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雨

書名:《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作者:范曄/著顧湘/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是一部由文學博士范曄與畫家顧湘共同創作的幻想文學作品,他們用文字和圖畫,攜手實現了一次貨真價實的夢幻聯動。
書的前半部分是“動物手冊”,嚴格按科屬分類,比如“兔形目兔科”的火山兔子和烏托邦尼兔,“食肉目貓科豹亞科”的板凳虎、照相虎、鏡子虎和天氣浴豹等。這些新鮮出奇的動物名,是否會讓你想起在遙遠飄忽的童年,你與伙伴們在某一次玩耍時,伴隨著大笑不假思索地蹦出的一個比一個離奇的詞語?還是當世界安靜下來,獨自面對或承受著某種情緒時,腦海里幻化出的奇奇怪怪的形象?無論如何,在這些名稱之下的說明,足以喚醒很多人久未謀面的離奇幻想。比如這一則:“黑足月球貓——只有光著腳踩在月球上的時候才能看到。”
后半部分“看不見的小貓和其他故事”同樣充滿溫柔:“午后在陽光的金黃里看書,忽然間拖鞋四散逃跑,被子笑得此起此伏,一頭小小的龍卷風席卷我的床鋪。我知道那是它在興奮地追逐自己的尾巴,看不見的小貓。”這樣歡快的場景我們都曾經歷過,然而懸浮在心頭的幻想卻一定是不同的。
在給小貓講的第一個故事中,從“玻璃猛犸”的形象上幾乎能看到每個人成長的影子:
——從前有一頭猛犸,它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是玻璃做的。
——于是它一直表現得很勇敢很堅強,天天拿腦袋撞墻,走路故意撞在電線桿上,這樣一來別人就不會想到它是玻璃做的了。它每天回家偷偷用膠水把撞壞的地方粘上。后來它決定面對真實的自己,決定告訴大家它其實是玻璃做的,可是它發現原來身邊所有的人都是玻璃做的,只是它以前沒注意,光顧著注意自己了。
曾經的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害怕自己不夠強大,總想小心翼翼地藏拙,甚至躲起來默默地舔舐傷口,于是內心涂抹不去的那些溫涼與愛怨濃縮成一個個小宇宙。事實上,我們必然要學會處理自我與他人、世界的關系,而歸根結底,是學會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展露脆弱和柔軟,那么在這庸常的生活之中,一定能夠葆有“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的夢幻世界,那是另一種充盈有力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