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靜
2020年9月我校高一新生全體學生開始學習研究性學習這門新的課程,在研究性學習任課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過一年的研究學習,都在2021年6月順利通過了結題答辯。我也對學生的課題情況做了一個統計和分析,發現了一些值得我們老師深思的情況。
在我們高一年級學生成立的114個研究性學習課題中,有37個課題研究的是與政策、社會和文化相關的課題,有23個課題研究的是與娛樂相關的課題,有30個課題研究的是與學習、能力和情感相關的課題,有24個課題研究的是與心理相關的課題,其中有關心理方面的課題占比例為20%。在24個關心理方面的課題中,有16個研究的是與抑郁癥有關的課題,3個研究的是與壓力有關的課題分別是《高中生心理壓力的來源調查 》、《高中生如何緩減壓力的方法研究》和《民中學生心理解壓方式的調查研究》,有一個研究的是《研究犯
罪心理與全能自戀的關系》,還有研究《高中生為何自殘的原因調查》,《高中生喜歡單獨或群體行動的原因調查》、《心理暗示的消極性和積極性影響的研究》和《高中生自卑的原因》的課題也分別有一個。而且參與的學生人數達到了整個年級的30%,可見比例不小。
從學生的課題研究可以看出,學生有很多的心聲是我們平時和表面不能看到的。這些現象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也需要我們去幫助。
在《高中生抑郁癥形成原因的調查》中,學生的心得體會中寫到:彭雄: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了解到了我以前只知道名稱而不知道具體情況的抑郁癥。了解到抑郁癥的具體表現情況和抑郁癥的治療方法。這次研究性學習,也給了我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因為在研究性學習這方面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也有很多的問題等著我去解決。通過一個多月學習,我對于研究性學習有了更深的了解。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也讓我們這個不大熟悉的團體,不斷的磨合最終融為一體。即使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在小組的合作下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被解決。大家都積極的投入到我們的課題之中去。
趙海:通過這次研究學習,我發現青少年如果受抑郁癥影響,那么他在人生的方向上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其心理會受到極大的創傷,甚至會做出極端行為。因此,我們要了解抑郁癥,去發現抑郁癥患者,并引導他們走出抑郁癥。
尹會:這次和小組合作的研究性學習 讓我收獲頗多。
首先我們的組長分配了我們一些任務,小組分工合作,讓我們組的效率更快,也讓我們每個人都真正得到了實踐。我主要是發放調查問卷,國慶期間,我們去到很多人多的地方發放,開始的時候,我因為害羞,不敢上前。但看到同組的組員們都填了一張或兩張。于是我也慢慢的走上前去,看到發放的調查被別人認真填寫,我的心里得到莫大的安慰,也更加有勇氣上前。
抑郁癥總結
通過這次研究課題的學習,我們對抑郁癥了解的也更多了。近年來,社會對抑郁癥的看法有變化,對于心理及精神疾病也越來越重視,但是人們對于抑郁癥患者仍然存在異樣的眼光,仍然存在病恥感,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正以正確的方式來對待抑郁癥,在學校里,心理老師的幫助可以緩解那些心情焦慮的學生,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家長和老年人對抑郁癥的了解程度不夠。由于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在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很大的壓力,而這一現象最突出的是高中生人群,他們處在一個年齡最敏感的時期,而這時,學習上的壓力,父母的壓力,和其他人的壓力使得他們之中出現了很多抑郁癥患者。而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和善待,可是卻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導致于自殺人數持續上漲。而本次課題的研究,就是想要大家對抑郁癥有更多了解,不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也為抑郁癥的宣傳貢獻一份力量,能讓大家預防抑郁癥的發生,當然,我們更希望那些抑郁癥患者能夠早日康復,祝愿他們的生活里也充滿歡聲笑語。抑郁癥的世界是黑白的灰暗,如果每個人都能帶上一點色彩,那么我相信,那個世界一定可以被填充的五彩斑斕。
當然,通過這次活動的學習,我們也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從制定課題到執行計劃,我們花費了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堅持,才有了我們的課題成果。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不可預估的,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一起攜起手來,關愛身邊的抑郁癥患者,不要對他們有別樣的心理,本次研究課題也很感謝我們三位指導老師的幫助,謝謝大家。
在《安順民中高中生壓力來源調查》中,學生得到壓力來源有:
作業多,考試失利,在家事多
本來可以在其他學校當雞頭結果來到民中當鳳尾
人際交往復雜……………
解壓方式
被采訪者甲:聽歌,吃東西
被采訪者乙:聽歌,打游戲睡覺
被采訪者丙:打籃球
被采訪者丁:和他人訴說
在《高中生社交恐懼癥現象調查》中,學生的到了社交恐懼癥出現的原因有多種且具有不確定性。目前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性格因素、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
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1.建議積極的、主動的了解該疾病的科學原理。
2、建議給自己自我暗示,當出現焦慮反應的時候,就要給自己一個暗示,增強自己戰勝心理困難的信心。
3、建議多進行運動訓練。
4、建議適當的休息,青少年少玩電子游戲。
5、建議積極主動的進行情緒宣泄,避免負面情緒過度累積。
可見學生們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是這些現象也應該引起我們教育者的重視,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有責任來幫助她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社會上還有很多青少年,不在學校,所以也需要有一些社會團體來幫助這些孩子們。
不僅從學生的這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案例,所以我們學校建議:在學校和社會上都要要設立相關的主管部門,組建相關的指導團隊,也要有“健康管理顧問”,關注孩子們的這些心理問題,還有身體健康問題,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