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梅
【摘 要】目的:探究動態心電圖在診斷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我院接受的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為例,依據是否存在癥狀分為研究組(20例,無癥狀)以及對照組(40例,有癥狀),對所有患者均采取動態心電圖檢查,同時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輔助診斷,對比兩組患者指標數據。結果:①研究組患者ST段下移次數、幅度、持續時間數據(11.34±3.53)(0.20±0.06)(32.53±5.60)均高于對照組(3.64±1.12)(0.15±0.05)(14.83±3.64),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②60例患者日間起始心率高于夜間,且心肌缺血持續時間短于夜間且ST位移情況小于夜間,數據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檢驗過程中實施動態心電圖,對患者疾病診斷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冠心病;心肌缺血;應用效果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Diagnosing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ENG Xuemei
ECG Room, Jiaxian People’s Hospital, Yulin, Shaanxi, Yulin Shaanxi 719200, China
【Abstract】Purpos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Holter in the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accepted by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20 cases, asymptomatic)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symptomatic)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re were symptoms.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assisted diagnosis by 24-hour dynamic ECG, and the index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①The data of the number, amplitude and duration of ST segment depression in the study group (11.34±3.53) (0.20±0.06)(32.53±5.6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64±1.12) (0.15±0.05) (14.83±3.64) ,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②The initial heart rate of 60 patients during the day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night, and the dura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was shorter than that at night, and the ST displacement was less than that at night.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data(P<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uring the test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ischemia;Application effect
冠心病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發生率較高的疾病,致病因多為患者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腔出現阻塞情況,影響心肌正常供血進而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引發的一系列癥狀。與有癥狀心肌缺血相比,無癥狀心肌缺血潛在安全風險更大,由于無癥狀會造成患者疾病存在隱匿性,治療難度系數加大,影響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治病理念[1]。
1.1 基本資料
以在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我院接受的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為例,依據是否存在癥狀分為研究組(20例,無癥狀)以及對照組(40例,有癥狀)。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4歲~80歲,平均年齡(62.22±3.36)歲,病情:15例不穩定性心絞痛,15例穩定性心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5歲~79歲,平均年齡(62.35±3.47)歲,病情:18例不穩定性心絞痛,14例穩定性心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將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數據進行計算機比較,比較結果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分組對比。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接受醫學觀察;依從度高。排除標準:≤40歲;>80歲;重度貧血;精神性疾病;合并癌癥/腫瘤;傳染性疾病;心腎功能損傷;資料不完整。
1.2 方法
對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均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檢查過程中涉及的儀器以及設備主要為12導聯的全息動態心電監護儀,同時配合其他輔助系統軟件,實現患者24小時的心電圖全記錄,其中涵蓋V1~V6、I~Ⅲ、avR、avL、avF等。在進行檢驗過程中需要注意將電極位置進行科學安放,同時叮囑患者在檢查中不要緊張,呈現正常的生活狀態即可,正常的工作,運動,休息以及生活等,這種情況下的心動圖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在檢驗中需要輔助負荷運動進行檢查,將檢查過程中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機保存,在軟件輔助下進行數據回放分析,以此進行患者病情診斷。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不同疾病情況患者缺血性ST下移發生情況;患者日間夜間心率 、心肌缺血持續時間及ST段位移情況以及疾病發作時的心率以及ST下降幅度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ST段下降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ST段下移次數、幅度、持續時間數據(11.34±3.53)(0.20±0.06)(32.53±5.60)均高于對照組(3.64±1.12)(0.15±0.05)(14.83±3.64),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日間以及夜間情況比較
60例患者日間起始心率高于夜間,且心肌缺血持續時間短于夜間且ST位移情況小于夜間,數據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冠心病作為目前臨床醫學中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導致疾病發生原因為患者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心肌血液無法供應發生壞死。疾病最為典型的癥狀為心絞痛,同時患者還會存在胸痛、胸悶、心律失常、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疾病發生誘導因素有很多,例如飲食不規律,生活習慣不正確,缺乏運動,身體肥胖等均會導致冠脈供血異常,影響正常的心肌代謝。這種情況下冠心病發生存在明顯癥狀[2]。
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疾病診斷過程中心電圖使用較為廣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疾病確診,但是這種疾病診斷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在疾病診斷中不能長時間進行,而且患者疾病診斷狀態單一。通常情況下當患者心肌缺血未發生情況下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表現為正常,只有發病時心電圖才能有效進行診斷,這種情況下無法對患者真實病情進行掌握,不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隨著臨床檢驗技術逐漸完善,動態心電圖檢驗逐漸在臨床疾病診斷中使用,該種檢查方法是可以長時間對患者機體心臟活動在動態情況下或者靜態情況下均可以進行連續數據記錄的診斷方式,將其實施在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中更加利于病情了解。通過對患者的運動,生活,工作等狀態進行24h監測,可以對患者突然出現心肌缺血情況進行檢出,同時依據ST段下降情況掌握患者心肌缺血發生的嚴重情況,進而可以為疾病治療提供科學依據[3]。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ST段下移次數、幅度、持續時間均大于對照組患者,這一結果主要說明了無癥狀心肌缺血發作情況比有癥狀高。而且由于具有突發性,隱匿性所以危險程度更高。而且在研究中比較了日間以及夜間下心肌缺血發生情況,發現日間起始心率高于夜間,且心肌缺血持續時間短于夜間且ST位移情況小于夜間,說明心肌缺血夜間發生概率更大,這樣主要是因為夜間患者不需要工作,使血小板積聚減少,抗凝血酶增多導致。而且當心肌缺血發生時患者的心率以及ST段下降幅度均較發生前高,這是因為疾病出現交感神經呈現興奮狀態,進而出現心率增加。疾病確診后需要積極指導患者治療,同時加強疾病預防,防止病情加重。
綜上所述,無癥狀心肌缺血由于發作時無癥狀對患者機體健康影響較大,實施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對患者24h自由狀態下心臟活動進行觀察,對突發性心肌缺血有顯著診斷效果,同時對心肌缺血嚴重程度進行判斷,利于實現患者疾病早發現早介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徐子燕.分析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中動態心電圖的臨床應用[J].云南醫藥,2020,41(2):123-125.
[2] 何凱.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應用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2):67-68.
[3] 龔玉萍,王洋.實時超聲心動圖與平板運動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ROC曲線分析[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19,37(6):59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