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二十大報告漢哈翻譯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阿爾曼·加怕爾拜克 別爾克努爾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哈薩克語文室,北京 100080)
政治文獻一般是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和講話、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地方政府所發布的有關國家和地方社會與經濟發展政策方針的文件、工作報告、計劃報告、財政報告等文件文獻。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而黨的二十大報告即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政治文獻。它向全國各族人民傳達了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二十大報告的哈薩克語譯本作為哈薩克族黨員干部群眾學習了解二十大精神的橋梁,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漢語、哈薩克語屬于不同語系,語言文化也有較大差異,兩種語言的詞匯都普遍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對每個詞語的使用都仔細斟酌,根據詞語搭配習慣、上下文邏輯關系、褒貶義、引申義、修辭等不同情況進行選擇,常常需要“一詞多譯”,從而將政治文獻所要傳達的精神更為精準地傳遞到哈薩克族黨員干部群眾中去。
法國著名語言學家布雷爾于1867年首次提出“polysemy”這一語言學術語,并將其用來指稱“一詞多義”現象,即語言中的某些詞匯具有一種或多種含義的語言現象[1],而“一詞多譯”則是指同一個詞由于不同原因采用不同譯法。正是因為詞語中存在的一詞多義現象,從而導致在翻譯時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要選擇其不同的詞義進行翻譯。譯者在將政治文獻翻譯為哈薩克語時,譯文應當高度忠實于原文,但這不代表要逐字死扣原文,而是應根據哈薩克語的表達習慣準確地傳達原文內容,“一詞多譯”,靈活處理。下文中筆者將結合自己參與二十大翻譯工作的實際經驗,對二十大報告中“一詞多譯”典型例句里五種不同情況下的詞義選擇進行探析。
漢語中的同一個詞語被翻譯成哈薩克語時,往往由于語境的不同會出現多個不同譯詞。譯者在翻譯句子或文章時,需要根據哈薩克語的詞語搭配習慣來確定具體使用哪一個譯詞比較合適,以更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下文以二十大報告中“重大”“構建”和“健全”三個詞語的翻譯為例,說明在漢譯哈中根據詞語搭配習慣進行詞義選擇的情況。
1.“重大”的翻譯
“重大”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1: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2]1



例2:五年來,我們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大力度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3





例3: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2]3







2.“構建”的翻譯
“構建”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4: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28

例5: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29


3.“健全”的翻譯
“健全”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6: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2]29


例7:我們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2]64



除了根據固定詞語搭配來進行詞義的選擇之外,我們還會出于對上下文邏輯關系、語境的考慮而“一詞多譯”。在翻譯時,我們不能單純地注重句子和詞語的翻譯,還要考慮全局,通覽上下文來選擇合適的譯詞。下文將舉例說明。
1.“統籌”的翻譯
“統籌”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詞:


例8:我們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定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工作,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2]7









例9: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2]50







2.“治”的翻譯
“治”字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詞:

例10: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2]11







例11:面對香港局勢動蕩變化,我們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穩定。[2]3






在漢譯哈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漢語詞匯本身可做褒義詞或貶義詞,也可能是中性詞,這就要求譯者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原作者的立場,體會其思想感情,把握句子或文章的感情基調,從而確定詞語的褒貶意義。例如:
1.“結果”的翻譯
“結果”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12: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共產黨內的機會主義路線,不努力擴大自己的隊伍(工農運動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而只依仗其暫時的同盟者國民黨。其結果是帝國主義命令它的走狗豪紳買辦階級,伸出千百只手來,首先把蔣介石拉去,然后又把汪精衛拉去,使革命陷于失敗。[6]5






例13: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要把處理特別重要或復雜的案件中的問題和處理的結果,向同級黨的委員會報告。黨的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要同時向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報告。[9]106





2.“顛覆性”的翻譯
“顛覆性”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詞:

例14: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2]20



例15: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4]25







詞義的任務是表達事物,而事物又有許多特點,這些特點就往往反映在本義中。本義有了這些特點,就能產生出不同的引申義。在漢譯哈的過程中,我們要透徹理解原文是否有引申,從而選擇更恰當的詞語進行翻譯。二十大報告中根據詞匯是否為引申義進行詞義選擇的經典示例如下:
1.“江山”的翻譯
“江山”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1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46


2.“道”的翻譯
“道”字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17: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4]491

例1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4]55

例19:創新之道,唯在得人。[4]253


有時,“一詞多譯”不是為了漢語詞的搭配習慣,而是為了使譯文在語言上表達更為生動、活潑,因此可以出于對修辭上的考慮選擇不同的詞語進行翻譯。文中一句話中兩次出現同一個漢語詞匯,哈薩克語可譯為兩個不同的詞語,使文章更加生動。例如:
1.“說”的翻譯
“說”字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20: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開展同級同類警示教育,匯編嚴重違紀違法領導干部懺悔錄,組織領導干部對照自查。[9]140





2.“堅定不移”的翻譯
“堅定不移”一詞在哈薩克語中有以下譯法:

例21: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2]71




例22: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63



民族語文翻譯工作在向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傳遞黨中央聲音的同時,也架設起了黨與各民族群眾、國家與民族地區溝通的橋梁。提高翻譯水平的關鍵是不斷參與翻譯實踐,能夠參加黨代會和全國兩會的翻譯工作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政治任務,在完成這項責任重大的任務的同時,作為譯者我們也要不斷提高和精進自己的翻譯水平,摸索出一套政治文獻翻譯的技巧,以工匠精神打造翻譯精品。
翻譯應當精益求精,只求更好。在政治文獻漢譯哈中“一詞多譯”現象十分普遍,本文從詞語搭配習慣、上下文邏輯關系、褒貶義、引申義、修辭等五個方面探析了政治文獻翻譯中“一詞多譯”的現象及翻譯思路,在翻譯過程中爭取使原文和譯文最大限度地等值,盡可能準確地傳遞原文意義,使哈薩克族干部群眾能切身領會原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