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少朋 王曉芳
龍獅運動商業表演現狀及對策
司少朋 王曉芳
(西南醫科大學 體育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對促進龍獅運動產業的發展以及龍獅文化的傳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對龍獅運動商業表演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我國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存在市場需求小、運動員水平低、經營理念落后等問題,并從政府、學校、俱樂部三個維度提出了改善我國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市場的措施。
龍獅運動;商業演出;民族傳統體育
龍獅運動是一項自發的、以娛樂為主的中國民間傳統文化活動,包含了武術、舞蹈、音樂、技巧等文體元素,主要通過競技龍獅、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和校園龍獅三種形式活躍在社會上。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中指出:“體育競賽表演產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應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體育競賽表演業市場化、產業化的過程中,進而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商業性體育賽事的快速發展”。極具觀賞性的龍獅運動商業表演是體育競賽表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文化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它是指節日慶典、店面開業、婚慶等喜慶節日組織龍獅運動表演的經營活動,在我國的商業表演市場中占據了一定的份額,是推動體育產業向縱深發展和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引擎,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近年來,我國龍獅運動社會組織團體在數量上大幅增加。1995年國際龍獅總會成立至今,我國省級龍獅運動協會的會員單位已達169個,包括政府組織的龍獅協會、學校開設的校園龍獅協會以及民企投資的商業龍獅俱樂部[1]。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政府組織的龍獅協會共58個,占我國龍獅運動社會組織團體總量的34.3%;校園龍獅協會共65個,占我國龍獅運動社會組織團體總量的38.5%;民企投資的商業龍獅俱樂部共46個,占我國龍獅運動社會組織團體總量的27.2%。在民企投資的46個商業龍獅俱樂部中,廣東省以10個龍獅俱樂部的絕對優勢占據我國民企投資商業俱樂部總數的21.7%,充分說明廣東省龍獅運動更加普及、社會化程度明顯高于別的省市。
表1 各省市龍獅運動社會組織團體數量
龍獅運動商業表演有地面舞獅表演、道具類舞獅表演和傳統舞龍表演三種形式。地面舞獅表演,以暖場和儀式為主,暖場一般以模仿獅子的一些習性、喜怒之情等小動作加上和觀眾的互動等來吸引大量人氣;儀式一般分為點睛、采青和醒獅納福三個環節,點睛,是由領導手持朱砂毛筆,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進行醒獅點睛,點睛結束后在獅子嘴里放上紅包,以表儀式結束;采青則是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舞獅活動的高潮,在醒獅點睛環節結束之后,獅子開始活躍起來,兩獅于舞臺或人群之中,打鬧嬉戲,同時會慢慢靠近掛“青”的地方,待獅子采到了生菜,領導迎獅接菜,或是將采到的生菜放嘴里撕碎然后撒于地面。納福則是采青環節結束后,完成一些套路動作,來寓意“醒獅納福”。道具類舞獅表演,常見的有梅花樁、高桿、長凳和3D大屏互動秀,具有驚險刺激、觀賞性強的特點,視覺效果更加飽滿,對舞獅隊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場地要求嚴格,演出成本高,因此道具類舞獅表演相對于傳統地面舞獅表演在業務開展方面有它的局限性,其中3D大屏互動秀,是將傳統舞獅與LED大屏幕中所播放視頻結合起來,與視頻中虛擬場景配合表演,雖說是相對于傳統舞獅表演的一個創新,但其視頻制作成本大,舞獅隊員也需要長期的練習,所以在市場中極為少見。傳統舞龍表演場地要求過大,費用較高,表演一般為十人,一人龍珠,九人龍身。常見舞龍動作有八字舞龍、游龍、鉆龍和跳龍,還有許多造型類動作,單場表演時長在8-10分鐘。
龍獅運動在其兩千多年的發展中歷代相傳、鼎盛不衰,伴隨著體育競賽表演業的發展,已發展成為極具民族特色、觀賞價值極高的體育表演項目。商業龍獅俱樂部中教練員大多來自中南大學體育學院、華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及廣州體育學院等高校畢業生,其在校期間學習相關的專項課程,畢業后轉至商業龍獅俱樂部中從事教練員工作[2]。而龍獅運動表演者則是身體素質較好的體育運動愛好者或體育專業在校學生,通過簡單學習龍獅運動的基本動作利用閑暇時間參加一些商業表演,并非俱樂部正式成員,通常在演出時臨時組隊完成表演,俱樂部中長期從事龍獅運動表演者數量有限,很難有配合默契的隊員同時上場完成演出,使得龍獅運動的表演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合理經營是一個組織持續生存和發展、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必須具備的一項組織能力。龍獅運動商業表演作為一個新興的表演項目,在競爭激烈的商業表演市場中不僅要和同行競爭,同時還要和發展相對成熟的其他表演項目進行競爭,對其管理層建設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商業龍獅俱樂部中的經營話語權集中在投資者的手上,投資者大多是從事龍獅運動的表演者,擁有較強的龍獅運動專業技能,在宣傳推廣、市場營銷等方面卻存在一定缺陷。因此當前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市場主要是婚慶、會議、開業等活動,過多依賴于活動公司的介紹,自己宣傳得來的顧客相對較少,俱樂部的營銷手段顯得平淡單一。
目前,我國的龍獅商業表演市場主要集中在廣東省。由于各地風俗習慣、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其他省份存在的龍獅運動團體大多數都是由當地政府組織的龍獅協會或學校開設的校園龍獅專項班,龍獅表演只有在一些傳統的節日慶典由龍獅協會組織才能呈現在大眾面前,更多的是將其視為義務的社會服務;而以企業、個人進行商業投資并且專門從事龍獅商業表演俱樂部的缺乏,使得這些省份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市場難以開發,進而導致整個龍獅表演市場發展處于停滯階段。而廣東省的龍獅運動從業者早已像其他成熟體育項目俱樂部一樣,開始了有償演出,加之龍獅運動在廣東省的深厚底蘊,省內高校逐步重視龍獅運動的傳承,在此市場需求下,出現了小規模的龍獅器材制造商,并且規模不斷擴大,器材質量不斷提高,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廣東省龍獅運動的發展與普及,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龍獅運動的局部發展。
動作創新是提高龍獅表演觀賞性的保證,進而影響著龍獅商業表演市場的發展前景。動作的創新離不開專業的龍獅運動員,龍獅俱樂部的表演者大多是體育運動愛好者,雖然在龍獅商業表演中可以完成一些規定的動作套路,但大多以娛樂為主,動作簡單樸實,帶給觀眾的視覺沖擊感尚有欠缺。龍獅運動較其他運動項目而言發展緩慢,專業運動員相當匱乏,且作為一項較為劇烈的運動,運動員會受到傷病困擾,過早的離開賽場。而龍獅表演需要多人協同配合完成,一個團隊的運動員之間還需要較長時間的一個磨合期,因此新隊員的培養訓練往往不能迅速完成,導致當前龍獅表演團隊都存在隊員水平能力不一,出現“青黃不接”現象,高水平的表演主要依靠團隊的核心,隊員傷病或者老隊員的離隊都影響著一個團隊的整體表演效果。
以企業、個人進行投資運營的龍獅商業表演團隊經營理念相對別的商業演出團隊較為落后,運作手段單一,難以把團隊作為一個企業進行管理,無法正視龍獅商業表演市場,龍獅運動表演團、表演者以及活動方之間的關系。在龍獅表演俱樂部的團隊中管理層為體育專業龍獅運動員居多,缺少經營管理營銷方面的能力,且各個龍獅表演團體之間缺少交流合作,龍獅商業表演市場無法形成統一的集定價、服務以及售后等于一體的科學的體系,導致我國龍獅商業表演市場發展緩慢,落后的營銷水平無法與商業表演市場中的其他演出項目相抗衡,處于一種零散無規劃的狀態,制約了龍獅商業表演市場化的可持續發展。
龍獅商業表演市場是近幾年興起的新興行業,社會認知度相對較低,但作為我國傳統的民間項目,其開發價值及發展潛力巨大,應該打破地域的限制,利用海報、媒體等方式宣傳龍獅運動,將具有民族特色的龍獅文化以及現代化的龍獅表演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普及,提高龍獅運動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使龍獅運動廣為人知。在一些節日慶典上龍獅協會應當以有償服務和無償服務相結合的形式在社會上進行龍獅表演,一方面可以讓龍獅運動在世人面前展示,宣揚龍獅文化,另一方面通過表演獲取部分經濟收入,間接的依靠社會力量實現自負盈虧。各地政府結合當地的龍獅運動發展現狀,鼓勵龍獅運動進入商業表演市場,為龍獅商業表演市場注入生機活力,提高龍獅商業表演的知名度,使龍獅運動與市場經濟接軌,迅速市場化,實現龍獅運動商業表演的健康持續發展[3]。
迅速打開龍獅運動培訓市場,為各地的龍獅運動愛好者營造一個龍獅組織,定期進行技能訓練,從龍獅運動愛好者中選材,培養出龍獅商業表演市場需要的專業運動員。各高校在體育教學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舞龍舞獅專項,保證我國龍獅運動教練員、運動員等后備人才的供給,龍獅運動專業教練員還應運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創編出更多的表演套路,豐富演出內容,盡可能的消除觀眾的審美疲勞。通過政府、高校等機構共同推動我國龍獅運動商業表演市場的發展[4]。同時,龍獅運動作為傳統的民間藝術,應當與時俱進,適應龍獅運動逐步競技化,在保證動作規范化、難度化的同時,尊重龍獅表演的藝術性、趣味性、大眾性。在更新套路的同時應賦予龍獅表演主題時代氣息,制作3D龍獅表演的動態MV及夜光龍獅、冰上龍獅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龍獅運動商業表演的觀賞性。利用已退的陳舊道具緊抓對新隊員的培訓,適應龍獅運動新老隊員交替的節奏,解決隊內“青黃不接”的現象。
龍獅商業表演的服務主體是活動方,首先要為活動方帶來效益,滿足活動方的需求是龍獅商業表演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就目前我國龍獅商業表演市場來看,龍獅表演團體首先要加強自身隊伍建設,聘用擅長營銷管理的專業人才管理團隊,加強與同行競爭者以及中介公司的密切合作,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市場需求合理定價,形成統一的標準,共同分析商業表演的細分市場,結合自身特點,挖掘龍獅商業表演市場的前景[5]。作為商業表演市場中新興的一個表演項目,龍獅商業表演在營銷過程中要找準定位,做好龍獅表演的廣告宣傳、人員推銷等,面對抖音等短視頻行業的迅速崛起,俱樂部可以適當安排人員進行網絡運營,通過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宣傳自己,提升團隊知名度。同時要與時俱進,結合新時代的科技產物不斷對演出內容進行豐富創新,提升演出質量,呈現出更精彩的演出效果,在整個商業表演市場中打出自己的品牌和聲譽,擴大商業表演市場的份額。
龍獅商業表演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與時代相結合的產物,在市場經濟下,龍獅運動的逐步市場化、商業化為我國的體育產業注入了新的生機。龍獅運動商業表演雖然起步較晚、發展緩慢,但經過數十年的摸索,已經與娛樂、婚慶、開業、會議、旅游等行業有了密切的聯系,在商業表演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如果結合社會的需求合理開發利用,將在商業表演市場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推動龍獅運動的發展及龍獅文化的傳承。
[1]http://dragonlion.sport.org.cn/home/xhgg/2020/0811/353097.html.
[2]嚴燕.推進江蘇高校龍獅運動發展的路徑探索:校地共建謀求雙贏[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9):184-186.
[3]陳祥偉,郭林.市場導向下營造云南省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環境[J].當代體育科技,2021, 11(18):203-205.
[4]張盈杰.中國高校體育專業龍獅運動的發展路徑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22):62-63.
[5]劉文濤,雷東濤,張程飛.高校舞龍舞獅俱樂部運行機制及推廣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4):186-188.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uestions of Commercial Performance of Dragon and Lion Sports
SI Shaopeng, etal.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 Sichuan, China)
西南醫科大學校級科研項目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體醫融合導向課程設置研究”(項目編號:2020TYZD003);四川省第二批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527)。
司少朋(1996—),碩士生,研究方向:社會體育指導。
王曉芳(1971—),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