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梅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這一“春風”的吹拂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正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如何改進教學策略,以更高的效率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是廣大語文教師所關心的問題。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吃透新課改精心,并結合當前初中生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改進課堂教學。本文著重就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做詳細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新課改;讀寫結合;活動;習慣
隨著新課改的逐層推進,全新的教學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新課改帶來了一些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主動性的增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吸納優秀的教學經驗,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積極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并不斷引導學生推進學習深度,拓展學習廣度,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整合教學資源,開展讀寫結合
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兩大項,二者聯系緊密,又相輔相成。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師就要很好地抓住閱讀與寫作間的聯系,并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有效整合教學資源,深入挖掘語文課文中的閱讀資源和寫作資源,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開展寫作指導;在寫作教學中關聯課文內容,推進閱讀深度,加深學生感悟,真正實現學生以讀生悟、以寫促讀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學習《春》這篇課文時,我就深入挖掘課文中的閱讀資源和寫作資源,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在一起,共同推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訓練。這篇課文是學生學習景物描寫的不二佳作。在教學中,我從文章的寫作結構、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三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仔細品味這些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的巧妙之處,一方面滲透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切實融入句子和作文的寫作訓練,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了起來。這樣,學生在字斟句酌中明白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好處,學習了如何采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手法將景物寫得更靈動,并通過仿寫訓練掌握了這些寫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聚焦綜合素養,增設課堂活動
新課改后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對培養怎樣的學生這一問題的認識也日益深刻,已經能逐漸認識到培養學生能力比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并能夠站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高度去看待和設計語文教學,這些積極轉變都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莫大的幫助。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不僅具有突出的工具性特征,也具備濃厚的人文性特征,是智育和德育有機統一的良好平臺。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教師在課堂上應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并組織學生深入參與其中,綜合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此過程中獲得豐富的精神食糧。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背影》等文章時,我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繪畫肖像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讀文章,想象文中人物的形象、性格等特征,然后用簡潔的文字將人物形象特點勾勒出來。這樣,學生頭腦中會出現更加立體、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涵。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此類故事性強的文章時,我帶領學生排練課本劇,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沉浸于故事情節當中,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人物特征,領悟故事所闡述的哲理。在學習古詩詞時,我精準把握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引導學生為詩詞配畫,以更好地表現詩中的意境......這樣,在豐富的語文活動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三、關注長遠發展,促進習慣養成
好習慣能夠讓人一生受益。學習是一件需要終生堅持的事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去看待語文教學,把良好習慣的培養當成重要工作來抓。初中生在學習語文時,必須養成自主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在閱讀中也要做到讀思結合,同時廣泛拓展課外閱讀的范疇,不斷培養閱讀的興趣。此外,寫作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語文技能,在學習中,學生應盡可能地堅持每日寫作,從大量的寫作訓練中找到寫作的規律,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進行課前預習時,首先學生必須養成獨立使用工具書解決文章生字詞的習慣。其次,讀完課文后,學生還應積極動腦思考,善于發現文中的問題,以備課堂討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養成邊讀邊批注的好習慣。批注閱讀改變了學生只讀不思考的毛病,把學生的讀、思、悟有機結合起來,有助于推進閱讀的深度。在寫作時,學生要改掉懶惰的毛病,動筆之前先列提綱,梳理寫作思路,寫完之后要反復修改,力求寫出好作文。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大刀闊斧的推進,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正在全力改革當中,課堂教學力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教學目標也由追求成績提高的短期目標向著發展綜合素養的長遠目標邁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是廣大教師對自己的嚴要求。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更新教學策略,并及時調整,不斷完善,為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立群.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現代化,2017,4(51).
[2]蘇彥寅.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1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