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元 曾崇明
中老鐵路的全線開通運營,結束了西雙版納不通火車的歷史。圍繞著中老鐵路建成通車運營,《西雙版納報》聚焦群眾的關心事、關注點,提前策劃,適時推進,重點突破,把中老鐵路建成通車運營的新聞報道做細做精,做出聲勢、做出溫情。
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國際鐵路。中老鐵路的開通對于中老兩國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但能夠加強中國和東南亞的旅游業發展,也能夠促進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貿易往來,同時也能夠加強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文化交流。西雙版納作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門戶,承載著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之間迎來送往、互通有無、加深交往、促進合作的重要使命。作為西雙版納當地唯一的黨媒《西雙版納報》,針對中老鐵路開通,從前期到開通再到后期,進行了周密的策劃部署,以“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的方式,通過評論、通訊、消息、散文、傣族章哈、視頻、宣傳海報,開通“聚焦中老鐵路”專欄、中老鐵路專版等多種形式,全媒體多角度進行了大量報道,多篇作品受到讀者歡迎。其中在抖音號、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的轉發量、點擊率等均創新高,成為發布黨和政府聲音的“喉舌”、關注百姓生活的“眼睛”、便民利民的“窗口”、傳播正能量的“使者”,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深受干部群眾歡迎。從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做新聞一定要與受眾“同頻共振”,唯有“接地氣”的新聞,才能用溫度和深度顯現新聞的價值,彰顯主流媒體的中流砥柱作用。

西雙版納州黨政領導視察復興號

乘坐中老鐵路列車的旅客
中老鐵路全長1035公里,北起中國昆明,向南經玉溪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過中國磨憨鐵路口岸和老撾磨丁鐵路口岸,進入老撾北部地區,繼續向南經瑯南塔省、烏多姆賽省、瑯勃拉邦省、萬象省,到達老撾首都萬象市,其中在西雙版納境內有野象谷站、西雙版納站、橄欖壩站、勐臘站、磨憨站五個站點。中老鐵路的開通將結束西雙版納不通鐵路的歷史,是西雙版納各族群眾關注的大事。中老鐵路在西雙版納有幾個站?建設得怎么樣了?這些都是民眾所關心的話題和關注的熱點。《西雙版納報》針對民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有的放矢,精心策劃了宣傳方案,采取以航拍為主的拍攝方式,結合5個站點的建設情況、建筑特點等,創作了時長6分鐘的視頻短片《火車來到我家鄉》,在微信視頻號、抖音賬號、微信公眾號上同步推出,讓民眾通過多種渠道更加直觀看到和了解到各個站點的情況,及時回應了群眾關切。此視頻在微信視頻號播放量達到了18.9萬,轉發7000多次,評論上百條,獲得6000多的點贊,同時也被“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多家媒體引用轉發。
中老鐵路的開通備受世界矚目,也是西雙版納人民最為期盼的事。2021年11月16日,中老鐵路玉磨段進行了一次試通車,有些從未見過火車的西雙版納群眾急切地想要看到火車。為了幫助受眾實現這一愿望,《西雙版納報》經過認真計劃部署,克服設備不足、技術手段還不成熟等困難,大膽嘗試、大膽創新,突破傳統的宣傳方式,以手機直播的形式在微信視頻號上直播試通車情況,由記者現場出鏡,介紹火車情況、車廂內置等情況,并與受眾進行線上互動,一改黨媒高高在上、呆板嚴肅的形象,拉近了黨媒與受眾的距離。
隨著受眾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信息傳播的選擇意識也越來越強,只有當信息被認為是他們自覺需要的時候才會被接受,信息才能發揮其影響力。因此,新聞報道應該從受眾的需要出發,在報道的內容和形式上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只有契合了受眾的接受心理,才能得到受眾的歡迎和喜愛。西雙版納州世居著傣族、漢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瑤族、苗族、回族、佤族、壯族、景頗族13個民族。2020年末,全州戶籍總人口101.3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79.0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78.0%。傣族有33.47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3.0%。由于少數民族人口眾多,部分群眾對漢語漢字不熟悉,《西雙版納報》為此設置了“章哈贊傣鄉——火車篇”欄目,邀請傣族民間小有名氣的章哈歌手到報社現場錄制傣族章哈和傣語快板視頻、音頻,通過西雙版納報微信公眾號和傣語讀報欄目發布,增強了中老鐵路宣傳的貼近性、親和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受眾反映,傣族章哈和傣語快板這種宣傳形式他們很喜歡,聽著從小就聽的曲調,感覺特親切。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新聞工作者要反映人民心聲,想百姓之所想,思百姓之所思,使雙方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心靈的溝通。中老鐵路即將開通的前幾天,《西雙版納報》新媒體編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信息:1949年昆明到西雙版納路程15天;1959年昆明到西雙版納路程7天;1989年昆明到西雙版納路程3天;1999年昆明到西雙版納路程1天;2021年昆明到西雙版納高鐵3小時!高鐵(火車),讓出行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中老鐵路復興號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西雙版納當地人,編輯本人曾經歷過2天到昆明的艱辛歷程,頓時感慨萬千,同時也想到大部分人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受,于是立即著手核實信息的來源、準確性,查找同一時代的老照片、視頻等資料,以圖片加視頻配以文字的方式,編輯了一條題為《昆明—西雙版納,從15天到3小時》時長34秒的短視頻,在微信視頻號和抖音賬號上發布,向大眾傳播了感動你我、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果不其然,此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在抖音賬號上播放量達到了9.3萬,留言上百條;在微信視頻號上播放量更是創造了自《西雙版納報》2021年2月份開通視頻號以來的歷史新高,截至目前達到了80多萬次,轉發1.4萬次,點贊2.1萬次,并且每天還在持續增加中,微信視頻號也因此漲粉千余名。
新聞是呈現社會生活百態的一種形式,新聞報道面向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因此,要想吸引大眾目光,新聞工作者就應該創作出更多“接地氣”的新聞作品。中老鐵路開通后,許多傣族群眾反映不知道怎樣購票,《西雙版納報》關注民生,派出人員到中老鐵路西雙版納站實地拍攝了視頻短片《小玉帶你初探購票流程》。視頻中,主持人一邊操作一邊用傣語講解,“手把手”教觀眾如何自助購買火車票及注意事項,受到了傣族群眾的歡迎和贊賞,此視頻通過西雙版納報微信視頻號的傳播,播放量達到了3.4萬次。
敢于和善于回應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敏感問題,是提高黨媒公信力重要手段。中老鐵路開通前期,許多網友和讀者通過各種渠道打聽火車票的售賣時間和地點,但都沒有準確的答復。《西雙版納報》記者在得到準確的售票時間后,立即著手編輯制作了內容精而全的相關新聞,及時通過西雙版納報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傳播速度快的媒體進行發布,讓受眾第一時間了解相關信息。由于信息發布及時,短視頻《中老鐵路玉磨段12月2日起售票》播放量達到了3.3萬次。同時,還通過西雙版納報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賬號等渠道,發布了關于購票、退票、乘車注意事項等群眾所關心的內容,真正把新聞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短視頻《從15天到3小時》抖音號截圖

《小玉帶你初探購票流程》的微信視頻號截圖

直播截圖
實踐證明,新聞內容與群眾聯系得越是緊密,媒體就會越受歡迎;新聞內容脫離群眾,媒體就喪失關注的“眼光”。中老鐵路的開通,為西雙版納及沿線各地區的旅游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許多游客紛紛乘坐火車前往西雙版納沿線各地旅游打卡,出現了一股“旅游熱”。針對受眾更喜歡短視頻、圖多字少的閱讀模式的情況,《西雙版納報》圍繞中老鐵路5個站點策劃了《坐上火車游西雙版納》欄目,以短視頻的方式向受眾介紹各個站點附近的旅游景點、網紅打卡地等,展現了西雙版納各地的風土人情,得到受眾的喜愛。其中《坐上火車游西雙版納——曼遠》篇被“云南漫游”徽信公眾號引用,“望天樹”篇被“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引用。
在當前社會輿論多元化的傳播環境下,黨媒如果再保持高高在上或置身事外,無異于自我邊緣化,我們必須用全新的互聯網思維,注重受眾體驗,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讓新聞與受眾“同頻共振”,這樣才能抓住受眾的“心”,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中老鐵路穿山越嶺、跨越江河,把中老兩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老鐵路開通運營,讓老撾人民“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夢想照進現實,為中老兩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提供了新的支撐,賦能雙邊經濟社會發展,在中老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畫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老鐵路開通后,人們對當前疫情情況下貨物如何跨境等問題一直關心關注。《西雙版納報》積極發揮黨媒的優勢,及時捕捉信息進行宣傳報道。2021年12月15日,一列由昆明出發載有全棉梭織斜紋染色布、滌綸布、人造革、拉鏈等的11個集裝箱國際貨物列車,緩緩駛離磨憨鐵路口岸駛向老撾,標志著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運載貨物總值突破1億元人民幣的國際貨物列車出境。獲得這一信息后,《西雙版納報》及時與勐臘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聯系約稿。12月17日,報道這趟集裝箱國際貨物列車順利出境的新聞消息《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運載貨物總值突破1億元人民幣》經《西雙版納報》“聚焦中老鐵路”專欄刊發后,讓關心出境貨物的客商看到了新的希望。
西雙版納與老撾北部的豐沙里、南塔和烏多姆賽三省山水相連,中老邊境線總長680公里。西雙版納與老撾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民心相通,各民族在生活習慣、文化傳統、語言文字等方面的共同之處以及日益頻繁的溝通、往來和互助,不僅實現了共贏發展、增進了友好感情,也為彼此之間更加深入地交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老鐵路開通的第二天,云南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西雙版納州政府僑務辦公室向老撾華校捐贈教材5000冊,西雙版納州同日也向老撾援助包括醫用口罩110萬只、醫用防護服1.3萬套、醫用隔離面罩3萬個在內的價值約100萬元的緊急抗疫物資。這既是向中老鐵路的正式開通獻禮,也是西雙版納與老撾各地開展更為豐富的人文交流等活動,持續推動中老邊境疫情防控壓力的緩解,進一步深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合作,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家園的具體行動。面對這些難得的宣傳題材,《西雙版納報》及時派出記者采寫,第一時間刊發消息《捐贈華文教材豐富人文交流》《命運與共 攜手抗疫 西雙版納向老撾援助抗疫物資》。這些新聞報道,讓受眾讀到中國故事、西雙版納故事;也讓受眾看到,中老鐵路將不斷深化兩國務實合作,促進文化交流,人民友好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