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楠


作 者:王安憶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簡 介:該書以一位淮揚名廚非同尋常的成長經歷為敘述線索,他生于東北的冰雪之地,記憶卻從因避難而被攜來上海寄居的亭子間開始。他啟蒙于祖輩揚州鄉廚的鮮活廣博,蛻變于上海淮揚系大師的口授身傳,后來在紐約法拉盛成為私人定制宴席的大廚……就如他精神世界的啟蒙源自《紅樓夢》《黃歷》《易經》一樣,不同地域間的舌尖上的美味,其實開闊出另外一番融匯了天地與自然體悟的精妙世界,而時代更迭與反復沖刷席卷下的個人命運與抉擇,也呈現了多重視角與評述體系下的民間記憶。

作 者:蔣韻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簡 介:該書以奶奶、母親、“我”(蔣韻)三代女性的主廚食譜為經,以開封、太原、香港等城市空間的輾轉為緯,串起了一個北方的行醫世家——孔氏家族長達70 年的風風雨雨。“假魚肚”、肉糜粥、炸菜角、“起士林”、面包蝦仁……孔氏一族三代成員對家國、歷史、生命、自然、文化的體認和抒情,都凝聚舌尖,漫漶、浸潤、繾綣,化作繚繞的味道,是對存在的敬意和反思。

作 者:吳琦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簡 介:這是以9 部非虛構作品和1 部紀實影像作品為主體推出的非虛構作品合集。這些故事來自洪都拉斯、波蘭、剛果、塞內加爾、南非、古巴、英國、日本等12 個國家和地區,涉及移民、養老、種族、性別等當下性、全球性的議題。由專業寫作者深入現場調查,挖掘復雜事件的前因后果,呈現現實世界的光明與黑暗。

作 者: [美國]阿圖·葛文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簡 介:中國人對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諱談論,如何面對自己或父母的老去?在生命臨近終點的時刻,我們該和醫生談些什么?應該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作者結合其多年的外科醫生經驗,以流暢的文筆講述了一個個傷感而發人深省的故事,并為我們提供了實用的路線圖,告訴我們為了使生命最后的歲月有意義,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

作 者:[法]帕斯卡爾·艾德蘭/ [法]羅伯特·巴爾博里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簡 介:每個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都是無比好奇的,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有關身體的疑問,而家長們對于孩子“我從哪里來的?”這樣的問題總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這本書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圖文結合,用立體、翻頁、推拉、轉盤、觸摸等等新穎的方式講述生命的開始、出生、人體的肌肉、心臟、血液、消化系統以及性別的不同,每翻開一頁就是一次身體的探險,讓小讀者在趣味性的閱讀中學習科學知識,開拓眼界。

作 者:[英]羅伯特·戴博德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簡 介:這本書是一部心理咨詢入門書,也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在書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詢的傾聽、共情、溝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個標準的心理咨詢流程的模板。讀者猶如親臨現場,體驗心理咨詢的每一個細節,見證療愈和改變的發生。

作 者:蘭小歡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簡 介:作者用平實的語言介紹了近20 年“中國模式”的運作方式,梳理了政府的組織形式及經濟運作方式、財稅政策變遷及“土地財政”、政府引導產業發展的方式、城市化的畸形等問題。對于中國經濟的故事,書中既給出了答案,又隱含著更多的問題挑戰。作者在講述時卸掉了難懂的專業化術語,使文字清晰可讀,是普通人了解當下及未來的入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