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剛
摘要:新課改的提出為教育教學規劃出了新的方向,指出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規范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3+1+2”這一新的高考模式政策的提出是社會和教育部門對高中物理來說是一個新的要求和標準,因此,物理教師要做好準備,以物理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為切入點提高效率。
關鍵詞:“3+1+2”模式;高效物理課堂;新高考
前言:
“3+1+2”模式的提出對物理課堂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物理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好扎實的理論知識內容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對比其他學科來說物理學科的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所以在新高考政策“3+1+2”模式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應做出相應改變。
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化,開展有趣活動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3+1+2”模式的提出是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下產生的新教學模式,既然提出新的政策也要讓學生適應教育的變化,滿足“3+1+2”模式提出的需求,為此要從物理課堂上著手改變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內容質量。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進度、掌握程度都各不相同,那是由于學生的自身差異性。可能學習進度稍微慢一點的高中學生就會在物理學習中漸漸喪失信心從而導致對物理學科的厭倦和疲憊,物理教師要關注到學生的這種低情緒化,主動幫助學生重拾對物理學習的信心。鼓勵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化,對學生耐心引導并給予一定的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加以正確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進行物理內容教學時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動手小實驗,以便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高中階段的學生也不例外,要想提高物理課堂的高效性就要引導學生主動了解物理學科知識,產生想要主動探索物理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到《力的合成與分解》這一節時,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實驗為學生們演示概念或者是圖文視頻內容等,物理教師要讓學生們通俗易懂的理解合力與分力的區別,從貼近生活的現象舉例演示,讓學生掌握合力與分力的概念與區別、矢量與標量以及力的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幫助學生熟悉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培養學生對于力學問題的基礎技能。由于物理學科本身具有的實踐特色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才會讓學生有參與感,學習中有成就感才能更好的進行高效學習。
二、“打鐵還需自身硬”,物理教師提升自我文化水平
在“3+1+2”模式下不僅物理學科受到一定影響,作為物理教師也要進行一定的自我改進,重新審視自我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接受新高考模式的新挑戰。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關注學生學習思想,并思考如何改善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物理教師的教學思想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指明教學道路,物理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和探討,從交流中獲取經驗,從學習中獲取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優秀的良好的教學方法轉化為自己的教學手段,物理教師要通過豐富的教學實踐得出經驗為學生們保駕護航。
高中物理教師也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及時反饋,為學生梳理出難易點,耐心講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饋是物理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環節,也是物理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機會,不僅能夠使物理教師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還能讓學生主動接受物理知識,教師提升自我文化水平,也是保障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為此,物理教師必須吸收更多先進物理教學理念,總結自己在物理教學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和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弊端,吸收相關經驗改善自身不足,讓學生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物理教師的真知灼見,才能有效的提升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三、立足教材,提升物理課堂高效性
“3+1+2”模式是高中物理教學的新挑戰和新的改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核心素養,在新高考政策的提出下要想使得物理教學高效性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盡快適應新高考的轉變模式,因此,物理課堂就必須做出改變,但還是要基于教材的基礎之上進行更高質量的教學。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制定明確教學目標,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物理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由于新高考政策的提出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必須有具備解決物理問題的動手能力和思維邏輯,物理教師本身也必須要把物理教材吃透,充分了解當前高考大綱內容研究透徹。
由于物理高考試卷題目內容的日新月異,但物理教材卻是較為有限的更新速度,就會導致物理試卷題目涉及到社會新聞、自然科學方面,教材內容卻跟不上物理試卷內容,所以更需要物理教師要及時了解外界信息,及時補充新鮮血液,為學生們打好扎實的物理基礎。以教材為基礎,引申到實際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去了解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現象相結合,安排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主動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助于更好的提高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四、結束語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教師應思考如何在這種挑戰下進行。高效物理課堂的教學,構建物理高效課堂是物理教師責任和義務,物理教師不能忽略培養自身的先進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不僅要重視學生在物理方面的理論知識,還要重視學生有沒有解決物理問題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小雯. 國家政策對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 考試周刊,2016(85):2.
[2] 蔡金元. 淺談對新高考模式下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 神州,2020(15):146.
[3] 余友煌. 新高考模式下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思路探索[J]. 新智慧,2020(18):90.
[4] 盛美君. 論新高考模式下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 中華少年,2019(2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