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評一致性,即在課程教學中,是一種依據新課標及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所形成的課堂教學指導思想。在課程實施中能夠有效的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具體的學習評價達到一致,把教育目標和測評目標放進課堂教學過程中去,根據學生們的實際表現,進行靈活的教學方式調整。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能夠有效幫助教師辨別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否,進一步指導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和實施。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教學實踐
一、初中生物教、學、評一致性解析
教學評一致性是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評價是一致的,都是圍繞目標展開的。教學評一致性其實質就是落實課程標準,提高教學質量。清晰的目標是教學評一致性的前提和靈魂,教學有效的唯一證據在于目標的達成,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在于怎么樣證明學生學會了什么,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首先要制定學習目標,也就是我要去哪,接著要設計評價任務即我怎樣去,三確定教學活動即教學活動的實施與評價。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學習目標是前提,評價任務是關鍵,評價設計先于教學活動的設計,他的起點是“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在確定了學習目標后,首先考慮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標志是什么,如何指導學生學會了,在初中生物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實中,教師應當注重通過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最大程度的將教、學、評進行有效融合。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學、評一致性實踐策略
1.教、學、評指導思想保持一致性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現教、學、評一致性,首先表現在教、學、評三個部分的指導思想一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對待學生們的教育思想,以及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的思想,加上教學課程之后的課程評價思想,都應當保持一致。例如在學習《動物的主要類群》這個單元的時候,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先明確教學的重點在哪里。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在于教會學生認識動物系統進化樹,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動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認識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區別和基本形態,能夠基本辨別出動物類別,正確認知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系。那么在這一單元的授課關節,教師就應當圍繞這些教學重點開展對學生們的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當對此進行一些練習和擴展。在觀察一些動物標本,看一些概念知識的時候,試著將看到的標本分類,說出他們之間的區別以及不同類別動物的不同特征。在最后的評價環節中,教師在測評學生的時候,也應當以上面的教學目標為重要參考因素。對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的考核,從而辨別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生們的學習薄弱點進行加強補充。
2.教、學、評環節銜接具有科學性
初中生物教、學、評的實現一致性同樣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課堂教學的評價三者之間有效銜接的科學性。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學、評三者循序漸進,有條不紊的推進著課堂教學的進程,這一教育順序和步驟銜接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例如在學習《動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的時候,教師就應當根據教育內容進行相應的課程設計。這一章節的內容非常適合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究和學習,那么在引導學生開展自學之前,教師首先要進行教學引導,為學生們提供一些學習的方向,將教師的教與學生們的學銜接起來,有效提升生物課程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之處提出讓學生們結合前兩章學習的內容,對動物在生物圈里的作用展開設想。在收集到學生們的想法后,我們可以發現,其中有一些不符合生物圈規律的認知,這時候,教師先對學生們展開教學引導,幫助學生自己發現動物在生物圈中的實際作用。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認識到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后,就來到了最后的課程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將課堂之初收集到的信息和課堂過程中學生們探究總結出的知識內容作對比,讓學生們看到最初設想的一些想法的不可行性,用這樣的評價方式,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所學知識。
3.教、學、評一致的均衡把握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教、學、評一致性實踐教學中還應當注重教、學、評三者的均衡把握,對課堂節奏和環節進行精準的把控,明確知道教師的教學主線在哪,時長占據課程總長的多少,學生們開展學習的契機是什么,要給學生們留出多少的時間,準備什么樣的學習輔助工具,教、學、評價應當占據多少時長篇幅,可以設計哪些環節等等。在一節初中生物課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當是主要部分,例如在學習《根據生物特征進行分類》一個章節的時候,教師應當先將生物特征的一些概念進行教授,讓學生們明白基礎的知識理論,然后投入到學習的環節中。學生們的學習是教學工作中的主要環節,教師應當通過一些學習活動、小游戲等等,讓學生們積極參與,提升學習效率。評價環節應當在每個任務后均有設置作為總結和升華,在本節課結束前教師應當對本節課程的整體進行評價,對課程教育以及學生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給整節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通過正確的確立學習目標,設計評價任務,展開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及考學效果,推動生物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在課程開展中達到教、學、評一致性,對于初中生物教師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戰,這一教學思想,不僅沖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更需要教師在教育中積極探索,尋找出一條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的課堂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蘭旭娥.深度學習下的初中生物單元主題設計策略——以“多彩的動物世界”為例[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37(04):114-115.
[2] 楊俊蓉,李娟,施利民.初中生物線上教學的SWOT分析及PCOT模型探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35):174-176.
[3] 王繼友.2020年東營市初中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的一道試題的反思[J].理科考試研究,2020,27(24):61-63.
作者簡介:姓名:華偉樂,(1988.02.01-),男,學歷:大學本科,漢族,籍貫:內蒙古奈曼旗,職稱:中教二級,研究方向: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