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廣成 朱佳瑋

現在,世界科學技術革新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躍期。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了各行業的發展,從“信息時代”走向了“數字智能時代”。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數字化轉換。在企業數字化轉換的過程中,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經濟事項和核心數據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部門,成為企業數字化轉換的首要推動者。教育部與時俱進,加快人才供給方面的結構改革,提出本科職業教育“雙一流”、“雙學院”建設的教育改革和指導政策隨著信息化時代對財務人員的新挑戰和新要求,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已經轉移。如何將高校的財務管理課程進行智能化改革,從傳統的“會計學”向“企業戰略師”的轉換迫在眉睫。因此,大學應該改革財務管理教育,根據云財務人才培養的需要,培養適應時代變化和企業需要的新的會計人才。
一、高校財務管理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企業內部的會計核算制度都是企業財務制度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在我國中小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普遍缺少一個較為健全的財務制度,這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響,甚至會導致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出現斷裂,出現財務危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中小企業的生產規模有限,財務管理人員相關經驗也略顯欠缺。那么高校作為中小企業人才的來源地,進行高校財務管理教育改革,從源頭上抓住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利于適應時代變化和企業需要培養新型財務管理人才,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實現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會計核算出現問題。企業內部的會計核算制度是企業財務制度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梢哉f,會計核算方法的準確性能夠對于一個企業內部的財務部門在月末或年末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起到很大作用。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能夠極大程度地決定企業財務方面的準確性。在大型企業內部,因為企業本身資本較為雄厚,已經積累下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因此,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也較為專業,許多大型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都能夠保證自己有一套專門應用于本企業會計核算的制度或管理辦法。但是中小型企業由于自身的資本較為薄弱,因此,經常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這些問題積少成多,對于企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地阻礙與制約。例如,某中小型物業公司在月底賬面預收賬款金額為1388.68萬元,這些全部為物業管理服務費,這一部分預收賬款正規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在收入發生時就當期轉入主營業務收入并按時繳納稅金。假設,在這一部分預收賬款當中有900萬元是營改增之前的預收收入,營改增之后的預收收入經過計算應該是388.68萬元,在營改增之前,物業公司按5%繳納營業稅。也就是說900萬元所產生的營業稅金是45萬元,而營改增后對物業服務是按6%繳納增值稅,產生的稅金應為50.94萬元,也就是說,營改增前后的稅金差額需要多繳納5.94萬元,這就是會計核算的過程總出現的問題。
2.財務管控能力有待提高。財務管控強調企業運營資金合理籌劃分配,實現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往往缺少資深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部門對運營資金管控能力較差,造成資金利用率不高。產品單位成本較高,導致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中小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注重降低產品單位成本,力爭提高企業資金使用率。
3.財務規劃有待合理化。由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對利用閑置資金進行投資規劃缺乏經驗,很多企業制定規劃方案前調研不夠充分,未計量成本費用與資金承受能力,盲目貸款融資擴大經營業務范圍,未獲得預期收益導致資金運營成本上升,無法償還貸款,造成企業財務風險。中小企業受限于融資困難,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尋求更多的融資渠道。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設計優化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是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由于多種因素企業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企業穩定健康發展,高校課程設計需要針對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對財務管理課程進行改革。
1.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針對企業會計核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在財管管理教學過程中應該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在枯燥無味的課程教學中,依托在線學習平臺,“開拓課堂前、課堂內、課后教育一體化渠道,結合傳統教育和多媒體教育,實現教育手段現代化和多樣化,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每堂課一財”活動開展,深入實踐實例教育法和小組討論法,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接觸實踐內容,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及時修正。①學生選擇案例準備(每堂課一個財務事例)。學生自己選擇案例的過程幫助學生了解大多數企業的經濟環境和基本財務狀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基本的財務分析能力。學生被分成幾個討論小組討論和準備企業的實際事例。所選擇的案例經老師批準,每節課前3-5分鐘被分為學生小組,由老師進行分析和評論。學生準備的情況一定是從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的,具有一定的先端性和實效性。實例應簡潔、準確、提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②教師準備案例。教師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寫出典型的綜合事例。實例選擇可以體現教學目標,強化和深化教學內容。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討論和思考空間,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準確性,通過全面的案例教育,提高解決現實復雜問題的能力,并運用綜合案例分析方法模擬企業財務管理的經過和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課前教學內容準備、劃分討論小組、課間教學問題互動、布置課后作業、課后作業小組展示、小組分數評定。
2.教學內容改革。①財務管理者有三種類型。第一是根據企業的具體財務管理情況,制定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問題解決方案。然后提出專業指導的提案。第二是實踐經驗豐富,熟悉相關操作流程。第三是目前最缺乏創新人才。教師深入企業,調查財務管理崗位的需要和崗位能力,確定培訓方向。②切實圍繞崗位需求優化教育系統。教師隊伍深入企業調查和財務管理崗位的需要和崗位能力的需要,分析崗位能力所需的知識模塊和知識點,重新確定教育目標和重點難點,修改教育大綱,優化課程體系,改善教育內容強調對職位能力的對應性。
3.實踐內容改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校學生在財務方面的理論知識大多數只是應用于學術測試,而真正面對企業實踐的時候,往往操作并沒有那么熟練和準確,因此高校財務管理課程改革不僅是課程方面的精益求精,更應該注重實踐方面的教學。高校在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具體做法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加強教室實踐,優化訓練計劃和實驗指導。設置教學訓練應當從財務管理職能出發,明確落實教育目標和內容,充實實踐教育環節,通過實踐學習,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化,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②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實踐教育。只是教室的培訓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和限制性。學生還不能接觸企業的實際經營環境。因此,應該在課堂實踐的基礎上開拓更多的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加專業實踐,或者為學生提供參加各種金融競爭的機會。通過產學研的結合、專業競爭等方式,使學生深入企業一線,接觸真實的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或事例,加深財務分析和財務決策能力。
四、結語
在我國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都解決,才能夠保證財務管理部門能夠成為中小型企業進行發展的助力,才能夠使中小型企業在進行運轉的過程中越做越強,發展得越來越好,而高校作為企業人才的資源地,在財務管理課程教育方面不能因循守舊的進行課本知識教學,應該針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課程改革,教師需要積極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從實踐出發,培養更多具有先進教學理念的綜合型人才,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基金: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創新創業與財務管理專業融合科研實踐培養模式研究(基金號:JGB202013)]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