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婧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未來的特殊教育將會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社會中的特殊人群也可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提高個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當下,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夠完善,不具有針對性,教學模式傳統單一等缺點與不足,導致了教育資源存在不公平的現象。所以,本文將從未來特殊教育的課程出發,探究教育現狀和創新課程設置的策略。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設置;創新
特殊教育學校是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也是實現教育公平性的一個重要途徑。開展特殊教育是為了兼顧每一個人的生存、生活、交往能力的培養,是為了更好地關注每一個人的個性化發展,更好地維持社會和諧發展、高質量發展。然而每個學生都會存在不一樣的情況,且學習能力差異大、學科類別較多,無法充分地實現教材的快速編制。為了更好地實現個人的針對性教育,特長性教育、社會生活的教育,就需要加大對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設置與創新的力度,實現教育的相對公平,有效教學,針對教學,全面教學。
一、當下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設置現狀
(一)課程設置不具有針對性
當下許多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設置只是將課程的內容進行部分增加與刪減,特長性發展課程的設置較少,不能滿足學生對個性化能力的發展要求,不能夠實現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再加上特殊教育學校內的人群組成復雜,許多學校沒有對個人的發展特點和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對于教育的資金投入較少。并且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內容設置太過單一,不能夠起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的作用,對于發展學生社會生存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沒有進行單獨地教學,或者融合教學。
(二)沒有專業的課程設置隊伍
特殊教育學校本就是教育發展進步的產物,進行特殊教育的隊伍須得是綜合素質最優、能夠影響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過程的,是能夠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學校、不同地區開展特殊教育的高素質人才。課程設置隊伍正需要這些人來共同組成,只有這樣,我國的特殊教育學校才能夠不斷地發展和前進。但是事實上,許多的特殊教育學校仍然秉持著傳統的教育觀念,不緊跟時代發展的需求來進行特殊教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浪費了大批的社會資源和時間成本。同時許多特殊教育學校也未能夠成立一個專業化的課程設置隊伍,來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狀況開展特殊教育。原因是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不能夠吸引大批的高素質教育人才隊伍的加入,相關的政府部門沒有對于該類人才給予鼓勵性的措施。當然,少部分高水平建設的隊伍具有課程設置隊伍,但是隊伍的組成不夠全面和專業,沒有行業之間的互相合作,來共同構建特殊教育的課程設置發展。
(三)不善于結合現代信息技術
在特殊教學課程設置中,許多特殊教育學校沒有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來進行創新與發展。信息技術是時代進步的一大產物,對于促進教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提供給特殊教育一個全新的教學思路。但是,在實際的特殊教育學校并未重視到信息技術對于課程教學設置的獨特優勢,最多也就是教師采用PPT來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用文字整整齊齊地排列在PPT上,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太大的作用,且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也相應減少。
二、未來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設置與創新策略
(一)構建針對性強的課程設置
在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要始終堅持一般和特殊原則,規定性與自主性原則,多行業融合發展原則,打造專業高質量的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中不僅要關注到一般群體的教學發展要求,也需要關注到特別個體的需要,關注學生的發展特點,全面實現教育發展的進步。對于教育內容,同時也需要關注到學科教育的內容,也需要關注到社會發展的教育內容,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發展特點,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要讓學生能夠提高適應社會生活,培養社會交往的技巧,多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
例如,對于自閉癥的學生,可以多進行人文關懷,開設一些對加強學生對于外部世界感知的課程,有關興趣愛好的課程。另外除了一些規定性的教育課程,也可開設一些符合學生發展個人特長的課程,并配備相對數量的教師進行開展。如今教育行業的發展與越來越多的行業進行了融合發展,所以,特殊教育學校應該針對學生個人的能力和需求,來創新發展課程的設置。例如一些自閉癥、聽力障礙、腦癱,視力障礙的學生,學校就可以開展一些與康復行業進行融合發展來進行課程的設置,可以將一些有助于學生健康的康復知識和技能融入到其中,一邊促進學生的發展,一邊進行知識的教育。
(二)打造專業的課程設置隊伍
在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打造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隊伍是及其重要和有必要的。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各行業的高素質人才逐漸涌現出來,對于學校的發展和教育具有重大的價值。專業的課程設置隊伍,建議可以讓許多促進特殊教育的人才加入,例如心理學、康復、信息技術、社會教育、特長教育、經濟、基礎教育等領域的人才加入其中,全方位地開展課程教育設置,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從心理、技術、教育、特長、健康幾個方面,全面進行高質量的特殊教育,實現教育的相對公平性,提高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提高生存和社會能力。
(三)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到課程設置中
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育的內容,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設置方面,需要融入一定的信息技術內容。結合相應的視頻、音頻、圖畫、動畫、電影、音樂等途徑來開展教學,從視覺、聽覺兩個各方面來提升學生對于外界的感知能力,激發學生對于課程學習內容的興趣,豐富教育教學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特殊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領域,社會各界將會更加關注于特殊學校課程的設置與創新,是否能夠滿足社會中的特殊人群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相應的社會生存、生活能力、是否能夠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活動。為了更好地打造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條件,應格外關注于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提高教學效率,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熊琪.我國特殊學校教師課程意識的解析與重建[J].綏化學院學報,2020,4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