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立德方能成人,教師職責包括教書、育人兩個方面,教師應將青春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引導學生立德成人。面對來自網絡、人際關系、學習壓力等多個方面的工作挑戰,班主任可以從社會、家庭、學校等學生活動的重要場所入手分析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就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與對策進行研究,以期為給為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表現;對策
一、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的誘因
1.來自社會層面
人是社會的人,小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且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習上,但是其所受到的社會影響并不可小覷。小學生的思想體系還未完全定型,一些不良網絡信息很容易成為其學習榜眼,繼而對師長管教形成逆反情緒。比如,一些社會上的泡吧、飲酒、打架行為都會對小學生的認知形成影響,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小學生將這些社會現象視為“酷”,就會阻礙其心理健康成長。
2.來自家庭層面
家庭是小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父母的言行和家庭氛圍是影響學生心理狀態的重要因素。在和諧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而缺乏家庭溫暖的學生,則容易在學習中“掉隊”,甚至對教師引導形成逆反心理。
3.來自學校層面
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學校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學生成績上,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巨大精神壓力。“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樣的自我調侃之語,正是小學生學習壓力大、重視成績的生動寫照。小學生思想尚未成熟,如果在長期的學習壓力下,難免形成厭學心理、逆反心理、情緒的暴躁。
二、針對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的幾點對策
1.關注學生思想動態,消除學生逆反心理
對于小學生發展而言,過大的學習壓力很容轉化為思想包袱,繼而影響其正常學習和生活。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快樂學習,使“逆反心理”失去成長的土壤,從而幫助學生消除思想障礙、找回學習的信心與快樂。首先,小學教師可以多走進班級、走進學生,與學生達成一片,傾聽他們在教學方面的建議與學習方面的煩惱,及時為其排憂解難。一旦發現個別學生郁郁寡歡,教師就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并通過相對輕松的聊家常的方式對其進行思想引導。小學生對教師具有強烈的依賴感和信任感,親切、充分師生溝通可以幫助他們有效消除焦慮和緊張,進而預防學生逆反心理的出現。其次,教師可通過自己的成長實例啟發小學生思考處理不良情緒的方法,幫助他們形成學習積極性、樂觀心態,將逆反心理消弭于無形。實踐表明,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動的態密切關注和及時心理引導,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這將令學生終身受益。
2.關注學生行為動態,促進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解決
小學生因為迷戀游戲而消極學習,甚至和教師“對著干”的現象并不新鮮。面對這些學生逆反行為,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責和回避,而是對學生行為動態的關注與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用柔性的心理健康方式解決問題。比如,學生的情緒變化很容易反應到日常作業上,教師可以為每一名學生創建學習檔案,通過關注他們的作業情況,及時發現他們的學習狀態變化。比如,當學生迷戀打游戲時,很容出現作業潦草、拖欠作業的情況,此時教師要對該生行為進行重點關注。了解到學生作業態度消極的原因之后,教師要表達對學生的理解、對拖欠作業行為的批評、對控制游戲欲望的鼓勵,逐漸幫助其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習上。
3.完善教學評價,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可以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日常道德行為表現、學習成績都納入到三好學生的評比標準中,鼓勵學生真正做到身體、學習、品德三好。在心理健康教育班會上,教師將班級生活中所涌現出的好人好事進行表揚,對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幫助他人的行為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并借班會的機會,與學生共同擬定鍛煉計劃。當筆者向學生征求意見時,一向不愛運動的學生也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紛紛要求“可以不跑步嗎?”,并表達出希望一起玩滑板、羽毛球的愿望。在接下來的運動過程中,體育教師也參與進來,提供了專業的鍛煉指導,結合將鍛煉情況納入到三好學生評價體系的措施,學生運動積極性很好,心態和體質都獲得良性發展。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營造出積極學習、積極運動、樂于助人的良好氛圍,慢慢地XX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多了起來,隨著人際關系的改善,他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筆者也松了口氣。
結語
總之,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處于青春期的小學生,容易為外物所吸引和影響,并針對不同的消極影響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幫助學生消除逆反心理,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做到隨時了解學生思想與行為的變化,及時為學生消除疑惑與不良情緒,盡量將不良因素的影響的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劉思立.基于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華夏教師,2019(05):85-86.DOI:10.16704/j.cnki.hxjs.2019.05.057.
[2]商艷霞.簡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51.
[3]何美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84-85.DOI:10.16681/j.cnki.wcqe. 2018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