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英 張 力 李 鑫 胡蘇華
(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偏頭痛在急性發作階段以一側或雙側搏動性頭痛、惡心嘔吐以及畏光等作為主要表現,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會繼發性引起失眠、焦慮等癥狀,本病反復發作,遷延難愈,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2]。臨床對偏頭痛急性發作患者給予對癥治療為主,如采取曲坦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精神安定劑以及阿片類等藥物,可有效降低頭痛程度及減輕頭痛發作次數,但整體治療效果尚待提高,且因副作用明顯和易產生耐藥性等原因使這些藥物不能長期服用,故難以取得較理想的遠期療效,存在復發率較高等問題[1,3]。偏頭痛在中醫學被歸為“頭風”“腦風”等病范疇,主要致病因素在于風、痰、瘀,風是致病的始動因素,痰濁是發病的基礎,風痰上擾、阻塞腦絡是主要病機,中醫學治療本病以息風化痰、通絡止痛為治則[4-5]。本研究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風痰上擾證),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偏頭痛診斷參見《中國偏頭痛診斷治療指南》[6]制定。風痰上擾證診斷標準參見《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西醫疾病部分)》[7]擬定,證候:頭痛而脹,頭重如裹,胸脘滿悶,惡心,嘔吐痰涎,口淡食少,或口中黏膩,口苦,大便不爽,舌胖大,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滑數。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年齡20~70歲;3)發作期,頭痛視覺模擬評分(VAS)≥5分;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頭顱CT或MRI檢查為腦梗死、出血、腫瘤等疾病;伴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耳源性、高血壓、顱內感染等所致頭痛者;存在腦部器質性病變,或者精神疾病者;伴有乙醇或藥物濫用者。
1.2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常州市中醫院腦病科就診的偏頭痛患者9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治療過程未有病例脫落。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齡44~68歲,平均(51.93±7.04)歲;偏頭痛病程4~13年;本次急性發作病程 5~12 d,平均(9.03±1.44)d;VAS 評分[8](6.39±0.91)分。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齡41~66歲,平均(51.49±8.11)歲;偏頭痛病程3~14年;本次急性發作病程 4~13 d,平均(8.98±1.40)d;VAS 評分(6.51±0.95)分。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1)對照組:患者予佐米曲普坦片(浙江九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829)口服,每次2.5 mg,若24 h內癥狀持續或復發,再次服藥,與上次服藥至少間隔8 h,24 h內服藥不超過3次。2)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取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組方:甘菊15 g,防風9 g,旋覆花12 g,川芎12 g,羌活12 g,白芷12 g,皂莢 10 g,石膏 10 g,枳殼 6 g,全蝎6 g,炙甘草6 g,荊芥穗10 g。隨癥加減:口干、便秘者加黃芩10 g,山梔子10 g,滑石10 g;疼痛甚者加蒺藜6 g,僵蠶6 g;舌質紫暗者加丹參15 g,地龍15 g。上述中藥飲片均由常州市中醫院中藥房提供,每日1劑,統一煎煮2次分2袋裝,每袋150 mL,早晚服用。
1.4 觀察指標 1)VAS[8]評分。分別記錄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3、7、14 d的VAS分值。2)生活質量。參照偏頭痛特異生活質量問卷(MSQ)[9]評定,評價頭痛在功能受限、功能障礙、情感3個領域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共包括14條問題,按6級分別評分為1、2、3、4、5、6分,計算并比較MSQ總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在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評定。3)中醫證候評分[9]。按4級評價患者的頭痛、口苦、頭重如裹、胸脘滿悶、嘔吐痰涎、口淡食少,分別計分為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4分),在治療前及治療后3、7、14 d評定。4)血清一氧化氮(NO)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水平。治療前及治療后3、7、14 d取患者晨起空腹下外周血3 mL,3 000 r/min離心取血清,置于-70℃備測,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GRP水平,硝酸還原酶法檢測血清NO水平。
1.5 療效標準[9]觀察患者的頭痛發作次數、程度、持續時間以及伴隨癥狀,再進行綜合評分。痊愈:頭痛基本消失,中醫證候評分減少≥95%。顯效:頭痛綜合評分減少50%以上,風痰上擾證癥狀評分≥70%但<95%。有效:頭痛綜合評分減少21%~50%,中醫證候評分減少≥30%但<70%。無效:頭痛綜合評分減少<21%,中醫證候評分減少<30%。中醫證候評分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在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評價。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組內比較均為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VAS和MSQ評分 見表1。兩組治療后3、7、14 d VAS評分明顯降低,MSQ評分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治療后3、7、14 d VAS和MSQ評分改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VAS和MSQ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VAS和MSQ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期比較,△P<0.01。下同。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 VAS 6.51±0.95 4.49±0.55*△3.81±0.44*△2.27±0.29*△6.39±0.91 5.03±0.68*4.40±0.56*3.05±0.39*MSQ 171.71±20.33 179.90±21.98*△194.53±21.17*△228.41±25.01*△171.43±19.22 175.09±19.15*181.44±20.05*193.05±22.09*
2.2 兩組風痰上擾證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后風痰上擾證證候評分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證候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表2 兩組風痰上擾證證候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風痰上擾證證候評分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頭痛3.04±0.44 0.76±0.10*△3.11±0.46 1.40±0.19*口苦2.92±0.38 0.71±0.11*△2.99±0.40 1.31±0.17*頭重如裹2.90±0.35 0.68±0.09*△2.94±0.38 1.27±0.17*胸脘滿悶2.98±0.41 0.65±0.08*△3.03±0.39 1.22±0.18*嘔吐痰涎2.97±0.40 0.69±0.09*△3.01±0.36 1.29±0.17*口淡食少2.99±0.43 0.75±0.10*△3.04±0.38 1.44±0.18*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血清NO和CGRP水平比較 見表4。兩組治療后7、14 d血清NO和CGRP水平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7、14 d血清NO和CG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表4 兩組血清NO和CGRP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血清NO和CGRP水平比較(±s)
組 別 時 間NO(μmol/L)CGRP(ng/L)76.15±10.04 74.79±8.22 65.90±7.97*△57.72±7.18*△76.33±9.09 75.03±7.93 72.13±7.73*66.90±8.41*觀察組(n=48)對照組(n=48)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 20.17±3.41 19.75±3.34 17.31±2.51*△14.09±1.93*△20.43±3.90 19.88±3.12 18.44±2.39*17.52±2.76*
偏頭痛的發生多因感染、神經紊亂等所致,上述因素引起患者血液中血小板出現聚集,同時神經遞質分泌異常,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內啡肽等分泌紊亂,其中5-HT泌異常會造成顱內血管痙攣,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10]。此外,偏頭痛發作時血小板分泌的5-HT會直接使顱內血管收縮,而大量5-HT被迅速代謝后其含量劇下降致血管反跳性擴張,也會急誘發頭痛[11]。佐米曲普坦是一種選擇性5-HT受體激動藥,能夠有效抑制先兆頭痛后繼發的顱外血管擴張,抑制炎癥神經肽的分泌,以及阻止傷害性神經沖動傳導至中樞,從而緩解神經痛[12]。然而長期運用佐米曲普坦有一定不良反應,需密切監測患者臨床表現及生化指標[13]。
偏頭痛急性發作的病位在腦絡,可分為肝陽上亢證、風痰上擾證、寒凝肝脈證、瘀血阻絡證、氣血不足證、肝腎虧虛證[7]。然而上述證型所占比例尚未見報道,但研究者們兼顧偏頭痛發病特征,結合不同患者體質類型,對偏頭痛進行辨證分型,發現風痰瘀阻型、風痰瘀阻兼肝陽上亢型、風痰瘀阻兼氣血虧虛型、風痰瘀阻兼肝腎陰虛型4個證型最多[14]。“風為百病之長”,且“高巔之上,唯風可到”,病因主要以“風”“痰”之邪為主,多因風痰上擾,痰瘀互阻,腦脈絡失和所致[15]。誠如《丹溪心法》所言“風痰上厥,眩暈頭痛”,內風挾痰,上擾清竅致,引起頭痛、眩暈[16]。現代人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易致脾胃受損,使脾運化失調、水谷精微不化,遂生痰飲,痰濕壅遏中焦;加之平素作息失常,晝夜不分,陰津受損,則生內風;日常寒暖不調,冷熱不均,外風易襲;遂致風邪挾痰而上,上擾腦竅,入客腦絡,導致頭暈、頭痛發生[16]。因此,中醫臨床治療宜以祛風化痰、通絡止痛為主。
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中甘菊味甘性寒,可祛風平肝,清熱除濕;防風解表祛風,勝濕止痙;旋覆花降氣,消痰,行水,止嘔;川芎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羌活疏風解痙,善治太陽經后頸部頭痛;白芷善于通竅止痛,善治陽明經頭痛;皂莢祛風痰,除濕毒;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調暢氣機;荊芥穗解表散風;全蝎熄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祛風化痰、通絡止痛之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3、7、14 d VAS、MSQ評分改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對偏頭痛急性發作風痰上擾證患者給予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可促進疼痛緩解和生活質量改善。觀察組治療結束后風痰上擾證癥狀評分改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加用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可進一步改善偏頭痛急性發作風痰上擾證患者的中醫證候。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加用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風痰上擾證的療效更佳。
神經血管失調是偏頭痛發生發作的重要機制之一。在偏頭痛發作時環繞腦血管周圍的三叉神經末梢大量合成分泌CGRP,CGRP作用于其支配的腦血管壁,引起腦膜血管擴張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刺激多種炎癥介質分泌、聚集,誘發神經源性炎癥反應,刺激三叉神經血管復合體,提高二級疼痛傳遞神經元的敏感性,產生頭痛[17-18]。NO是一種血管內皮細胞中L-精氨酸合成的血管內皮細胞舒張因子,通過激活平滑肌細胞內游離的鳥苷酸環化酶,提高鳥苷酸環化酶含量,鳥苷酸環化酶作為第二信使和神經遞質激活三叉神經節,使局部CGRP大量分泌;NO還可直接影響血管旁感覺神經,直接激活感覺神經纖維,增加傷害型感覺神經元的敏感性,介導體內痛覺信號傳導,導致痛覺發生[19-2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7、14 d)觀察組血清NO和CGRP水平改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可能通過下調偏頭痛急性發作患者血中NO、CGRP水平,從而起到減輕頭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風痰上擾證,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降低中醫證候評分,改善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且可下調血清NO、CGRP水平,這可能是自擬祛風化痰止痛方加減治療偏頭痛的作用機制之一,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