等問題。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針對所存在的問題,結合新時期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對活動的宣傳、不斷創新和豐富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以及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有效保障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李國平.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21(24):43.[2]姜玉英.探討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及開展策略[J].農村科學實驗,2020(21):117-118.
[3]沈曉近.新媒體時代下的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評《群眾文化的現代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1(03):99.
[4]韓冬,丁秀艷.新媒體環境下基層群眾文化網絡信息平臺的構建探索[J].新聞文化建設,2021(0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