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鵬琳
繪畫是幼兒表達自我的重要手段,在繪畫過程中,幼兒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性、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在繪畫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色彩帶來的樂趣,也能夠解放自己的天性。因此,教師應當重視繪畫活動的價值,更新繪畫教育觀念,通過多種多樣的繪畫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能力。
美術包括繪畫、手工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繪畫又包括各種各樣的元素,如色彩、構圖、線條、形狀等。線條是繪畫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是勾勒事物輪廓的主要途徑。形狀由線條和點構成,通過繪制各種形狀能夠呈現出具體形象的繪畫內容,幫助幼兒表達內心所想。色彩是繪畫中的重要元素,幼兒通過運用水彩、油畫棒、彩鉛等材料,能夠為畫面增添不同的色彩,以此來豐富畫面。在繪畫活動中,教師綜合培養幼兒的色彩意識、構圖能力、運用線條和形狀的能力,能夠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也能夠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
幼兒園繪畫活動對幼兒的人格塑造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兒園開展繪畫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幼兒、了解幼兒,才能科學地開展繪畫活動。因此,教師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繪畫活動,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繪畫內容,將幼兒的生活融入繪畫教學。教師除了引導幼兒掌握繪畫技巧,還應當將重點放在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上,充分引導幼兒感受繪畫作品背后的人文價值,感受繪畫作品的思想情感,以此來提升幼兒的人文素養和想象力。
幼兒園繪畫活動還具有自由性和創造性的特點。相較于其他領域的活動,繪畫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每個幼兒的繪畫作品都是有差異的,都是個人自由情感的表達。因此,幼兒園繪畫活動能夠給予幼兒較大的發揮空間,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對幼兒而言,繪畫并非一種規范性的活動,沒有固定、統一的評價方式,在繪畫活動中,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據自己的興趣作畫。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若能根據幼兒的興趣,重視他們生活經驗,采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繪畫,那么幼兒的自主性和對繪畫的興趣就能夠得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除此之外,繪畫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最后的點評環節,采用互評和自評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綜合來看,繪畫活動不僅能培養幼兒的繪畫能力,還對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了對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要求和目標,指出教師在開展美術活動時,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與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引導幼兒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美。因此,繪畫活動作為美術活動的子領域,教師也應當遵循《指南》的要求,需要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選擇繪畫內容,引導幼兒用畫筆將自己對生活的看法表達出來。就當下而言,部分教師在選擇繪畫的主題時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盲目參考教材中的內容,并沒有根據幼兒的需要進行調整,這就導致繪畫的內容可能并非幼兒所喜愛的,無法激發幼兒的興趣,也就難以讓幼兒享受繪畫的樂趣。基于此,教師要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幼兒的內容和主題,從幼兒的興趣入手開展繪畫活動。具體而言,教師應當遵循以下兩條原則:第一,制定繪畫活動主題時以幼兒的生活實際為依據;第二,實施繪畫活動時要引導幼兒從生活實際出發感受繪畫內容。無論是在活動目標的制定上,還是在繪畫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都要善于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只有從生活入手,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興趣。
學者屠美如以幼兒年齡發展階段為依據,將幼兒繪畫分為四個階段,即涂鴉期、象征期、概念畫期、寫實期。每個階段的幼兒所能達到的繪畫水平不同,因此繪畫活動的目標和形式也要有所變化。例如,中班幼兒已經進入了象征期,即他們能夠用線條來表現現實中的事物,能夠較為順利地勾畫出事物的外部輪廓。而為了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教師也應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綜合使用多樣化的繪畫材料,并豐富繪畫教學的內容。
1.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相較于小學階段,幼兒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如果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僅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那么很難讓幼兒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繪畫活動上,教學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只有創造性地使用多種教學方式,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推進繪畫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繪畫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呈現視頻或圖片,以此來拓展幼兒的繪畫思路,讓幼兒感受到繪畫的魅力。
2.注意繪畫材料的多樣性。繪畫材料的多樣性會直接影響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綜合運用多種繪畫材料。除了水彩、油畫棒等基礎材料,教師還應當有創造性地選擇生活中合適的繪畫材料,創新繪畫形式。例如,秋天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幼兒園內撿拾落葉,以葉子為材料作畫。再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從家里帶來自己不穿的衣服,用顏料在衣服上作畫。教師應當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為幼兒設計新穎的繪畫活動。
3.豐富繪畫課程的內容。繪畫內容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繪畫活動的成效。因此,教師應當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繪畫內容和主題,唯有如此才能讓幼兒將注意力放在繪畫活動上。例如,卡通動漫人物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繪畫主題,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幼兒在家中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并將動畫片中的人物引入繪畫活動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當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看到自己喜歡的人物時,他們會十分感興趣,參與活動的興趣也會十分高漲。在繪畫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幼兒呈現卡通人物的經典動作和形象,以此來調動幼兒的興趣。在此之后,教師還應當引導幼兒重點關注卡通人物的形象特點、面部表情、穿著等,讓幼兒對卡通人物的造型有更深的印象。最后,教師需要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盡情作畫。

幼兒的世界是繽紛多彩的,是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往往由一個個故事組成,在故事的引導下,幼兒逐漸建構起自己的感性世界。在開展繪畫活動時,教師也應當認識到故事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可以適當地將情節豐富、內容完整的故事融入繪畫活動,這樣既能為活動的開展創設情境,又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沉浸在繪 畫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表演活動中滲透繪畫教學,讓幼兒參與表演材料的準備工作,讓幼兒自己繪畫并制作頭飾、道具等。
評價環節是繪畫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通過作畫后的點評,幼兒的審美素養會得到提升,也能夠了解到自己在繪畫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教師不僅需要自己對每個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還需要鼓勵幼兒之間進行互評,鼓勵幼兒表達對他人作品的看法。當前部分教師在點評繪畫作品時存在誤區,認為只要對所有幼兒提出表揚就可以了,這樣盲目的表揚實際上并沒有發揮點評應有的作用,是一種對賞識教育的片面解讀,長此以往只會讓點評環節淪為形式,讓幼兒逐漸對自己的繪畫水平產生錯誤的認識,阻礙其繪畫能力的提高。對幼兒作品的點評不是盲目地夸贊,需要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關注幼兒的實際需要,看到每個幼兒的差異,再展開點評。因此,教師需要從幼兒的作品出發,看到其中的閃光點,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法。教師應當克服評價上的惰性,多關注幼兒的作品,從作品出發展開評價,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幼兒的繪畫動力,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繪畫活動是幼兒園美術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至關重要。教師應當認識到激發幼兒興趣的重要性,在繪畫內容的選擇上要以幼兒的生活為依據,以幼兒的興趣為指引;在繪畫活動的實施上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在點評環節不可千篇一律,應當有針對性地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只有樹立以幼兒為本的繪畫教學觀,才能真正優化繪畫活動,使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獲得全面發展。