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枝實 韓靜
從“名”到“命運”,從“時”到“事業”,從“勵”到“利益”,不僅僅是時間動詞的變換,也是發展動能的轉換,亦是綜改動量的切換。
在歲末年初、辭舊迎新的時間節點,筆者想借用近些年流行的“年度漢字”的形式,選出2021年在開放大學體系頗具熱度的三個漢字——“名、時、勵”,由此談一談對浙開大體系創新發展的思考。
“名”——構建命運共同體
國家開放大學綜改方案出臺已一年有余,當前浙開大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就是市縣級電大更名。更名不是簡單的翻牌,除了要實現戰略轉型之外,同時也要讓市縣電大在更名過程中重點明晰“身份意識”,厘清“自己從哪里來?現在要干什么事?將來要到哪里去?”的問題,不能只在爭取學校規格、編制核定、經費保障的關鍵時刻,才想到“認祖歸宗”,而是要真正地在日常就不忘開放大學的“教育初心”,擔起促進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辦學使命,真正掌握辦學治校謀發展的主動權,時刻牢記“開大”之名,提振體系“歸屬感”。
“時”——構建事業共同體
從浙電大的成立到浙開大的轉型,體現的都是“恰逢其時”。這個“時”并不是說浙開大每當發展到一個關鍵節點,恰好都遇到了好機會,而是浙開大主動適應時勢、準確把握時機,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教育需求的變化,圍繞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主動作為、擔當有為,才能取得每一個發展階段的卓越成就。對于當前來講,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快邁向共同富裕,是新時代的主題,是人民的命題,也應是浙開大的答題。要圍繞促進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的發展目標,在建立人民滿意的終身教育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助力共同富裕過程中,展現開大實力和開大貢獻,也在干事創業過程中,以實實在在的事業成績,提高體系“滿足感”。
“勵”——構建利益共同體
推動浙開大的建設發展,離不開利益的分配、平衡和保障機制。不僅要加強精神激勵力度,更要積極拓展物質獎勵幅度,打破利益藩籬,構建和諧格局。在一體化辦學思維下,不僅要深入推進各類辦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也要實現充分流動、活躍使用;不僅要明確各級開大職能定位,也要積極推進服務創新和錯位分工。可以按照綜合改革方案提出的要求,積極探索新時代開大發展的財政保障機制、多元經費投入機制、成本合理分擔機制,以及資源收費模式,讓辦學體制“活”起來、管理機制“靈”起來,促進集約共享和高效運行,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效益,形成“集團化”緊密型辦學格局,充分共享發展紅利,提升體系“幸福感”。
從“名”到“命運”,從“時”到“事業”,從“勵”到“利益”,不僅僅是時間動詞的變換,也是發展動能的轉換,亦是綜改動量的切換,為未來電大更名轉型和開大體系創新發展提供了一條路徑,勾畫出了“十四五”時期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相信,浙江開放大學必將在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培育新時代工匠中發揮更大作用,成為全面展示省域開放大學創新發展和終身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窗口”。
(張枝實,浙江開放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