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首次提出了“三不一體”的明確要求;隨后黨中央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明確將構建 “三不一體”機制單列出來,作為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內容;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強調,上至國家機關,下至企業,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時刻牢記踐行“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地深化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黨中央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要不斷提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綜合效能,可見反腐敗不僅是對紀檢監察機關切實履職盡責的重要要求,“三不一體”建設是新時代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十四五”規劃保駕護航提供堅實的監督力量。
一、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性
腐敗,是國家和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如同毒瘤對于人的身體,毒瘤不除,肌體難康,貪腐不除,社稷難安。為免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反腐敗就成為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長久斗爭。從發展角度來看,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是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內容,凝結著全面從嚴治黨以來的實踐結果和寶貴經驗,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作為一場持久戰,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想取得勝利,紀檢監察機關必須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自覺堅持一體謀劃實施,加強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建設,注重把制度約束、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覺悟相結合,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從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來看,作為國家的物質根基與政治基礎,企業做大做強不僅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體現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能力。因此,企業相關部門必須要有全局意識,樹立大局觀念,不能“只掃門前雪”,必須認清發展階段,找準職責定位,提高政治站位,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把一體推進“三不”作為分內之事,正確處理懲、治、防的重要關系,毫不放松的懲治腐敗,確保底線常在,后墻不松。同時也要加大力度,治標也要治本,推動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強化“不敢腐”
在“三不一體”中,不敢腐是不能腐、不想腐的前提,持續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始終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作用,是為不能腐、不想腐的實施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不敢腐突出震懾、遏制,在懲治方面,任何時刻都不能放松、不能手軟,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態度,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嚴厲打擊,懲治腐敗,重拳出擊,充分發揮案件查辦這一最直接最有力的監督手段,深挖徹查,不僅要洗滌國內環境,也要對逃匿境外的案件實施追逃追贓措施,做到有逃必追、一追到底,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為國家挽回損失的同時,也為人民拔除病灶。
對于企業而言,推進“不敢腐”,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中央紀委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十九屆中紀委五次全會題為《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工作報告》的工作報告,以及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突出政治監督,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企業的廉潔文化建設,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以巡視整改為契機,緊盯企業生產發展的各項環節,對違紀行為從嚴查處,堅決通報曝光,加大執紀執法審查力度,做好以案促改和整改落實。通過案件的專題警示教育,因案制宜,精準施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深刻剖析典型違紀違法案件,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持續釋放反腐敗“嚴”的主基調,釋放一嚴到底,一刻不停的強烈信號,做到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形成震懾,營造不敢腐的氛圍環境。
三、增強監督治理效能,強化“不能腐”
不能腐,是“三不”體制的制度、監督、約束保障,強調制度、治理,構建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紀檢監察機關身負監督職責,首先應該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其從強化黨組織自上而下的監督,加強對“關鍵少數”這一難題的監督,再其次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與巡察機構、審計等部門相協作配合,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網。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等重點領域環節,把握腐敗風險點,大力抓好風險防控,把監督融入治理,盯住重點人重點事,注重抓早抓小,強化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的制約與監督,健全完善監督體系。
國有企業規范權力運行,同時要不斷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各項規章制度,所謂“好的制度,能讓壞人變成好人;壞的制度,能把好人變成壞人”,將制度執行力作為監督重點,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注重從典型案例中發現監督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抓準企業的廉潔風險防控點、關注是否存在 “三重一大”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加強制度建設,讓制度具備生命力,著力構建全面覆蓋、層層管理、重點防控、責任到人的廉潔風險防控體系,推動權力監督制度完善,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制度的約束力充分發揮作用。通過扎緊籠子、補齊短板、堵塞漏洞來遏制腐敗案件的數量,鞏固不敢腐的成果,也為不想腐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要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時,統籌銜接紀律監督、檢查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等各方面監督,并不斷推動各類監督融合貫通,讓監督無處不在,使廣大黨員干部適應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習慣在接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四、堅持思想引領,強化“不想腐”
不想腐,是三不一體中的思想防線和根本,突出引導與自覺,不僅是思想覺悟和理想信念,也是道德水平的高標準、嚴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說:“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依靠自身的黨性、思想、覺悟,加強思想教育,養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從思想源頭上徹底消除貪腐之念。全方的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下的監督手段,需要思想上高度配合,因此不想腐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自我約束。回顧近年來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干部的案件教訓,無一不是從動搖了理想信念、初心信仰迷失開始的。習總書記指出,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近年來黨中央規劃部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以及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是澆灌廣大黨員干部思想的最好“養料”。
國有企業應當首先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把教育作為常態性、基礎性工作來抓,利用正反兩方面典型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推動黨員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發揚先輩先烈的榜樣作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作用和警示教育的“棒喝”作用,充分利用本地區本系統內反面典型案例,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以案為鑒,警鐘長鳴”,不斷加強警示教育力度,構筑不想腐的堤壩。文化而潤其內,養德以固其本。廉潔文化面向全黨全社會,是一個不斷融入管黨治黨、治國理政各方面、全過程的一個系統工程。要用紅色文化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傳承紅色基因,樹牢崇廉尚廉的理念;要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充分發揮主流媒體、自媒體等宣傳媒介的作用,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講好廉潔故事,做好廉潔發聲臺,形成廉潔無處不在,廉潔深入人心,廉潔成為新風尚的整體文化氛圍,推動清廉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需斬萬竿”。站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潮頭,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三不”一體推進,把反腐敗工作融入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全局中去考慮,清除一切侵害黨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廣大黨員干部自身應從中汲取教訓,牢記初心使命,對黨忠誠,在嚴格的黨性鍛煉中堅守底線,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煉就“金剛不壞之身”、“百毒不侵之體”,注重對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規規矩矩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干部與職工同頻共振,營造積極健康的企業環境。
(作者單位:陜西烽火通信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