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葵英
【摘 要】目的:將實施追蹤方法學對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加以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醫院收治的靜脈治療患者中選取97例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追蹤方法學,設定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為評價指標。結果:就并發癥而言,研究組的發生率和對照組相比較低(P<0.05);從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來看發現,研究組的各數值均在對照組之上(P<0.05),差異在統計學上是存在的。結論:在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通過追蹤方法學理論的引入,減少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患者護理綜合質量的提升與護理滿意度的優化具有積極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靜脈治療;護理方法;追蹤方法學;并發癥;護理滿意度
The influence of tracing methodology on the nursing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patient complications
DU Kuiying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racing methodology on the nursing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therap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20, there were 97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travenous therapy in the hospital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manage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pplied tracking method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se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quality scores as evaluation indicators.Results:In terms of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For the perspectiv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care scor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valu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treatment and nursing quality, the introduction of tracking methodology coul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atient complications, which had positive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t wa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Intravenous treatment, nursing methods, tracking methodology,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大量醫療工作人員針對臨床治療方法進行了合理的分析與探究。其中,作為新型治療方法之一,靜脈治療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幫助患者實現臨床治療效果的合理滿足,對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良好的推動價值[1]。在此過程中,大量數據顯示,為了有效確保患者臨床靜脈治療質量的提升,醫護人員應合理做好在此期間的護理工作,從而有效避免并發癥的出現[2]。針對這一問題,醫護人員指出,在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通過追蹤方法學的理論的應用,能夠合理保障護理綜合質量,對于患者并發癥的管控與預后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本文針對在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應用追蹤方法學對于患者護理質量的價值進行了分析,現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靜脈治療患者中選取97例分成兩組。對照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齡21歲~75歲,平均年齡(50.15±2.45)歲;研究組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齡22歲~71歲,平均年齡(49.98±2.51)歲;在研究開始前,研究人員已就相關內容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了告知,后者對此表示知情同意。患者數據差異無統計價值(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主要包括:治療注意事項說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營造良好病房環境以及合理解答患者問題。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追蹤方法學,主要包括:(1)成立追蹤檢查組:小組成員包括護理部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與科護士長,對組內成員進行知識培訓并明確分工。護理部主任為組長,職責為擬定質量考核方案,監督追蹤方法學的具體實施,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其余人員為組員,職責為查閱資料、實地訪視與數據整理等。(2)現狀調查:根據靜脈輸液現狀調查表進行調查,包括輸液工具選擇、貼膜固定維護、穿刺位置選擇和并發癥等內容。對多個病區采取橫斷面調查,匯總靜脈輸液并發癥。(3)確定追蹤檢查項目:結合《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確定追蹤項目,具體為靜脈輸液并發癥、穿刺位置選擇、敷貼固定與輸液工具選擇等。(4)追蹤方法:①個體追蹤:首先,組內成員對患者基本信息與治療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對在此期間以組為單位隨時對護理工作做出較全面的監督,以便及時發現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其次,檢查小組應積極做好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從而對醫護人員護理工作情況,患者舒適度情況以及滿意度情況等內容進行評估,以便有效推動護理過程中潛在的問題與影響因素的追蹤,更好落實工作。最后,檢查人員應積極做好對于急診科室的追蹤,依據患者治療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相應追責,從而有效實現潛在問題與不良因素的合理解決。②系統追蹤:在完成個案追蹤后,檢查小組應積極開展系統追蹤工作,從而有效實現對于患者診療工作問題的合理追蹤,為患者相關安全隱患的解決奠定堅實的基礎與保障。(5)追蹤結果反饋:集體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并采取考核制度,實現質量持續改進。
1.3 觀察標準
本研究將患者并發癥情況與護理滿意度作為評價標準。其中,并發癥包括貼膜不規范、穿刺位置不準確、導管維護不合理以及輸液部件有針連接;護理滿意度用滿意度量表來衡量,滿意度是滿意和一般滿意的加和。利用自制調查問卷評價護理質量,含現狀調查、體征監測、檢查項目操作、個體化疏導和服務態度(20分/項),分數高者,護理質量亦較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并發癥率和對照組相比較低,差異在統計學上有價值(P<0.05),見表1。

2.2 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數值在對照組之上,差異在統計學上有價值(P<0.05),見表2。

2.3 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比較
研究組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和對照組對應指標相比均較大,差異在統計學上有價值(P<0.05),見表3。

研究人員指出,在臨床過程中,對于靜脈治療患者而言,合理做好靜脈輸液護理的開展有利于實現患者治療工作的落實。在此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合理發揮自身工作職責,從而有效實現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與優化,讓患者在治療中獲得良好的護理體驗[3]。近年來,針對這一問題,醫護人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在此過程中,為了有效實現患者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的優化,從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醫護人員提出了使用追蹤方法學對靜脈治療患者進行護理的構想[4]。實踐表明,通過這一護理模式的應用,患者可以有效實現護理綜合水平的提升,對于患者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預后生活質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良好的導向性作用[5]。與此同時,基于這一護理模式下,醫護人員可以進一步實現患者護理過程中潛在問題的有效追溯,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與患者治療安全性的保障[6]。
本研究中,就并發癥而言,研究組的發生率和對照組相比較低(P<0.05);從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來看發現,研究組的各數值均在對照組之上(P<0.05),則通過追蹤方法學的應用,患者并發癥可以得到合理的管控,與此同時,其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為了進一步提升患者護理綜合水平,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追蹤方法學理論的引入。
參考文獻
[1] 馬薇.優質護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靜脈護理中的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9):152-154.
[2] 孫巧莉,姚艷飛,張玉容.追蹤方法學聯合PDCA循環管理在重癥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7):124-126.
[3] 沈艷紅,余瑾.追蹤方法學對小兒急診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20,21(4):70-72.
[4] 周會芳,顧穎,趙亞群 等.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在持續改進PICC護理質量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1):174-175.
[5] 范圍.靜脈治療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影響觀察[J].人人健康,2019(22):193-194.
[6] 羅文君,呂江麗.追蹤方法學在靜脈治療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0):3655-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