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志霞 林建樹 馬霄


[摘要]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應發揮單位內設機構特有屬性,找準突破口、精準把握、統籌推進,出謀獻計、服務決策。本文以設備成本效益審計為切入點,通過在用設備的成本管理引導實現對設備采購源頭的預算管控,推動業財融合發展、追求實現價值創造,協助醫院發展模式順利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助力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醫療設備? ?成本效益審計? ?內部管控
本文系浙江省康恩貝醫院管理軟科學研究項目(2020ZHA-KEB316)
一、項目背景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醫療設備迭代周期縮短,不斷涌現的高新技術使醫療設備在靈敏度、適用性、微量分析、診斷治療的特異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得以較大提高,這勢必將促進一大批老產品提前“退役”,引發新的醫療器械市場需求。如何在輔助醫療和綜合效益間尋找制衡,科學評判已購設備使用效率,并以此服務同類設備采購計劃的決策把控是醫療機構精細化管理促進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也是內部審計做好決策參謀的重要關注點。
二、樣本選取
2015年以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產量平均保持近20%的年增長率,而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收入平均保持近7%的年增長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加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公立醫院醫療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降低,超衡投放的醫療器械產量勢必連帶引發醫院醫療設備的更新迭代需求。為將有限資金用在切實的需求上,本文選取2021年提報需求中單一科室自用類設備占比較大科室——皮膚科作為審查重點,以細致的設備成本效益審計為決策管控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
三、審計方法
以財務為主線,同時協同聯動醫工部、臨床科室、醫技科室等相關科室,采用走訪調研、實地觀察、文獻檢索等方法,利用HIS系統取數,對財務查詢系統、門診收入報表、成本系統、物價收費系統等所取數據進行匯總比對。
四、調查分析
(一)現狀分析
激光技術正成為21世紀最為矚目的高新技術之一,激光技術已在醫療領域多個專業得以應用。本次選取皮膚科在用激光設備一臺,對其成本效益進行分析與評價,以促進科室設備管理、提升設備使用效率。
1.設備基本情況。皮膚科現用的激光治療系統系Fotona歐洲之星激光公司的新一代點陣祛斑王,于2017年提出設備購置申請,2018年簽訂采購合同,合同金額128萬元。
2.設備使用情況。自2018年11月末至2020年8月,皮膚激光治療系統實際收入57.05萬元,全成本核算模式下總成本45.66萬元,實際盈余11.39萬元(見表1)。
3.成本效益分析。(1)折舊年限內保本點分析。運用本量利分析法進行分析,將總成本分解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計算邊際貢獻和邊際貢獻率,從而進行保本點分析。以正常運行的2019年為計算樣本,年保本工作量約153例次,年保本收入約27.26萬元。(2)投資回收期分析。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情況下,如按預先設想,精心保管、規范使用,參考設備折舊年限5年,一般設備實際耐用年限可為10年。現以正常運行的2019年為標準,以靜態分析法推算折舊年限內后期和耐用年限后五年的收支情況,暫估免保期后設備每年維修費3萬元,大略計算投資回收期約為8.5年。(3)目標完成率分析。以2019年為例,全年診療189人次,醫療收入33.67萬元。根據當時皮膚科申報采購計劃申請表表述,該設備每年業務收入最低60萬元,最高可達168萬元。若以60萬元為年目標值,實際完成率僅為56.12%(見表2)。
4.綜合評價。皮膚激光治療系統主要用于皮膚美容的激光祛斑治療,目前,眾多民營醫美機構均可開展此類業務,且擁有專門營銷團隊,以多種靈活的優惠方式和周到貼心的外延服務展現優勢,假設根據正常運行的2019年的情況考量,折舊年限內設備投資無法收回。
按照通常慣例,如果光學設備保管使用規范得當,假設按實際耐用年限10年,大約可在折舊年限外的第8.5年收回投資。但實際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醫療設備的精密要求不斷提高,醫療設備更新速度不斷加快,通常認為激光設備投資回收期在5年左右比較合理。
(二)成因分析
通過調查尋訪、系統數據比對、查閱資料、觀察測試等,內審人員對設備實際產生的效益與預期設想的差異進行了成因分析(見圖1)。歸納其主要原因為:一是管理權責不明,使用科室人機匹配度不夠,暫未指定專人保管設備;設備采購前期可行性研究報告由使用需求科室提交,管理科室未見充分論證痕跡。二是動態聯動不力,需求科室與采購維護科室分別根據供應商宣貫、網絡平臺查詢獲得采購信息源,采購信息源不統一;設備單機使用量依靠人工記錄,未與收費系統關聯。三是調查視野不寬,對同城同域市場飽和度未進行細致調研;同院區其他科室相近設備未整體考量。四是自主創新受限,缺乏新功能開發能力,未嘗試進行原機邊際功能開發。
(三)對策建議
1.明確職責、責任到人。使用科室要綜合考量人員配備、崗位設置、科室目標、學科發展等多因素,制訂科室設備需求計劃,規范已有設備的日常使用和保管。
2.充分調研、共享數據。醫院建立統一的采購信息源大數據平臺,打通信息孤島,集成需求、采購、管理、維護等相關科室搜集的源數據;加大采購前的考察論證力度,成立專家組爭取在已有設備效益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可靠的市場調研、分析研究,實現內部管控。
3.錯時運用、統一調度。目前,皮膚科和醫學美容科均配有激光類治療系統,對設備的調配使用可以創建公共管理平臺,院內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錯時交替使用。
4.探索嘗試、自主創新。管理科室應根據業務科室需求首選添加設備附件開發增值功能。
五、服務決策
皮膚科提交2021年設備預算為6臺采購預案,總價值為159.8萬元,分別是:1臺價值50萬元痤瘡治療儀、1臺價值100萬元皮膚超聲系統、1臺價值3.8萬元二氧化碳激光儀和3臺單價2萬元吸煙機。
經對提交需求設備的審計調查和對已有設備抽樣分析論證,皮膚超聲系統可以通過現有設備增加探頭實現功能;痤瘡治療儀暫可通過本科室紅藍光設備兼具治療一般痤瘡。最終,決策層在審計調查分析報告基礎上,僅通過了皮膚科1臺價值3.8萬元二氧化碳激光儀和3臺單價2萬元吸煙機,總費用9.8萬元,有效節約了設備采購成本。
六、結語
醫療設備是醫院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最基本要素,是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設備投資屬于資本性支出,需要進行事前論證、事中管控、事后考評的閉環管理,特別是醫療設備投資前論證要充分、論證方法要科學,以此為決策提供有效依據,為設備效益管理構建直觀管控點。
內部審計作為單位內設機構,應充分發揮建議職能,精準把握,以應時的審計調查分析,在服務決策、協助管理方面多發聲、諫真言,緊扣形勢變化,因勢利導,在提升認可度的同時促進醫院提高質量、效益,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郵政編碼:310006,電子郵箱:1257063328@qq.com)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廣奇.多維監控體系建設在醫院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 2021(3):144-146+150
[2]楊航榮.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分析及重要性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 2020(9):109-110
[3]袁啟坤.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分析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 2019(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