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曉馮 輝劉 涵
(1.山東省日照市婦幼保健院,山東 日照 276800;2.山東省日照市人民醫院,山東 日照 276800)
急性腰扭傷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是指由于外力導致的腰部軟組織、關節急性損傷,臨床以腰痛、活動受限、按之可觸及肌肉緊張痙攣等為主要特征,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2]。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桃仁杜仲湯加減聯合針刺腰痛點治療急性腰扭傷療效及對腰功能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臨床骨科學》中急性腰扭傷的診斷標準[3]。中醫診斷參照《中醫內科學》腎虛型腰痛病的診斷標準[4]。2)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年齡18~65歲;發病至就診時間小于3 d;同意參與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3)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凝血功能障礙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合并腰椎間盤突出者;惡性腫瘤等因素引發腰痛者;急性腰扭傷伴腰椎滑脫、脊柱病變、外周血管病變者;存在針刺禁忌證者;嚴重過敏體質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山東省日照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182例急性腰扭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1例。觀察組男性65例,女性26例;年齡29~64歲,平均(38.77±6.13)歲;病程 1~3 d,平均(1.84±0.27)d。對照組男性67例,女性24例;年齡31~62歲,平均(37.54±6.24)歲;病程1~3 d,平均(1.77±0.31)d。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西醫對癥處理,布洛芬片(河南天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548)口服0.2 g/次,每日3次;取適量扶他林軟膏(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91)進行涂抹,每日3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桃仁杜仲湯加減聯合針刺腰痛點治療。1)桃仁杜仲湯組成:山茱萸、熟地黃、肉蓯蓉、茯苓各15 g,杜仲、補骨脂、狗脊、枸杞、菟絲子、桑寄生、獨活、當歸、紅花、桃仁、甘草各10 g。痛甚不寐者加酸棗仁,合并濕熱者加忍冬藤。上述藥材由我院藥房提供并統一煎煮,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溫服,每天1劑,共服用10 d。2)針刺腰痛點:指導患者取俯臥位,取患者患側腰痛點,在患側手背側,取第2、3掌骨和第4、5掌骨之間,腕橫紋和掌指關節中點處,各取左右2穴,對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后,取華佗牌一次性針灸針40 mm由兩側向掌中斜刺0.5寸(約1.5 cm),行平補平瀉捻轉手法后,行針1 min左右,得氣后留針,治療3 d。兩組治療期間均指導其臥床休息,避免腰部劇烈活動,治療10 d后觀察療效。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包括腰痛、肌肉痙攣、腫脹、活動受限癥狀,按照嚴重程度從無、輕、中到重分別計為0、1、2、3分,得分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2)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則疼痛越難以忍受。3)采用ROM腰椎活動度評分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的腰功能,分值范圍為0~5分,得分越高則腰功能受限程度越高。4)采用ODI功能障礙指數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差。5)采用MyoMove-COW表面肌電圖儀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的骶棘肌肌電信號,包括波幅和單位時間內肌電反轉次數。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制定療效評價標準。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75%,腰部活動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疼痛程度明顯緩解。有效: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30%,腰部活動功能明顯改善,疼痛程度有所緩解。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10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或%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前主要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腰痛、肌肉痙攣、腫脹、活動受限癥狀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觀察組治療后3、5、10 d的腰痛、肌肉痙攣、腫脹、活動受限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間點比較,△P<0.05。下同。
組別觀察組(n=91)對照組(n=9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5 d治療后10 d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5 d治療后10 d腰痛2.91±0.74 2.02±0.53*△1.52±0.43*△0.88±0.25*△2.88±0.73 2.51±0.62*1.99±0.53*1.34±0.31*肌肉痙攣2.41±0.56 1.72±0.39*△1.33±0.31*△0.64±0.22*△2.52±0.51 2.15±0.44*1.82±0.38*1.05±0.34*腫脹2.86±0.81 1.91±0.61*△1.33±0.35*△0.79±0.15*△2.81±0.74 2.04±0.53*1.82±0.42*1.24±0.25*活動受限2.32±0.52 1.72±0.43*△1.35±0.38*△0.74±0.21*△2.36±0.51 2.01±0.47*1.76±0.35*1.29±0.33*
2.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前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觀察組治療后3、5、10 d的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n=91)對照組(n=9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5 d治療后10 d治療前治療后3 d治療后5 d治療后10 d VAS評分7.54±1.21 3.77±0.62*△2.14±0.53*△0.79±0.15*△7.68±1.19 5.19±0.84*3.67±0.52*1.51±0.23*ROM評分4.26±0.43 3.21±0.37*△1.56±0.28*△0.72±0.23*△4.32±0.41 3.97±0.38*2.19±0.34*1.36±0.33*ODI評分70.57±5.41 47.62±3.49*△26.77±3.52*△11.25±1.19*△70.68±5.53 59.54±3.52*32.18±3.11*15.29±2.63*
2.4 兩組治療前后骶棘肌肌電信號比較 見表4。兩組治療前波幅、肌電反轉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波幅、肌電反轉次數較治療前明顯增加,觀察組治療后波幅、肌電反轉次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骶棘肌肌電信號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骶棘肌肌電信號比較(±s)
組別觀察組(n=91)對照組(n=9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波幅(μV)65.18±12.53 121.54±19.52*△64.91±12.78 94.54±14.51*肌電反轉次數(次/s)354.25±52.36 611.54±81.52*△355.91±51.87 587.45±65.29*
中醫學認為,急性腰扭傷屬于“腰痛”“閃腰”等范疇,《肘后備急方》中記載“腎腰者,如反腰,忽轉而挽之”。目前中醫學家多認為腰痛的病因病機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其中外因是外傷、勞損或風寒濕邪等,內因較為復雜,多為肝腎不足、瘀阻經脈、筋脈失于濡養等[6-7],《景岳全書》中指出“腰痛之虛癥,十居八九,但察其既無表邪又無濕熱”。可見腰痛尤以腎虛為主,《證治匯補·腰痛》曰“唯補腎為先,而后隨邪之所見者以施治,標急則治標,本急則治本,初痛宜疏邪滯,理經隧久痛宜補真元,養血氣”。可見腎虛為腰痛之本,機體腎虛或耗竭過多,則會導致腎精不足,精血同源,腎精虧虛則肝血不足,肝腎不足則筋骨失于濡養,久則經絡瘀阻,導致經絡氣滯,出現腰痛。近年來中醫在治療急性腰扭傷中逐漸凸顯出其優勢,包括中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8-9]。既往研究證實[10-11],對急性腰扭傷患者采用針刺治療可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腰功能。由于急性腰扭傷容易損傷足太陽經和督脈,而督脈為陽脈之海,主司人體全身陽氣,同時手陰陽交匯于手,足陰陽交匯于足,《靈樞經》中記載“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腰痛點屬手部穴位,雖不屬于十二經主干上的穴位,但能激發十二經絡之陽氣,于此處進行針刺可疏通全身陰陽之氣。本次研究選穴從生物全息理論出發,認為機體腰背可等同于手背,中指掌骨對應脊柱,第三掌骨遠端對應頸椎,第三掌骨近端對應腰部,故選腰痛點時以關節進行對應,以發揮疏通腰部經絡的作用。
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遵循中醫中的“整體觀念”,本研究采用中藥內服聯合針刺腰痛點治療,清代著名醫學家葉天士指出:“腰者腎之腑,膝者腎所主也;杜仲辛平益肺,肺金生腎水,所以腰膝痛自止也。”可見杜仲善“治腎勞,腰脊攣”。桃仁杜仲湯中熟地黃滋腎助精,山茱萸固腎固澀,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茯苓利水消腫,杜仲、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補骨脂補腎助陽,獨活祛風止痛,桃仁、紅花活血化痰、通經止痛,枸杞補腎精助陽,當歸調經活血,狗脊補益肝腎,菟絲子補腎固精,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溫補肝腎、益精活血、通經止痛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杜仲中所含木脂素能夠改善骨代謝平衡,對神經根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紅花中含有紅花黃色素、豆甾醇、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活血等效果。枸杞多糖能夠通過減少促炎因子釋放以促進神經組織受損后修復[12-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0.11%)明顯高于對照組(79.12%),治療后主要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桃仁杜仲湯加減聯合針刺腰痛點治療急性腰扭傷療效良好,對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良好效果。
VAS評分是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的量表之一,在臨床應用廣泛[15]。ROM、ODI評分量表常用于評價患者的關節活動度和功能障礙,臨床常用于評估腰痛病患者的腰功能改善情況[16],因此本研究選用VAS、ROM、ODI評分量表以評估治療的鎮痛效果和腰功能改善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3、5、10 d的VAS評分、ROM評分和OD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桃仁杜仲湯加減聯合針刺腰痛點可改善急性腰扭傷患者的腰功能和生活質量,鎮痛效果良好。
有研究發現[17],急性腰扭傷患者常會并發腰肌痙攣、肌耐力顯著降低,而采用肌電圖檢查能夠及時發現肌電波幅降低、肌電反轉次數減少等,以延緩肌纖維斷裂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波幅、肌電反轉次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桃仁杜仲湯加減聯合針刺腰痛點可改善急性腰扭傷患者腰肌痙攣,對促進肌肉恢復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對急性腰扭傷患者采用桃仁杜仲湯加減聯合針刺腰痛點治療,臨床療效和鎮痛效果良好,可改善臨床癥狀、腰功能和腰肌痙攣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客觀指標過少、未增設空白對照組、隨訪時間較短等,需進一步加以改善以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