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讀者張某來電說:聽說肺癌患者手術前要先進行新輔助治療.讓腫瘤變小才好切除。什么是新輔助治療?是不是所有患者都應進行新輔助治療?
答張某讀者:
輔助治療的方案有化療,還有一部分有突變基因陽性的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藥物。新輔助治療主要是針對一些切除困難的、手術風險比較高的,或者是外科醫生評估不能完成根治性切除,但是又有潛在切除希望的局部晚期患者,在手術前給予幾個周期的放療或者藥物治療,讓患者的腫瘤縮小、降期,然后獲得手術的機會。簡單地說,就是讓醫生的手術操作變得容易,降低手術風險,又能讓患者通過綜合治療能夠活得更久一點。
一般來說,外科手術適于于1期~3A期肺癌患者。分期越晚,復發轉移的風險越高。按照肺癌治療指南,2期~3A期的患者要進行術后輔助治療來預防復發和轉移。1A期的患者不需要進行術后輔助治療,只需要堅持隨訪。
最新研究證實,沒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用免疫治療取得很好的療效。其中對可切除的和潛在切除可能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術前免疫治療進行新輔助治療,術后繼續進行免疫治療鞏固,短期療效顯著。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副主任醫師王睿
陜西西安讀者崔某來信說:怎樣使用地高辛?
答崔某讀者:
地高辛是常用強心藥,可口服。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顫動的中、重度收縮性心力衰竭,在利尿劑(如螺內脂等)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纈沙坦等)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本藥,可進一步降低心力衰竭的惡化率,減少住院次數,促進病情緩解。下面就用法和注意事項介紹如下,供參考。
用藥方法目前主張開始即用固定的維持量給藥法,地高辛0.125~0.25毫克(半片~1片)/天;70歲以上、低體重或腎功能受損者,地高辛宜用小劑量(0.125毫克)每天1次或隔日1次,并定期到醫院檢測血清濃度,以調整劑量。維持量的劑量及應用時間隨病情而異,請遵醫囑。劑量個體差異大,需結合心功能改善和有無不良反應調整。
用藥期間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可能為過量或不足。出現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伴心室率超過100次/分,多表示用量不足;心室律規則且增快,或心室律規則但減慢,則表示中毒。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請醫生酌情處理。但如患者同時伴有肺心病、急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引起心動過速,不能作為地高辛用量不足的依據。靜息時心室率60~70次/分,日常活動后不超過90次/分,表示維持量適當。
中老年人及重度或彌漫性心肌病者、黏液性水腫者的耐受量較低,用量宜偏小,并應警惕不良反應。低血鉀、低血鎂、高血鈣易致中毒;治療期間不宜共用鈣劑。腎功能受損可影響地高辛清除,直流電復律可誘發地高辛毒性反應而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用藥時需注意。甲亢時本藥代謝和清除均加速,同時用奎尼丁、胺碘酮、鈣通道阻滯劑等可增本藥血濃度。用藥時均應加以考慮,以防不測。
本品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如納差、惡心、嘔吐等;心律失常,服藥過程中心律突然轉變,如心率突然減慢或加速,由規律轉為不規律;等。對本藥中毒具有診斷價值的特征性心律失常為多形室性期前收縮呈二聯律,尤其是發生在心房顫動的基礎上;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傳導阻滯是地高辛中毒的特征性表現。此外,還可有中樞神經、視覺癥狀(如視力模糊、黃視或綠視、頭痛、失眠、憂郁和眩暈等),一旦發生應復診。
廣東省連州市北湖醫院陳金偉
網站讀者手可摘星辰留言說: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中需要特別注意哪些食物?
答手可摘星辰:
1.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吃糖過多,糖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使血脂升高,身體肥胖,容易發生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中老人最好不要過多食用蛋糕、餅干等甜食。飲料也不適合高血壓患者經常飲用,因為許多飲料含鈉和糖;甜面醬不利于降壓;醬油不適宜高血壓患者長期食用;濃咖啡可導致心跳加快,血壓明顯升高、緊張不安、焦躁、耳鳴;等。
2.減少動物油和膽固醇的攝入。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是導致血脂異常的確定性危險因素,需嚴格限制。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肥肉和動物內臟中。高膽固醇食物主要有動物內臟、蟹黃、魚子、蛋黃、魷魚、火腿、豬油、豬肝、豬蹄、羊肉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高脂血癥者都不宜多食。
3.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為含人造奶油食品,包括各類西式糕點、巧克力派、咖啡伴侶、速食食品等。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或反復加熱后會形成反式脂肪酸,有害健康。
4.減少鈉鹽攝入。WHO建議每人每天食鹽用量以不超過6克為宜。研究證明,鈉鹽攝入量與血壓升高成正比,嚴格控制鈉鹽攝入可有效降低血壓。鉀能促鈉排出,鉀的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負相關,而我國居民的膳食特點是高鈉低鉀。我國膳食中的鈉80%來自烹飪時的調味品和含鹽高的腌制品,包括食鹽、醬油、味精、咸菜、咸魚、臘肉、醬菜、泡菜等。每天攝入的食鹽量從9克降至6克,可使腦卒中發病率下降22%,冠心病發病率下降16%。
5.少吃胡椒和辣椒。胡椒和辣椒中都含辣椒素,大量攝入會刺激血管,使血液流動過快,在短時間內刺激心臟跳動,進而增加心率,升高血壓,因此也應少食。
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張興
網站讀者我心初晴留言說:許多女性備孕前都知道要補充小劑量的葉酸,但為何要吃,如何吃,何時吃呢?
答我心初晴: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的族維生素,葉酸在人體蛋白質、核酸的合成及各種氨基酸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是細胞分裂、細胞DNA合成及其正常發育所必需的物質。懷孕期間,孕婦對葉酸的需求增加,如果孕婦體內葉酸缺乏,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風險增加;孕婦葉酸缺乏與胎兒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肛門畸形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同時,孕婦發生流產的風險增加,胎兒易發生發育遲緩、早產和低出生體重。
葉酸對胎兒的大腦、脊髓發育很重要,女性在孕前至整個孕期補充小劑量的葉酸,可以使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的風險降低50%~70%。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的時間很早,通常發生在上一次月經之后的40天左右,也就是大多數婦女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如果這時才吃葉酸就來不及了。
備孕的準媽媽們切記,補充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要從孕前3個月開始至整個孕期,每天只需要吃0.4毫克的單純葉酸片或含有0.4毫克葉酸的復合維生素即可。平時還要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橙汁、核桃、花生、肝、腎、蛋、豆等。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科
吳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