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崢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引導“00后”大學生強化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在“00后”大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效運用網絡自媒體,優化學生的信息獲取途徑,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當前,面向“00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面臨諸多困難。要在新時期做好“0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師要不斷創新網絡自媒體話語形式,開展具有吸引力的活動;筑牢守好網絡自媒體主陣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養,共同育人;加強網絡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舉措,積極減少自媒體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更好地開展新時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網絡自媒體;“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3-0153-04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發展,“00后”學生已經成為使用網絡的主力軍。以微信、微博為基礎的新媒體矩陣,對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各種應用軟件高速迭代,大學生運用網絡自媒體平臺廣泛獲取和交流信息。
自媒體網絡信息是經由獨立制作和傳播的新聞或非新聞資料,網絡自媒體時代,不僅尊重和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也表現出高度的自由化,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00后”學生的觀念易受網絡的影響,思想自由程度較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研究網絡自媒體對“00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其有效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高度重視“00后”大學生和大眾傳媒時代的特殊性,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深入開展教育方式改革和教育模式創新,充分利用網絡自媒體助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
(一)網絡利用率高,充分彰顯個性
成長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時代下的“00后”大學生,可以熟練使用網絡技術和網絡思維獲取信息和傳播觀點,“00后”大學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字、圖片等形式,而是更熱衷于用新的網絡術語表達個人觀點。當前,“00后”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很容易受到復雜多樣的網絡信息影響,他們可能過于依賴網絡,阻礙自身的發展。“00后”學生就其基本社會觀而言,是在關注自由開放的時代中建立起來的,從而造就其強烈的自主意識。甚至部分大學生高估自身個人價值,不關注集體價值,忽略社會價值。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00后”這一代所處的時期經濟繁榮,生活條件好,大部分家庭不擔心物資短缺。大部分的“00后”在父母的照料下成長,學習上的煩惱和困惑大多能及時得到解決[1]。
(二)具有革新意識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踏入大學意味著完全自由,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教育體系中,“00后”大學生群體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他們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資格與能力,具有一定的革新意識。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以及規律來說,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觀點,能夠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客觀認識,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達成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的積極效果。
(三)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力
當前,“00后”大學生在發表社會言論方面備受關注,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因此,大學生應當進一步強化法律知識,對自身拍攝、制作以及發表的媒體信息,要有高度負責的意識,不可傳播不利于國家的言論,也不可造謠、傳謠,要做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的有為青年。
(四)看問題角度不夠全面
大多數“00后”大學生的思想心智不成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夠全面,雖然在年齡上已經成熟,但是心智仍比較單純,容易年輕氣盛、意氣用事。因此,教師要從一些問題上引導學生客觀理性地分析問題,從而更加全面、完整地看待事物,科學合理地對其進行判斷。除此以外,“00后”多數是獨生子女,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視與關注,但容易盲目沖動,失去理性。因此,教師要利用專業的思想政治等課程對學生開展教育。
二、網絡自媒體的特點
自媒體包含了微博、微信、微視等多種媒介,這種媒體的傳播速度比較強,而且傳播方式比較特殊。當前,在信息化較為普及的時代,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刷到網絡自媒體信息,網絡自媒體信息的信息質量不同,有的信息比較豐富、價值觀積極,而有的信息則比較消極、負面,大學生難以辨別這些信息的真假。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入網絡自媒體時,要重視發揮出網絡自媒體中比較積極正面信息的作用,屏蔽負面的干擾信息,提升學生對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減少網絡自媒體不良信息對“00后”大學生正常生活的干擾,引導學生更加理性地運用網絡自媒體。
三、網絡自媒體對 “00后”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伴隨著網絡自媒體的高速發展,信息傳播因其及時性、高效性等優勢,徹底打破了基于課堂教學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逐漸將課堂作為培養學生和政治教育者的基本陣地,積極利用媒體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矩陣,促進教育信息在更廣闊的時空內有效傳播。
(二)網絡自媒體內容的具象性有利于捕捉學生思想動態
“00后”大學生習慣通過不同的媒介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強調個性,愿意在網絡自媒體中分享自己的故事,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興趣和觀點及其他具有“00后”特質的信息。“00后”大學生在各種網絡自媒體平臺上均留下大量文字、圖像信息。然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中,而較少在大學生的課外日常生活中開展;而思維動態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所不能捕捉到的,即使存在,也常常以筆記的形式出現。網絡自媒體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達觀點的平臺,也將他們的觀點保留在其中。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通過收集學生的評語、言論,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00后”學生的思想動態,分析其情感傾向和價值觀[2]。94854923-04C7-4FA0-B00B-C31B7415673F
(三)網絡自媒體平臺可真實反映大學生真實思想動態
網絡自媒體平臺因其自身的虛擬性與開放性,使“00后”學生能夠自由地發表意見,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從媒體搜集學生觀念的真實變化。教師雖然也可以通過課堂問答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但學生受到教師權威的限制,很難表達出真實想法。首先,“00后”大學生在網絡自媒體平臺上討論的話題大多涉及日常的生活。比如近期地區或者學校施行的新政或感興趣的二課堂活動,均可以切實反映其實際需要和興趣。而網絡自媒體平臺則聚集了許多有相同主題、相似生活經歷的同齡人,這些受眾都樂于發表意見。比如在網絡自媒體平臺上,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話題往往容易引發討論。因為學生普遍存在著不同的問題,也有不同的建議,面對開放程度更高的平臺,他們更加愿意開誠布公地表達想法。在媒介平臺上,教育者溝通能力增強,學生愿意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準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3]。
四、網絡自媒體中“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境
(一)傳統教育內容無法滿足“00后”大學生對形象性文化的需求
要充分培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首先要開展好教育工作,這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對象的信息紐帶。思政理論課教學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雖然思政教育專家具有堅實的理論價值和深厚的科研積累,但是由于教學形式和話語體系的滯后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思政理論課的授課效果,“00后”大學生更愿意在互聯網自媒體平臺上追求更加生動的信息,而非枯燥乏味的課堂。
(二)當前的網絡思政教育陣地難以滿足“00后”大學生的需求
伴隨著網絡自媒體的發展,許多高校設立了網絡官方賬號,這些賬號可以滲透到短視頻、網絡直播等領域,但由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在互聯網上發現和傳播熱點話題的經驗,導致正面信息很難有效傳播,學校官方媒體發布的信息也不能很好地滿足“00后”大學生的需要。
五、網絡自媒體在“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對策
(一)完善內容話語體系,增強思政教育吸引力
按照新時期的發展趨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以理想信念為指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有效引導“0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積極探索教育形式,引導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通過微信、微博等媒介傳播中國夢的信息和內容,以網絡自媒體中多種形式引發討論話題,利用時政新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研究,喚醒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自覺引導,讓“00后”大學生在理解中國夢內容的同時,理性地運用現代政治新聞進行深度學習。通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引導,“00后”大學生不斷深入了解中國夢并認同中國夢后,方可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從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教師要積極結合網絡媒體平臺,運用動畫、直播等新興方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和人文精神,從中華傳統文化角度傳播民族精神。教師可引導“00后”大學生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通過文字、圖片、錄像設計等手段,將實踐活動轉化為即時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公眾的共鳴,擴大實踐活動影響力,幫助眾多社會實踐團體交流分享知識和經驗,提高“00后”大學生的實踐成績,切實推動和吸引更多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4]。
(二)筑牢網絡自媒體陣地,掌握思政教育主動權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計劃、有主導權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視溝通渠道建設,學校可以通過開設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鼓勵大學生廣泛參與討論,讓大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吸引和動員聽眾參與交流。第二,要講好中國故事。深邃的真理要以故事感動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闡述了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各高校均有獨特的學校文化和歷史故事,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圍繞大學生講故事,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抽象逐步轉為具體,更加貼近“00后”大學生日常生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各種媒介技術和思維方式,重視網絡自媒體和受眾人群特點,通過網格化管理宣傳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一方面利用各種媒體把思想政治教育同“00后”大學生聯系起來,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動力;另一方面,網絡新媒體時代引領了傳播思維和傳播媒介的更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各種思維媒體,創新教育形式,高效發揮好“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增強媒介素養,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
高校要充分挖掘自身的研究基礎和優勢,搭建完善、具有自身特點的理論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從科學的角度開展個案研究,建立和完善傳媒教育理論體系;應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培訓,高校領導要注意運用媒體管理網絡輿論,不斷培養教師使用媒介的能力和技能,通過使用媒介來傳播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5]。
高校要充分挖掘并培養“00后”大學生中的意見領袖,引導其進入微博、論壇、虛擬社區等媒體網絡,成為網絡意見領袖,并頒發證書,從而得到“00后”大學生的支持和認可,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挖掘和培養意見領袖時要重視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媒體性原則。在網絡自媒體時代,意見領袖及其支持者之間信息流動的可信度已經被削弱,實時交流和更廣泛的直接交流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意見領袖要熟悉網絡自媒體使用的各種平臺,首先在網絡平臺上擁有發言權。第二,誠信原則。“00后”大學生群體價值觀念還在形成中,求知欲強,需要網絡意見領袖來獲取大學生的信任,要用良好的工作作風贏得大學生的信任,在大學生中形成無形的影響,嚴格要求學生塑造可靠向上的大學生形象。第三,影響原理。應該通過學生可以訪問的領導活動網絡來建立意見領袖。大學網絡中的意見領袖必須能夠激發和鼓勵大學生完成從想法到行動的轉變。
六、結語
隨著網絡自媒體對“00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推進,諸多問題也隨之出現,如傳統教育陣地無法滿足“00后”大學生對多樣化的需求、教育主體的媒介素養無法滿足網絡自媒體時代的輿論場等。網絡上的信息過于繁雜,影響了大學生的思維,也影響著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完善。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媒體的優勢,合理利用媒體,例如完善內容話語體系,增強思政教育吸引力;筑牢網絡自媒體陣地,掌握思政教育主動權;增強媒介素養,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拓寬思政教育渠道,形成媒體時代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應對機遇和挑戰,在“0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使用網絡自媒體,不斷更新和完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 楊景. 自媒體時代下“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現代交際,2019(17):175+174.
[2] 韋家旭. 自媒體時代“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5):75-76+89.
[3] 鄭潔.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3):153-154+157.
[4] 張瑜婷. 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J].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6(01):53-56.
[5] 梁欽. 自媒體對“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8):94-96.
(薦稿人:石宏衛,天津財經大學副高級政工師)
(責任編輯:鄒宇銘)94854923-04C7-4FA0-B00B-C31B741567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