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巍巍
摘要:杜甫通過山水詩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描述了另外一番色彩,他對色彩的敏感,對顏色字的煉字之功使得其山水詩達到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
關鍵詞:山水詩;顏色字;意象;詞性;語法功能
引言
杜甫并非純粹的山水詩人,但卻留下了不少山水詩佳作,其山水詩甚至要多于王維?!岸鸥κ且匝獪I與破敗山河共命運的詩人”[1](p234)。其山水詩既有“詩中有畫”之美,也能感受到山河破碎的憂慮。杜甫在山水詩上有所創新,便是杜甫在運用顏色字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
楊義認為讀杜詩“都感受到他的山水詩是通向人間的,通向他憂國憂民或人生遲暮的內心”[1](p277)。杜甫在描寫山川景物的各種風貌之間,情景交融,將自己對人民和國家的關注灌注于山水之間。本文主要是對山水詩中有代表性的顏色字進行研究,從而分析這些顏色字在意境、畫面上所帶來的獨特感受,同時挖掘顏色字獨特的語法功能。
一、顏色字的主要特點和作用
(一)在杜甫的山水詩中運用的最多的顏色字是紅、青、黑、綠、碧五種,不同的顏色字在表達情感上往往也有所不同
詩是詩人心靈世界直接而具體的呈現。詩人一生沉淪于社會底層,經歷各種劫難,在客觀事物面前有著清醒而可靠的獨特感受,善于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景色上,并滲透著作者的真實情感,顏色字在描繪自然景物中又起著獨特的作用。
1、紅色。紅色屬暖色調。從古至今,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紅色都代表喜慶祥和。在杜甫的山水詩中紅色也同樣表達著詩人喜愛、高興的情感,并贊美大自然中生命的輝煌。“翠深開斷壁,紅遠結飛樓?!保ā稌酝椎鄢躯}山》) “紅梅”、“ 紅蓮”、“遠樓之紅”,以“紅”來點綴生命的生機勃勃,連遠處的樓也因“紅”而變得有了生命,由直觀的美感引起人們的感覺情趣,同樣也象征了詩人的美好愿望。
2、青色。青色屬于冷色調,青色在杜甫的山水詩中是運用次數最多的顏色字,既有表達喜悅的又有表達傷感的。用“青”冷色調來表達愉悅之感。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保ā锻馈罚┻@里的“青”形容眺遠之景的顏色,“青”本指草木欣欣向榮的顏色,也代表了希望。這里也反映作者內心充滿了希望的種子,顯示出作者的博大胸懷。
3、黑色。黑色代表壓抑,詩人一生充滿了坎坷,通過“黑”這一顏色字來形容社會、官場的黑暗,抒發不得志和報國無門的空嘆。例:“士苦形骸黑,林疏鳥獸稀?!保ā肚刂蓦s詩二十首》其六)。安史之亂時,戰亂不斷,看到軍士遠涉,樹木都變得稀疏,鳥兒都變得稀少,不由得想到死去戰士的骨骸,不免悲傷起來。用“黑”來形容,顯示了作者的同情之心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4、綠色。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有著安寧和靜止”的特性,綠色勾起了人對大自然中勃勃生機的綠色植物的聯想。在杜甫的詩中,“綠”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與詩人的憂傷情感有關,用冷色字來表現詩人的悲憤和凄苦之情;如:“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保ā秾ρ罚卓栈鹄?,本想借酒消愁,室內卻如此凄冷。二是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如:“石暄蕨芽紫,渚秀蘆筍綠?!保ā犊吞谩罚LJ筍的綠色象征了生命的蓬勃發展,兩者都是贊美大自然的無限生命力。
5、碧色。碧色是與綠色相接近的顏色,在詩中運用的也較頻繁,在世人眼里“碧”代表了生機勃勃,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如:“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絕句二首》其一)湖水碧綠碧綠的,此時的鳥也顯的更加的白,山間的花兒也漲的鼓鼓的,好像就要綻開了似的。江因景色之美而“碧”,此時不用“綠”而用“碧”更增加了幾分清麗的色彩,增加了水的活力。
(二)顏色字的作用
上述主要五種顏色字之間相互映襯,相互競爭,于無形中緊密相連,對詩歌的意境美、畫面美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不妨從杜甫(《絕句二首》其一)“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眱删湓娭畜w會杜詩用詞的巧妙組合所帶來的意境美感。兩句詩出現了碧綠、潔白、黛青、火紅四種顏色,“江碧”映“鳥”之白,“山青”襯“花”之紅,碧白、青紅冷暖色對比鮮明,宛如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令人賞心悅目。
二、顏色字的語法功能和修辭
(一)詞性的變化
杜甫山水詩中色彩詞詞性的變化不但增強了句子的語氣,而且增加了詩歌的色彩魅力。杜甫常常將顏色字經常放在句首,我們可稱之為倒裝,以色彩出場,將語言和色彩聯系起來,以色彩來展示自然美景,這在以往的詩中很少見,可謂是杜甫的一大創新。范文《對床夜話》卷三中說:“老杜多欲以顏色字置第一字,卻引實事來。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色新’是也。不如此,則語既弱而氣亦餒”。[2](p230)。
(二)顏色字運用的主要修辭方式:對比和襯托
冷暖色的對比可以使詩人表達的情感更加濃烈。自古以來,“紅花配綠葉”就是絕配,杜甫的山水詩中冷暖色對比最鮮明的就是“紅”“綠”,一紅一綠強烈的視覺沖擊增強了詩歌的審美效果。如:“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對雪》)安祿山攻下長安時,詩人心情沉重,這句詩描寫的是室內的困境,一綠一紅對比鮮明,樽無酒瓢棄一邊(用酒的綠色指酒),爐子雖空,但在作者眼中似乎正在熊熊燃燒,紅色的火焰使作者的內心感受到了溫暖,其實是作者的自我寬慰。
另外還有其它冷暖色的互補,在鮮明的對比中增強詩歌的表達力度。如:“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薄赌捍骸纺捍簳r節,柳枝搖曳,蓮花欲吐紅,一明一暗,暗含一喜一憂。眼前之景是雖如此,而作者此時病臥峽中,不覺增加了幾分惆悵和苦悶。
結束語
杜甫山水詩中“顏色字”的創造性使用,為詩歌帶來了異樣的新鮮和活力。顏色字之間相互整合、相互協調使得詩歌不管在表達上還是意境上都能達到“詩中有畫”的境界;杜詩貴在色彩、貴在將語言和色彩相融合。本文只是對杜甫山水詩中顏色字的運用進行了粗淺的分析和探討。總之,杜甫山水詩的顏色字運用之美,后代詩人無人能及。
參考文獻:
[1] 楊義.李杜詩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 [清]范希文.對床夜話見《武林往哲遺著》[M].江蘇:古籍刻印社,1985.
[3] 李文初.中國山水文化[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4] [清]仇兆鰲.杜甫全集[M].上海:珠海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