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豪
2020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進球特征分析
何世豪
(武漢體育學院 足球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比較分析法以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的進球特征為主線,對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51場比賽的142個進球進行剖析,從進球的數量、時間、方式、部位、區域以及傳球次數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顯示:2020歐洲杯進球總量和場均進球數明顯高于改制后的2016歐洲杯足球賽;進球時間段較為均勻,下半場進球率高于上半場,尤其在下半場開場后前15min內進球最多;以點球點為中線的兩側罰球區是產生進球最多的區域,進球率遠遠高于其他射門區域;直接搶點射門仍是主要得分方式;進球部位以右腳為主,左腳和頭球進球明顯增多;球門的左右兩個下角和上角,也就是A區,是球員進球率最高的區域,其他球門區域進球率相對較少;進球前的傳球次數集中在0-4腳以內。
足球;歐洲杯;進球;特征分析
歐洲足球錦標賽,也稱歐洲杯,從1960年舉辦至今已達16屆,是一項由歐足聯舉辦,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作為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賽事之一,所表現出來的比賽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現代足球變化的特點,尤其在進攻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最先進、最一流的技戰術打法。為此,文章通過對第16屆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階段的142個進球(不包括點球大戰進球)進行全面統計分析,旨在掌握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賽進球的特點及規律,為我國各級各類足球隊訓練和教學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以2020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24支球隊51場比賽的142個進球(不包括點球大戰進球)特征為研究對象
1.2.1文獻資料法
以“足球賽+進球”為關鍵詞在知網查閱了關于足球進球的大量期刊論文,著重查閱了關于世界杯、歐洲杯等大型足球賽事進球特征分析方面的文獻,并查閱了央視網關于2020歐洲杯足球賽的資料,為文章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
1.2.2錄像觀察法
圖1 射門進球區域劃分
圖2 球門區域劃分
將2020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階段所有比賽錄像下載并進行反復觀看與分析,對本屆比賽產生的142個進球從進球數量、進球時間、進球方式、進球部位、進球區域、進球前的傳球次數等特征進行統計分析[1]。觀看比賽中為了方便統計和觀察,將進攻半場劃分為不同的9個區域(見圖1),將球門依據進球守門員撲救難度劃分為4個區域(見圖2)。
1.2.3數理統計法
將觀看錄像及資料所得的數據運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并將得出的進球數據進行分類統計與分析。
1.2.4比較分析法
將2020歐洲杯足球賽與2016歐洲杯足球賽的進球情況和基本特征進行對比,以便對足球比賽進球的規律與特點進行深入分析。
歐洲足球錦標賽于2016年改制,從原來的16支參賽隊伍增加到24支參賽隊伍,比賽場次也從原來的31場比賽,擴增到51場比賽,比賽和隊伍的增多,必然會導致進球數量的增多。經統計發現本屆歐洲杯同上一屆在隊伍數量和比賽場次相等的情況下,進球數明顯高于上屆。
表1可見,在2016歐洲杯決賽階段的51場比賽中,總進球數108個,場均進球2.12個,其中小組賽36場進球69個,場均進球1.92個,淘汰賽15場進球39個場均進球2.6個;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的51場比賽中,總進球數142個,場均進球2.78個,小組賽36場進球94個,場均進球2.61個,淘汰賽15場進球48個,場均高達3.2球,相比之下,無論是總進球數,還是場均進球數,都高于2016歐洲杯,尤其是在場均進球數上,更是碾壓2016歐洲杯[2]。通過觀察得出,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1)2016歐洲杯小組賽的新賽制,歐洲各支球隊之間的實力日趨平均,對抗日益激烈,對空間爭奪越來越重視的結果[3]。使得多數球隊更傾向于功利務實的技戰術打法,防守上多采取保守策略,導致其進攻端數據不高,2020歐洲杯進球數的增多說明如今的歐洲球隊不再僅局限在做好防守上面,而是對進攻的技戰術方面有所加強。(2)攻勢足球依然是主要發展趨勢,2020歐洲杯冠軍意大利隊在主教練曼奇尼的帶領下一改以往的防守反擊打法,堅持以進攻為主的開放式打法(3)新規則的修改和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部分球隊的打法,例如新規則中有關于發球門球的改動,使得許多球隊在對方發球門球時就會選擇高位壓迫,包括裁判組在比賽的判罰尺度,都越來越趨向于鼓勵進攻,這也是進球數的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
表1 2016-2020歐洲杯各階段進球數以及場均進球數對比
表2 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進球時間段統計
按照《現代足球運動高級教程》對比賽時間的劃分標準,以15分鐘為一個階段,將90分鐘的常規時間段劃分為6個時間段,加上下場比賽結束前的傷停補時以及加時賽兩個時間段,共劃分8個進球時間段對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進球時間特征進行統計分析(見表2)。由表2統計結果來看上半場的進球數量為52個,進球率為36.7%;下半場進球數83個,進球率為58.4%,全場比賽結束前傷停補時階段進了7個球,進球率為4.9%,而在加時賽階段,沒有一個進球,意味著本屆比賽所有進入加時賽的隊伍都沒能取得進球,最終通過點球大戰決出勝負。通過數據可以看出2020歐洲杯進球高峰期集中在下半場的三個階段,其中46-60分鐘是進球率最高的階段,通過上半場的相互試探和拉鋸戰,雙方的教練組根據上半場隊伍和對手的表現做出針對性的排兵布陣,對本方隊伍的技戰術做出及時調整,加上球員在休息15分鐘后,體能得到恢復,身心也得到迅速調整,比賽逐漸進入大開大合的15分鐘,即出現了全場比賽進球率最高的時間段。相比之下61-75分鐘的進球數少于下半場其余階段,這個時間段誕生了23個進球,進球率為16.2%,這是由于隨著比賽的進行,雙方球員的體能不斷消耗,相比于下半時開場的大舉進攻,有了一定趨于平穩的態勢。下半場結束階段76-90分鐘是進球的高峰期,共打進29個球,進球率為20.4%,此階段是比賽的決勝階段,領先的一方希望保持或擴大取得的成績,而落后的一方,則會想盡一切辦法扭轉戰局,爭取扳平比分甚至反超而大舉進攻,再加上此階段雙方球員的體能均已出現下滑趨勢,可能導致球員技術動作變形、盯人不緊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導致這個階段進球數增多。
表3 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進球方式統計
由表3可知,在本屆歐洲杯的142個進球中,直接搶點進球數達到65個,占總進球數比重45.8%,可見直接搶點射門進球仍是主要的進球方式。這表明現代足球對時間、空間爭奪日益激烈的現狀,直接搶點射門的速度最快,在隊友的最后一傳時瞬間搶點完成進球,留給對方隊員和守門員的反應時間最短,射門的威脅也最大,也體現了在現代足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各個球隊更加注重在高對抗情況下完成射門,在前場留給隊員處理球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在接球前就做好充分的射門準備,往往更容易產生進球[4]。運球突破射門進球數最低,只有7個,進球率僅為4.9%,一方面,現代足球發展更加趨于整體,注重攻守平衡,防守強度的提高和對重點球員的重點盯防,會導致個人高強度的表現受到限制,因此個人長途運球突破射門進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球員拿球選擇突破后,往往會選擇更有把握的得分方式,相較于運球突破射門,球員們更偏向于突破后的傳球,說明隊員們技術動作趨向于簡單高效,通常是在運球突破過后,打破了防守平衡的情況下,選擇傳球給離球門更近更具威脅的隊友,讓他們完成進球,導致搶點射門和接球調整射門的進球率達到62%。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歐洲杯的烏龍進球數達到11個,此前歐洲杯歷史上烏龍球的進球總數為9個,2020歐洲杯一屆的烏龍球就超過了歷史總和,在西班牙與克羅地亞比賽的上半場,西班牙隊門將西蒙接佩德里中場附近回傳球失誤導致烏龍球,這個烏龍球距離達到44.8米,是歐洲杯有史以來最遠的烏龍球紀錄。
由表4可知本屆歐洲杯腳射門進球數為104個,進球率為79.4%,其中右腳進球61個,進球率為46.6%,左腳進球數為43個,進球率為32.8%。由此可以看出在統計的131個進球中(除去烏龍球進球),腳仍是主要進球得分的部位,相較于上一屆,左右腳的進球數都有所提升,這是由于現代足球的發展對隊員的左右腳均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慣用右腳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左腳的使用,高水平的足球運動員,往往不能受到慣用腳的限制,這會很容易成為對方隊員盯防的重點,因此更加全面的腳法和能力已經成為現代足球發展的必然要求。本屆比賽產生的頭頂球進球數27個,進球率20.6%,相較于以往增幅不大,但往往易受到忽視,在比賽陷入僵局或面對密集防守時,邊路傳中球、任意球以及角球的爭頂進球也是主要的進球得分手段之一,通常表現為雙方實力在較為平均時,能利用好頭球的一方,或許會取得進球,尤其在比賽陷入僵持階段,頭球攻門往往是打破比賽僵局的重要得分方式,這也說明破門方式的多樣化,善于利用多樣進攻方式的球隊往往會在比賽中占據主動。
表4 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射門進球部位統計
表5 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進球射門區域統計
射門的區域、守門員的位置對進球得分有顯著的影響,從表5統計的進球數中(不包含球點球和烏龍球),可以看出產生進球最多的區域為以點球點延長線為中線的左右罰球區內兩塊區域,也就是2區和3區這個區域共產生了103個進球,占比84.4%,1、4、5、8四個區域在比賽中的射門角度小,通常是作為最后一傳的主要區域,球員多在此采用傳中球制造威脅,因此沒有進球產生屬于正常現象,在罰球區外的6、7以及9區都有進球,其中就包括捷克隊的前鋒希克在本屆杯賽上打進的一個超遠進球,6、7、9三個區域均屬于遠射區域,由于距離比較遠,留給守門員的反應時間長,導致進球占比不高,產生的進球數不多,但隨現代足球的發展,球員的射術愈發精湛,在久攻不下時,很多高水平球員都會嘗試在罰球區外的遠射,因為遠射也是破密集防守的重要得分方式之一,雖然進球率遠不及直接搶點射門等方式,但通常都是打破僵局的關鍵進球,產生的進球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統計結果表明,產生進球最多的射門區域為2、3區,這些區域角度較好,隊員射門的角度大,而且2、3區離球門較近,球員在此區域選擇的射門方式多樣,留給守門員的反應和撲救時間少,因此有103個進球都來源于此區域的射門,只要能將球傳進2、3區并完成射門從理論上來說就會顯著增大進球概率,所以把握好該區域的射門機會,進球率會大大增加。
表6 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球門區域進球統計
通過守門員的撲救難度與射門準確度,將球門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區,在本屆杯賽的所有進球中,球門的A區進球74個,進球率56.5%明顯高于其他區域(見表6)。通過研究球門區的特征,發現A區分別為球門的四個角,守門員對這個角度的來球很少可以撲救成功,即便是觸碰到球也很難改變球入門的方向,尤其是球門左右兩個上角,這個角度對于守門員幾乎是撲救不到的,但同時也對球員的射門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對于大部分的邊路球員來說,內切射門得分是重要的進攻得分手段,通常在內切后的射門都會選擇瞄準球門反角,用腳內側兜射球門遠角,這樣得分率最高,守門員的撲救難度也最高。球門A區的兩個下角,也產生了相當一部分的進球,大部分來自于球員接球調整射門和搶點射門,球員在接傳中球后的頭球擺渡也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由于守門員站位的原因,兩個角離身體較遠,而且在相同反應時間內,兩個下角需要守門員的身體騰空再落地,所以一般不容易撲救,造成此區域射門多,進球率高[2],也體現了現代球員在射門技術上的不斷進步,球員在平常射門訓練時,可以將四個角作為射門瞄準區,教練員提供射門分值訓練,使隊員在射門訓練中選擇等級高的區域射門,從而提高射門進球的質量。而C、D區的進球數37個,進球率28.3%,這個區域的射門基本來自球員近距離的搶點射門,由于離球門太近,守門員即使站位很好也難以撲救高速運動的球,因此也產生了一定數量的進球,但是距離如果較遠的射門射向C、D區,通常不會打破守門員的五指關,這也是這些區域進球不多的原因之一。
表7 2020歐洲杯決賽階段進球前傳球次數統計
由表7的數據顯示,本屆杯賽絕大部分進球來自0次(補射、球點球、直接任意球進球)和1-4次內傳球后完成的進球的個數為135個,進球率達95.1%;5次傳球進球為6個,進球率為4.2%;而6次以上的傳球只產生了1個進球。5次及以上的傳球后的進球率僅為4.9%,說明5次及以上的傳球后再產生進球在現代來說,是非常不易的。而這些數據也充分說明了,現代足球要求簡捷高效的進球,講究在看似平穩的傳控過程中,球員突然地內切或者直塞,通過節奏的變化撕破對方的防線。通過4次及以內的傳球來完成射門,以此來向對方球門制造威脅,盡可能少的傳球體現在進攻的速度上,球員們快速的前叉跑位和傳球,迫使防守隊員來不及組織好嚴密的防守線,在這種情形下進攻一方則有更多的施展空間來完成進球。而隨著比賽激烈程度的逐步提升,球員們的身體也愈來愈強壯,攻防兩端的對抗不斷增強,這要求進攻隊員傳球的速度、準確性以及合理性都要不斷加強與完善,對于整體實力一般的球隊6次及以上的傳球已經是對球員們技術能力的極大考驗,能夠完成好并且產生進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可以通過多次耐心的傳導球來尋找對方防線的漏洞完成射門,又可以在前場進行高位逼搶,斷球以后通過簡短的傳球形成射門,或是在中后場直接發起長傳來撕破對手防守,快速完成射門[5]。
3.1.1 本屆歐洲杯決賽階段的51場比賽中,總進球數142個,場均進球2.78個,小組賽36場進球94個,場均進球2.61個,淘汰賽15場進球48個,場均進球高達3.2個,總進球數、場均進球數等各項數據都高于2016歐洲杯,在場均進球數上,也明顯高于2016歐洲杯。
3.1.2 本屆歐洲杯決賽階段的比賽中,46-60分鐘是進球率最高的階段,上半場的進球數量為52個,進球率為36.7%;下半場進球數83個,進球率為58.4%,下半場的進球率明顯高于上半場,而所有進入加時賽的隊伍,都沒有產生進球,以點球大戰決出勝負,球隊都傾向于在常規時間內結束比賽。
3.1.3 在2020歐洲杯的142個進球中,直接搶點進球數達到65個,占總進球數比重45.8%,可見直接搶點射門進球仍是主要的進球方式,烏龍球進球達到史無前例的11個,超過以往歐洲杯的總和,體現出現代足球隊時間、空間的控制與爭奪更加激烈。
3.1.4 在進球部位上,腳仍是主要進球得分的部位,相較于上一屆,左右腳的進球數都有所提升;頭球進球是容易被忽視的一種關鍵進球方式,也占據了相當一部分進球比例。
3.1.5 本屆歐洲杯的射門在2、3、6、7區這些區域較容易產生進球,尤其是2區和3區,進球率遠遠高于其他區域,6、7區的射門雖然進球率不高,但往往都是打破僵局的關鍵遠射。
3.1.6 球門的左右兩個下角和上角也就是A區,產生進球74個,進球率56.5%明顯高于其他區域,是球員射門進球轉化率最高的區域,其他區域的進球威脅相對較低。
3.1.7 本屆杯賽絕大部分進球前的傳球次數集中在4腳及以內,基本來自0次(補射、球點球、直接任意球進球)和1-4次內傳球后完成的,進球的個數為135個,超過4腳傳球以后,進球率明顯下降。
3.2.1 攻勢足球發展迅速,高水平足球隊伍不再僅局限在做好防守上面,對進攻的技戰術方面有所加強,攻守平衡是贏得比賽的奧義所在,在各級訓練中,防守訓練和進攻訓練同樣重要。上下半場比賽開始階段是比賽中較易產生進球的階段,比賽開始前針對對手的準備要充分,球員能迅速進入比賽狀態, 因此教練員在比賽臨場的指揮上應有針對性的布置。
3.2.2搶點射門仍是主要的進球方式,在訓練中應注重在高對抗情況下完成射門,加快平時訓練和比賽時的攻防節奏,讓場上隊員反應和處理球的時間減少。強調隊員的左右腳均衡能力,在訓練中加強非慣用腳得分練習,此外,在比賽中加強破密集防守練習,邊路傳中球和定位球的頭球練習必不可少。
3.2.3 在射門的區域選擇上,盡量將球推進到2、3兩個區域,這兩個區域形成射門轉化為進球率最高。在面對密集防守時,6、7兩個區域的射門空間較2、3區域更大,處理時間更長,在平時的射門訓練中應當訓練隊員具備良好的閱讀比賽的能力,即在合理的區域選擇射門。
3.2.4 在訓練中,嚴格要求運動員射門的角度、力量來應對現代足球守門員技術能力的提高,進球門的區域位置一定程度上代表射門的質量,射門的質量提高,進球率便會提高。教導球員減少無效傳球,在組織進攻或由守轉攻時敢于冒險,才能踢出撕破防線的威脅球,在不安全或者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球控制住,慢下來組織進攻。
[1]劉凱.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進球特征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39(3):76-81.
[2]宋承良.我們將如何回憶這屆歐洲杯?看著數字就有畫面了[EB/OL].央視網:https://eurocup.cctv.com/,2021.06.11-2021-7-11.
[3]楊次榆,李秋良,李獻青.世界足球防守發展趨勢研究:2004年歐洲杯防守情況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4):56-59.
[4]王建明,張向陽.2008年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各隊進攻進球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1):67-70.
[5]耿建華,水祎舟.2012年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進球特征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4):110-116.
An Analysis of Go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2020 Euro Cup Finals
HE Shihao
(Wuhan Institute of Sport,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何世豪(1998—),碩士生,研究方向:足球教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