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邱淼?宋萑
【摘 要】美國課后服務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服務經驗,“放學后計劃”探索成效顯著。政府健全完善法律法規,政府、社會和家長等多方提供廣泛充足資金,課程內容著眼于學生全方面發展,重視高質量師資的儲備與培養為其實施和發展保駕護航。研究和分析美國課后服務的典型經驗與做法,對我國在“雙減”背景下打造高質量的中小學課后服務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課后服務 “放學后計劃” 放學后聯盟
2017年2月24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標志著課后服務正式成為國家政策。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要求各地落實課后服務,切實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進一步加強了課后服務在教育減負中的重要地位[1]。
由于起步較晚,我國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在實踐與發展中遇到諸多問題,如課后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無法獲得充足人力支持,教育收費的敏感性限制學校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后服務時段和時長未能明確,服務內容和形式單一狹窄等[2]。相比較而言,美國的“放學后計劃”(After School Programs)作為解決美國學生放學后無人看管難題的有效探索,在青少年提高學習成績、增強體質和全面發展上有突出成效[3],在課后服務的法律政策、經費保障、場所供給、內容設計、師資配置等全民課后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制度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一、“放學后計劃”的法律政策
美國學齡兒童托管教育的正式立法始于20世紀80年代。加利福尼亞州最先制定并試行了“學齡兒童社區托管法”(SACCCA),內容涉及兒童到校前和離校后的看管服務地點安排、資金來源、具體執行等方面,由州教育部門負責管理。1998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國會設立了“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計劃”(21st CCLC)專門資助“放學后計劃”,并寫入《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這是美國全面推進課后服務的法律基礎,并對開展課后服務實踐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2002年《不讓一個孩子掉隊》(No Child Left Behind)和2015年《每個學生都成功》(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的頒布,是對《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修訂和再授權[4]60。
除國家正式立法外,美國各州也根據本州實際情況及時更新與完善相關項目的法規政策。2002年,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一項被稱為第49號提案的選民倡議公投,啟動課后教育和安全計劃(ASES),并向全州提交高質量申請的中小學提供資金。2002年,田納西州通過教育彩票撥款決議,將無人認捐的彩票資金留給5~18歲學生公共和非營利性的課外項目[5]。
通過不斷更新與完善政策法規,美國的課后服務項目迅速發展,輻射范圍廣泛,目前已覆蓋50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服務對象龐大,根據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最新年度績效報告,該計劃僅在一年內就為200多萬學生提供了服務[6]9-13。
二、“放學后計劃”的經費保障與場所支持
最初的“放學后計劃”由個人發起和資助,在教堂及一些私人場所開展。隨著參與人員和場所數量增多、資金短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逐漸加入管理。目前“放學后計劃”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方面:家長繳納費用,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撥款,其他(基金會、商業組織、宗教組織和個人捐贈等)。根據放學后聯盟(Afterschool Alliance)官方調查,家長繳納費用占據大約76%的資金支持比例,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7]。
家長繳費為“放學后計劃”的常規服務提供了基本的資金支持;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適時的資金援助與項目撥款則維持了特殊時期該項目的平穩運行與穩健推進。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政府通過的價值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援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里就有專門針對課外活動開展的項目撥款,中小學緊急救援基金在2020—2028年將持續對新冠疫情危機期間以及后續的恢復計劃進行中長期的中小學緊急救濟資金援助與指導。
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2018—2019的年度評估報告顯示,美國提供課后服務的學習中心超過80%都是以公立學校為基礎建立起來的[6]9-13。由此可見,在美國“放學后計劃”中,學校仍是課后服務進行的主陣地,實施起來方便安全。此外,學校還通常和社區組織等合作,將校內活動與校外活動結合起來,共同提供符合學生全面發展要求的課后服務活動。根據學生課后服務的內容需要,當地的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志愿服務場所等公益性場所也成為課后服務中心。
三、“放學后計劃”的內容設計
美國課后服務的內容有社區學習、咨詢項目、生理健康學習、安全教育、職業預備學習、作業輔導、體育鍛煉、青年領導力、STEM教育等多種活動[6]9-13,其中具有突出特色并且成效顯著的為職業預備學習與STEM教育。
1. 職業預備學習
20世紀初,在勞動力素質水平無法滿足就業市場需要的背景下,美國職業發展教育理念實現了“從學校到生涯”(School to Career)的轉變。為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中學畢業時為大學和職業生涯做好準備,美國聯邦政府2015年簽署了《每個學生都成功》(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要求加強生涯與技術教育師資培訓、擴大職業指導計劃以及將生涯與技術教育納入全面教育體系等[8]。于是職業指導與規劃學習逐漸成為課后服務的重要內容。
其中一個較為成功的范例是非營利組織鄧恩PAL職業準備項目(Dunn PAL Career Readiness)。它與北卡羅來納州哈尼特縣的各學校合作,幫助學生在不同的工作領域獲得知識和經驗。鄧恩PAL職業準備項目通常于周一至周五下午3:00~6:00進行,為學生提供多種選修課程,如金融素養、貿易工業教育、健康科學、計算機集成技術、電氣貿易、廣播制作技術、營銷創業、工商管理、綠色建筑、烹飪藝術、酒店、旅游等。通過這個項目,學生可以在學校獲得收入和實習學分,以及良好出勤率的既定股權獎勵,當他們畢業時,他們可以獲得任何教育或職業相關的獎勵[9]。同時,學生還可以培養領導能力、就業能力、實踐工作經驗和金融素養。
2. STEM教育
STEM課程旨在將原本分散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課程集合成一個新的整體,是將學生學習到的零碎知識與機械工程轉變成一個探究世界相互聯系的不同側面的過程,強調學生在“雜亂無章”的學習情境中提升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10]。美國將STEM教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出臺STEM教育政策和法案,并持續加大對STEM教育的經費投入,構建了一體化STEM教育體系,呼吁STEM教育組織間的協調與合作,并基于對人才培養需求,不斷提升STEM項目教育質量。2017年9月25日,白宮發布的一份總統備忘錄《增加高質量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機會》特別指示教育部在聯邦撥款中優先考慮STEM教育。同時,STEM教育課程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很多項目降低收費甚至免費,以覆蓋更多低收入家庭學生。
四、“放學后計劃”的師資保障
從事課后托管服務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學校教師(41.7%),還有學校教輔人員、大學生、社區人員、課外中心管理人員、高中生、家長、外包機構人員和其他人員等[6]9-13,分為有償工作者與志愿者兩類。多元的師資不僅為美國開展全民課后服務提供廣泛和高質量的師資支持,也滿足了開展不同類型課后服務項目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需求。
美國也很重視課后服務高質量教師的儲備與培養。美國將職前教師培養和課后服務工作相結合,規定參與中小學課后服務是師范生取得畢業證書的必修內容,并鼓勵有資質的高中生、教育類大學生參與課后服務。2007年美國推行《延伸學習和放學后助教法案》,建議聯邦政府撥款6億美元招募2萬名在校大學生參與延伸學習和“放學后計劃”[4]65。此外,放學后聯盟及相關支持項目組織為課后服務提供者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包括項目闡釋、理念分析、實際操作指南[11],并通過在線會議或線下指導等方式為課后服務工作者提供培訓與指導。
五、“放學后計劃”的經驗與啟示
“放學后計劃”為我國當前課后服務體系的規劃與設計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范例,但考慮到文化、國情和制度背景等差異,我們可以適當借鑒但絕不可盲從。在起步階段,筆者嘗試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 政府立法規范,明確責任主體
“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的一個新嘗試,是由學校等組織團體為放學后無處可去的學生提供的托管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延時服務,具有準公共產品屬性,是學校教育的拓展和補充。因此,政府需要出臺相應政策和指導意見促進課后服務體系發展,既做好保障課后服務穩健發展的頂層設計,又給予學校自由發揮與創新的空間。并且,以法律法規形式明確相關問題:在學校課后服務期間學生安全問題第一負責人是誰?具體收費標準如何劃分?所收費用的使用途徑與支持路徑是什么?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教師的薪酬與績效評定指標與方案如何落實?不同區域如何考慮在背景差異情況下(如省際差異、城鄉差異、校際差異等)促進課后服務的公平性?地方財政與課后服務費用的撥款與支持機制是什么?
同時,學校作為課后服務承擔的主體,應按照相應政策和指導意見明確自身責任,努力提升自身治理水平與治理能力,保障學?;A設施提供,通過績效分配等方式調動學校教職工參與的能動性,加深家校共育深度并提前做好安全等相關應急處理措施與常規服務發展規劃方案。
2. 健全籌資體制,保障服務經費
大部分學者基于中小學課后服務是準公共產品的屬性,認為應該加大教育多元投入,實行“財政撥款+合理收費”等多方經費分擔機制。
一方面,政府應保證課后服務的財政支持,在不同時期依據發展水平與需求靈活撥款,財政資助渠道與使用路徑應全程公開透明,及時更新信息和回應家長關切;另一方面,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梢詳U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社會公益基金會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與捐贈。而且,學??蛇m當向家長收取費用,但需要制訂明確的收費參照細則并報請當地政府審核批準后方能合理使用。收取的費用納入學校財政賬戶,??顚S谩?/p>
3. 擴充師資隊伍,形成培訓機制
充足的高質量師資隊伍是打造高質量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國提供課后服務的主體局限于學校教職工,人員短缺。
政府和相關教育部門可以倡導學校與當地優秀師范學校開展合作,聘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項目規劃,并指導師范生提供相應課后服務,做到課后服務教師隊伍建設與職前教師課后服務培訓實踐的共同發展。
當地教育相關部門對課后服務的提供者,應統一相應準入標準和完善培訓體系,納入課后服務人才庫中,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并提供學習學科教學知識的培訓,提升其教學質量。
學校作為課后服務提供主體,也應進一步加強與家長和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可以邀請家長、學校優秀校友、高校優秀教師和大學生、文體工作者、民間手工藝者、高科技人才、博物館志愿講解員等參與師資建設,聘請其為學校兼職課后服務導師,定期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規劃、手工制作、體育鍛煉、文藝教學、STEM教學等課后服務活動。
4. 完善課研體系,豐富服務內容
當地教育部門可引領組織區域內不同學校之間加強溝通協作,做到教研員、一線課后服務工作者、社會參與者有序高效溝通與交流,依據本地特色文化、歷史、生態等優質資源,利用社會資源如博物館、公園、少年宮、農場等,攜手打造優質校際課后服務課程體系,節約人力資源與物力成本,將優質案例和做法編入優質課后服務活動庫,提供交流與借鑒平臺。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EB/OL].(2021-07-24)[2021-11-03].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
[2] 楊清溪,鄔志輝.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落地難的堵點及其疏通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21(Z2):42-49.
[3] 都曉.“雙減”背景下的課后服務研究述論[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4):23-34.
[4] 張亞飛.主要發達國家中小學課后服務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20,47(2).
[5] Afterschool Alliance.State Efforts in Afterschool Legislation and Funding[EB/OL].(2021-03-05)[2021-10-29].http://www.afterschoolalliance.org/policyActionDevStatePol.cfm.
[6]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1st CCLC)analytic support for evaluation and program monitoring:An overview of the 21st CCLC performance data:2018-2019 (15th report)[R].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020.
[7] Roadmap to Afterschool for All:Examining Current Investments and Mapping Future Needs[EB/OL].(2009-05)[2021-12-01].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06749.pdf.
[8] 周蕾,趙中建.技能危機下的職業教育改革——美國《加強21世紀生涯與技術教育法案》述評[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15):67-73.
[9] Dunn Police Athletic & Activities League.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 Program offered in the Dunn PAL Afterschool Programs[EB/OL].(2021-08-24)[2021-12-03].https://dunnpal.org/career-ready.
[10] 鐘柏昌,張麗芳.美國STEM教育變革中“變革方程”的作用及其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4(4):18-24+86.
[11] Afterschool Alliance. Afterschool Webinar:From Youth Served to Youth Led:How to build an intergenerational team for impact [EB/OL].(2021-12-01)[2021-12-03].http://www.afterschoolalliance.org/webinars.cfm.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多重熏陶理論下家庭學校社區關懷型教育共同體的創建”(項目號:17YJA880066)成果。
(作者單位:1.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貴州省畢節市金沙教育研究院附屬第二實驗小學;3.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貴州省畢節市金沙教育研究院)
責任編輯: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