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國
摘要:作業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可以培養學生更加扎實的基礎知識,以及培養學生更加深刻的知識理解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對于更高階段的一些學生來講作業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在課堂上面,在自己對于知識認知不足的情況下,更好地進行課下復習從而來幫助自己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這個階段主要是為學生打好一個基礎,同時也培養學生相應的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這才是小學學習中教授的重點,所以教師為學生進行作業的減負,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提高課堂上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了學習數學時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保留學生學習精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穩定學生日常情緒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比較愛玩的階段,所以教師應該給他們一個豐富的童年,而不是讓他們的思維都被禁錮在作業上,所以教師在小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進行合理的作業減負,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不要急于進行一些課外知識的拓展,讓他們完成他們這個階段應該得到的知識,以及培養他們這個階段應該建立的學習習慣,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成績,幫助自己獲取一個更加豐富的知識,從而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當中更加占據上風,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數學的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取得讓周圍人以及自己都滿意的一個成績來為學生的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保留學生學習精力
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精力充沛,但是任何人的精力都不是源源不斷的,所以在教師進行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在學生將大部分的課堂精力已經放在了課堂上的前提下,那么教師就可以為他們進行作業的減負,因為學生在課堂上面已經認真地接受了知識,對知識的認知已經有了非常清晰且深刻的印象,那么小學階段所教授的知識,其實并沒有那么難,學生只需要進行一些基礎的復習鞏固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進行大量的課堂作業的累積與壓迫,這樣對于學生分配自己的精力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教師要合理的對于學生進行作業的減負,讓學生保留足夠的精力到課堂之上,來接受更多知識的熏陶。
例如,在教授“萬以內數的認識”時,這一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對于數字的認知概念,幫助學生更好的對于數字進行掌握與理解,所以這一課程的掌握難度其實并沒有那么高,所以在進行這一課程的相應教授中,教師可以對于學生的課下作業進行相應的減負,讓學生可以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課堂的教授之上,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教師在進行教授的過程當中,一味地進行作業的布置了一味地認為學生需要對于知識有更加深刻的掌握,那么學生很容易在這個過程當中消磨掉自己的熱情與信心,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失去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對數學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數學培養的主要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日后的學習當中數學的學習會隨著階段的增高,難度也不斷地增加,如果這個階段學生就喪失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日后的學習當中,學生也不會再培養出對于學習數學的一系列的興趣,所以此時這個階段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不是消磨掉他們的熱情,所以教師進行小學階段的作業減負,可以非常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教授“表內除法”時,這一課程的教授重點即,讓學生學會運用乘法口訣來求所學式子的商,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授時,可以幫助合理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減少課下作業量,讓學生在放松的心情下進行課堂學習的進行,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概念,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自己在數學上的興趣程度,幫助學生進行課堂知識更加快速的吸收。
三、穩定學生日常情緒
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接受能力非常高,同時他們的情緒也非常的脆弱。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普遍處于一個孩子的階段,那么孩子的天性,就是需要去玩耍去接觸自然去進行。他們擁有想要完成的娛樂項目,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教師一味地為學生進行數學課外作業累加,那么這樣就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讓學生無法進行出門去游玩。這對于學生來講,是非常致命的打擊,非常不利于學生對于自己情緒的控制,甚至有可能讓學生情緒爆發,沒有辦法去完成教師的作業,甚至是在教授過程當中最基礎的作業。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穩定他們的情緒,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對于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同時也幫助學生進行減負,讓學生在日常的過程當中穩定自己的情緒,從而讓學生更好地保持他們的天性。
例如,在教授“有余數的除法”時,這一教學的重點便是讓學生在對于乘法表有一個深刻了解的前提下,進行對于除法更深層次的掌握,讓學生在進行除法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認知更加深刻,所以,在這個知識點的教授過程中,由于這一知識點的難度增加了,那么一些學生難免會感到不適,所以,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及時為學生減負,幫助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富有激情,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不僅要進行知識的教授,同時也要進行對于學生各種思維能力以及他們日后人生價值觀的培養,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然是要注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熱愛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去接受學習,所以教師要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為學生主動減負,減輕課外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可以有一個愉快的童年,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高自己課堂的積極性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讓學生更加的熱愛數學,從而對于數學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進而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鄭毓信.小學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中國道路”[J].數學教育學報,2018,27(06):1-6.
[2]張承義.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及解題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7(S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