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武

就當前的教育發展情況來看,教師格外重視作業的布置情況,尤其在復習階段,作業設計能夠會對學生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為此,初三化學教師在化學復習課中,對如何高效進行作業設計進行了分析。最終他發現,通過分層的方式開展作業設計,能夠更好地提高作業設計效率。
一、教材內容介紹
初中九年級化學復習課,主要實際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化合價等內容。
二、作業類型
課時作業,主要用于課中練習。
三、作業目標
通過設計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讓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化學知識。
利用分層作業設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對于化學作業的態度。
使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加強他們對于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的了解。
使學生在此期間提高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保證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綜合到一起。
四、作業時長
本次設計的作業內容,主要是歸納總結型的題目,共5小題,其中基礎性作業3小題,拓展性作業2小題??倳r長15分鐘,其中基礎性作業10分鐘,拓展性作業5分鐘。
五、作業內容
(一)基礎性作業
1.選擇
(1)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中,哪個屬于化學變化()
A.玻璃破碎 B.水結冰 C.鐵板生銹 D.酒精揮發
(2)下列選項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化石燃料 B.風能 C.水能 D.電能
(3)一名同學收集了一些衣料,想要分別去不同材質的衣料做燃燒實驗。那么下面這些衣料,在燃燒過后有燒焦的羽毛的氣味的是()
A.滌綸 B.棉綸 C.棉纖維 D.羊毛纖維
(4)觀察下列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氫氣(H) B.氧化鐵(FeO)
C.硫酸鋁(Al2(SO4)3) D.氯化鋅(ZnCl)
(5)人在生活過程中會需要各種不同的能量,下列哪個能量的產生與化學變化有關()
A.吹風機通電產生熱量 B.電燈泡通電發出光芒
C.水電站利用水產生電能 D.木頭燃燒釋放出熱量
作業設計意圖:對于學生來說選擇題都是比較簡單的題目,他們只需要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的即可,減少了很多思考的時間,有利于調動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另外,本次作業設計中的選擇題都是結合基礎知識進行設計的,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對基礎知識進行復習,為他們即將面臨的中考做好充分準備。
2.填空
分析下列各種物質,從中選擇你認為正確的填寫到相應的空格中。
A.甲烷 B.氫氣 C.食鹽
D.小蘇打 E.熟石灰 F.燒堿
(1)以上各種物質經常被當做建筑材料的是
(2)蒸饅頭或者在培制蛋糕的時候,都會使用到發酵粉,以此來使食物變得更加松軟,其中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3)能夠被當做高能燃料的物質是
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國家提倡讓農民大辦沼氣,從而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這里的沼氣的主要成分是 。
作業設計意圖:因為本次的作業設計是以初三化學復習課為基礎設計的,所以會設計一些綜合性的題目,這一題便是如此,將各種化學物質綜合到一起,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3.根據提示寫出化學符號
用化學符號表示:
①3個二氧化碳分子:
②兩個銅原子:
③碳酸鈣中的鈣元素呈正二價:
④地殼中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屬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⑤氯離子:
作業設計意圖:復習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記住,而是讓他們學會靈活的應用這些知識點。應用的前提,就是要讓學生了解這些化學內容應該如何正確的形容出來,所以本題很好的滿足的這一條件。
(二)拓展性作業
1.看圖解決問題
在給自來水消毒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化學反應,如圖。
(1)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A、C、D物質均屬于 (填物質分類)
(3)在D物質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
通過對反應過程模擬圖,你可以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
作業設計意圖:在初中階段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原子運動以及化合價等都屬于非常重要的內容。拓展作業,就是為了讓學生將這些知識點都綜合起來。本題便是從這一角度出發,希望學生可以將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
2.根據化學方程式解決問題
在化學學習中,對知識進行比較和歸納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現有三個方程式:
①H2CO3=H2O+CO2
②CuSO4·5H2O加熱CuSO4+5H2O
③Cu2(OH)2CO3加熱2CuO+H2O+CO2
通過比較發現:
(1)他們之間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寫出你發現的兩條
(2)他們之間也有很多不同之處,請寫出其中一個與另外兩個化學方程式之間的不同之處
作業設計意圖:引導初中生從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的本質出發,對學生的概念掌握情況進行分析。通過這部分的作業內容,還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將自己當前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充分融合在一起,并學會如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高效運用相關的知識。
六、作業評價與改進
在本次的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從分層作業設計的角度出發,將作業內容分成了基礎型作業和拓展型作業兩個部分。在為學生布置作業期間并沒有要求學生全部做完,而是首先要求他們先將基礎部分的知識全部完成,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解決拓展部分的題目。此種布置作業的方式有很大的優點,比如可以讓學生高效的掌握基礎知識,而且學生在面對分層作業時積極性也很高,充分發揮了作業的價值。但是在此期間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在分層過程中,未能考慮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次所涉及的基礎作業和拓展作業,對于化學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簡單的問題,并不能發揮分層的作用。另外,化學能力較差的一些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直接放棄拓展部分的作業內容。此種情況,導致作業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這些學生的復習效率也受到了很嚴重的影響。
在之后的作業設計中,我一定會更加謹慎,注重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當前的實際學習情況,然后從合理的角度出發進行作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