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沛 賀澤明
征兵宣傳是高校征兵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調動大學生參軍入伍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是確保圓滿完成大學生征兵工作的重要保障。 “宣傳工作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提升參軍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征兵宣傳工作的時、度、效,調動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積極性,鼓勵大學生積極投筆從戎,對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提高部隊兵員素質、促進部隊現代化建設以及實現新時代強國夢與強軍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現狀
毛澤東主席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曾提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現代戰爭手段的核心是科技水平和信息能力,這也決定了現代軍人必須是具備先進的軍事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國家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形勢下的戰略方針,推進實施人才強軍、科技強軍,推進我國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因此,征集大學生參軍入伍,可以從源頭上提高兵員質量,是新形勢下加快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兵源質量、優化部隊兵員結構、加快科技強軍、推動軍隊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黨和國家賦予高校的新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特別是在戰爭形態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高技術廣泛運用于軍事領域的今天,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決定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因此,只有不斷提高在校大學生征集比率,為部隊輸送更多高素質兵員,才能加快實現我國國防現代化,進一步提高部隊戰斗力,實現強軍目標。
近年來,為了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學生參軍入伍,國家在學費資助、家庭優撫、助學金發放、復學升學、就業服務等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優惠政策,逐步完善配套措施,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軍入伍并已逐步成為兵源的主體,但仍然存在著大學生參軍意愿不高、優質兵員少、自我淘汰多、留隊比例低等問題。找到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特別是探明大學生為什么參軍意愿不高的問題,摸清他們的入伍動機和想法,既是我們做好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的切入點,也可以據此查找我們在宣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點。
二、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調查與結果分析
為摸清大學生的入伍動機,掌握他們接觸、了解征兵工作的途徑以及他們對國家優惠政策的滿意程度和對參軍入伍的真實意愿,從而探索更加有效的征兵宣傳方式,筆者對本校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0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552份,參與本次調查的大學生涵蓋了男女生、不同年級、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一)大學生參軍入伍意愿調查
在是否關注大學生參軍入伍這個問題上,28.94%的學生選擇“關注”,63.29%的學生選擇“偶爾關注”,選擇“從不關注”的只有7.76%。
在是否想參軍入伍這個問題上,9.96%的學生選擇“很想”,20.72%的學生選擇“比較想”,46.29%的學生選擇“可以考慮”,根本不考慮的占13.07%,另外還有9.96%的學生表示說不清楚。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絕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比較關注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并且選擇“很想”或“比較想”參軍入伍的學生占到了30.68%,另外還有46.29%的學生表示可以考慮,只有13.07%的學生表示根本不考慮參軍入伍問題。這說明,隨著國家征兵優惠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大學本科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對高校大學生,特別是省屬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學生來說,參軍入伍對他們有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二)大學生獲得參軍入伍信息渠道調查
在回答“你通過什么渠道或希望通過什么渠道獲得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相關信息”這一問題時,有50.39%的學生選擇了“廣播電視”,47.81%的學生選擇了“官網公布的征兵信息”,有46.71%的學生選擇了“學校或學院網站”,選擇“學校或學院海報、條幅”“微信公眾號”“學院通知”的分別排在了4-6名,選擇“親朋好友告知”的也有21.32%,選擇“完全不知道相關信息”的學生只有1.57%。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是通過國家或是學校公共渠道獲得的征兵工作相關信息,微信公眾號等新傳播手段的推廣力度還不夠,在學校要求各學院將征兵工作相關程序、國家優惠政策等征兵信息宣傳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下,通過學院通知獲得征兵信息只排在第6位,也說明學院在這項工作上落實力度還不夠,主動宣傳動員還不到位。
(三)影響大學生參軍入伍意愿調查
在回答“國家哪些優惠政策可以提高你的參軍入伍意愿”時,50.55%的學生選擇了“在部隊可以考軍校,有機會提干”,50.24%的學生選擇了“國家資助學費”,43.65%的學生選擇了“國家發放入伍大學生義務兵家庭優撫金”,43.57%的學生選擇了“國家設立了退役大學生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43.5%的學生選擇了“退役復學后國家發放助學金”。
在回答“你想入伍的原因是什么”時,53.45%的學生選擇了“到部隊接受鍛煉,有利于今后自己的發展”,46%的學生選擇了“保家衛國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擔當”,40.44%的學生選擇了“在部隊有機會考軍校、提干、轉士官”。
在回答“你不想入伍的原因是什么”時,37.46%的學生選擇了“部隊生活艱苦,訓練強度大難以適應”,36.99%的學生選擇了“很想參軍,但自己身體、年齡等不符合條件”,28.61%的學生選擇了“部隊管理太嚴格,沒有自由”,選擇“家人不愿意”的也占到了14.34%。
在回答“你認為誰最能影響你的參軍意愿”時,69.75%學生選擇了“家人”,27.12%的學生選擇了“同學、朋友”,12.07%的學生選擇了“老師”,認為受明星偶像影響的只有4%,認為沒有人能影響自己的占到了7.68%。
在回答“新生軍訓或軍事理論課對你的參軍意愿有無影響”時,選擇“有,決定下一步去報名參軍”的為9.72%,選擇“有,提高了自己的參軍意愿,但還沒做最后決定”的占到了57.76%,表示沒有影響的為30.56%,認為降低了自己的參軍意愿的1.96%。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考慮參軍入伍的學生更為注重自己今后人生的發展,而部隊為入伍大學生提供的鍛煉、提升、發展平臺是吸引大學生參軍入伍的首要因素。此外,資助學費、發放家庭優撫金、助學金等經濟補助對學生參軍入伍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通過軍訓、軍事理論課、日常國防教育活動等加強對學生的國防教育,增強他們的愛黨、愛國、愛軍的情感,也是提高他們參軍入伍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基于以上認知,高校建立軍事愛好者協會等平臺,通過組織日常軍事訓練和豐富多彩的軍事活動,讓學生提前了解部隊、適應部隊,增強對部隊的認同感,同時可以增強學生體質,消除學生的參軍顧慮。當然,高校也應當把學生家長納入征兵宣傳范圍,讓家長了解國家征兵優惠政策,讓家長認識到參軍入伍,經過部隊熔爐錘煉,會更有利于孩子發展成長。
三、改進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將本次調查結果與往年其他同志的研究結果相對比,發現大學生對參軍入伍的關注度和參軍意愿,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家出臺的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力度也越來越大,進一步調動了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積極性;二是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參軍入伍工作,制度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宣傳力度不斷提升,讓更多大學生有機會接觸、了解到參軍入伍工作;三是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參軍入伍作為了就業的一項選擇。針對以上調查結果,如何進一步擴大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宣傳覆蓋面。高校要充分發揮全國征兵網、學校和學院網站等主流宣傳渠道的作用,要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網站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礎上,高校還要加強微信、QQ、短信、易班等網絡宣傳平臺的使用,發揮這些平臺短平快、易傳播、易接受的優勢。同時,高校也要發揮好軍事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以及退役復學學生和學生骨干的作用,在新生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課講授過程中加入征兵宣傳內容。
另外,從調查結果來看,只有33.86%的學生選擇是通過“學院通知”渠道獲得相關參軍入伍信息,說明學院在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上重視程度還不夠,落實還不夠好。因此,各二級學院應采取專題講座、主題班會、主題演講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共同做好大學生參軍入伍宣傳工作,學校征兵主管部門也要進一步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并采取對各學院征兵宣傳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定期通報、參軍入伍指導計劃細分到各學院等形式,來調動學院積極性,主動做好征兵宣傳工作。
(二)確定宣傳重點,增強宣傳精準度。首先,在對大學生進行征兵宣傳的過程中,高校要注重宣傳重點的有效傳播,如大學生參軍入伍后在部隊有機會考軍校、提干、轉士官;國家設立了“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國家資助學費并發放家庭優撫金、助學金;參軍入伍、保家衛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和責任擔當;軍隊是個大熔爐、大學校,能夠磨煉個人意志、有利于個人成長和今后的人生發展等。其次,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在宣傳內容的制作上要做到短而精,根據在校生、畢業生、男兵、女兵等人群關注重點的不同,分門別類地制定有針對性的宣傳內容,避免篇幅過長。第三,要根據上下半年征兵重點對象的不同,確定不同的征兵宣傳對象,比如上半年國家重點征集各級各類院校往屆畢業生、高職高專畢業班學生和各類社會技能人才,下半年重點征集大學應屆畢業生、在校生和高校新生等,而本科院校也可以據此來上下半年調整征兵宣傳工作的重心。
(三)豐富宣傳手段,提高宣傳時效性。從調查結果來看,影響大學生參軍入伍的主要因素是難以適應部隊的艱苦生活和嚴格管理以及身體、年齡不合格。根據這一現狀,高校可以和當地駐軍進行軍民共建活動,通過邀請部隊人員授課、舉辦軍營開放日等方式呢,組織學生走進軍營,讓學生親身體驗部隊的真實生活,打消學生不必要的顧慮。此外,我們還可以把愛好軍事或有入伍意愿的學生組織起來,依托學校軍訓教導營、國旗護衛隊等組織開展日常軍事訓練和各項軍事活動,增強學生體質,提高他們對部隊的適應能力,提升學生對部隊的認同感。
(四)拓展宣傳對象,形成宣傳動員合力。學生家長不但是學生獲得參軍入伍信息的重要渠道,更對學生的入伍意愿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因此,高校在進行大學生入伍宣傳時,也要把學生家長納入宣傳對象范圍內,通過手機、郵箱、微信、QQ等形式,把優惠政策、報名程序以及參軍入伍對學生的有利影響等內容推送給家長,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與學校形成合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軍入伍的意愿,讓學生成長、成才,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和平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
[2]《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的通知》(魯教學字(2018)5號)。
[3]《淺析軍事理論教育中的大學生應征入伍宣傳》. 陳石軍.科教導刊.2016年5月(上)。
[4]《當前征兵宣傳工作面臨的矛盾問題與對策措施》. 周建文 ?吳強.國防.2015年5月。
[5]《推進大學生征兵宣傳工作轉型之思》. 閆宸偉.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
山東省學校國防教育工作研究課題 ?課題編號:19LGJ33
作者簡介:高心沛(1962.10-)男,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武裝部部長。
賀澤明(1972.02-)男,山東聊城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現主要從事高校國防教育及軍事理論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